坤宁宫东暖阁内,初夏的阳光透过精致的茜纱窗,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然而,端坐在紫檀木嵌螺钿书案后的新任皇后苏晚棠,却无暇感受这份惬意。
她面前堆积如山的,并非她喜爱的药膳手札或种子图册,而是来自礼部、内务府、钦天监等各部门呈报上来的、关于册封大典的流程章程、物资清单和人员安排册子。这些册子以各种材质的纸张装订,厚薄不一,林林总总竟堆了半人多高,几乎要将书案淹没。
苏晚棠随手翻开最上面一本,里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大典当日从吉时起床、沐浴更衣、到接受百官命妇朝拜、祭告宗庙等数十项繁琐流程,时间精确到刻,动作规范到手指的角度。
她又拿起另一本,是内务府呈报的各类用品清单,从皇后礼服冠冕的每一颗珍珠宝石,到宴席上每道菜肴的点缀,事无巨细。
看着这浩如烟海的文书,苏晚棠只觉得一阵头皮发麻,眼前仿佛有无数金色的小星星在飞舞——这比她面对最难解的药材药理还要令人头疼。
她下意识地揉了揉额角,内心哀叹,恨不得立刻丢开这些恼人的册子,躲回她那尚未完全布置好的药圃里,或者干脆躺回那张特制的、铺着软垫的摇椅上,闭目养神。
就在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启动惯用的“懒”字诀,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将这些麻烦事暂且抛之脑后时,殿外宫人通传,翊坤宫庄妃娘娘求见。
苏晚棠连忙正了正神色,道:“快请。”
庄妃蔡文和步履从容地走了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身沉稳的宝蓝色缎绣缠枝玉兰衬衣,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簪着简单的点翠珠花,通身气度依旧是那般沉静娴雅。她行至书案前,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臣妾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庄妃姐姐快快请起。”苏晚棠虚扶一下,对于这位一向稳重可靠的“前同事”,她保持着尊重。
庄妃起身后,目光扫过书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册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她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开门见山,语气平和而恳切:“娘娘,册封大典乃国朝盛事,事务本就冗杂繁复,涉及部门众多,千头万绪。臣妾不才,昔日蒙陛下与太后信重,协理六宫多年,对此类大型庆典的流程规制、人员调度、用度核销等琐碎事务,还算略知一二,积累了些许经验。若娘娘不嫌弃臣妾愚钝,臣妾愿毛遂自荐,从旁协助娘娘,处理这些日常协调、核对查验之事。娘娘只需在关键节点、重要事项上把握方向,做出最终定夺即可。如此,既可确保大典顺利无虞,亦不敢过多劳动娘娘凤体。”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愿意分担的诚意,也恪守了臣妾的本分,将最终决策权牢牢地、恭敬地留给了皇后。
苏晚棠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如同在茫茫沙漠中看到了绿洲,又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浮木。
她几乎是立刻从书案后站了起来,脸上绽放出毫不作伪的、灿烂而感激的笑容,上前一步拉住庄妃的手,语气轻快得如同卸下了千斤重担:
“庄妃姐姐肯出手帮忙,那真是太好了!简直是雪中送炭!”她一边说,一边迫不及待地引着庄妃看向那堆令人望而生畏的册子,“姐姐你看,这些……这些就都拜托给姐姐了!该怎么处理,姐姐看着办就是,我放一百个心!”
她这般毫不迟疑的信任和如释重负的坦率表情,倒让庄妃微微怔了一下。
她预想过皇后可能会客气推辞,也可能谨慎地试探,却万万没料到是如此干脆利落的“甩手掌柜”作风。
看着苏晚棠那清澈眼眸中纯粹的欣喜和信赖,庄妃心中最后那一丝因权力更迭而可能产生的微妙情绪,也如同阳光下的朝露般,彻底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哭笑不得又隐隐放松的感觉。
这位新皇后,还真是……性情中人,与众不同得令人安心。
庄妃不由失笑,摇了摇头,随即敛衽正色道:“承蒙娘娘信任,臣妾定当尽心竭力,不敢有负所托。”
接下来的日子里,庄妃便如同上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她每日定时前往坤宁宫偏殿设置的一个临时办事之处,那里很快便成了筹备大典的核心。
她与礼部派来的官员逐条核对典礼流程,以其丰富的经验,指出其中几处与旧例不符或可能产生混乱的地方,与官员商议修正;
她召见内务府总管太监,详细询问各项用度开支,对其中一些不必要的奢华开销予以削减,对关乎典礼庄重和皇后体面的关键物品则要求务必精益求精;
她亲自审阅负责各项事务的管事太监、嬷嬷名单,根据对其能力和性情的了解,进行微调,确保人员调度顺畅无碍。
庄妃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对宫廷规章制度的深刻理解,将千头万绪的大典筹备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她时常会将初步拟定的方案、核验过的清单整理成简洁明了的摘要,然后才去请示苏晚棠。
而苏晚棠虽然懒得处理琐事,但在关键处的判断却往往一针见血,敏锐精准。
有时庄妃只需稍加点拨,她便能立刻抓住问题的核心,做出最合乎情理又颇具新意的决定。
两人一个细致周全,一个抓大放小,配合起来竟是愈发默契,效率奇高。
庄妃的衷心辅佐与鼎力支持,不仅极大地减轻了苏晚棠面对繁琐政务的负担,让她能继续悠闲地打理药圃、研究药膳,更重要的是,向整个后宫乃至密切关注后宫动向的前朝,传递了一个清晰而有力的信号:新旧权力交接平稳顺畅,后宫高层团结和睦,格局稳固。
连皇帝萧景珩在得知庄妃主动分担、苏晚棠坦然受之的情况后,都忍不住在私下里对苏晚棠感叹:“文和一向识大体,顾大局。如今你能如此知人善用,发挥其所长,自己也能落得清闲,专注所长,朕心甚慰。这后宫交给你,朕算是真正放心了。”
苏晚棠闻言,只是慵懒地倚在窗边,看着院子里新移栽的药材,唇角微勾。
知人善用?或许吧。
她只是觉得,把事情交给合适的人去做,大家都能轻松,何乐而不为呢?这大概就是她的“懒政”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