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星轨的发现,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在江屿精密运转的思维世界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浪潮。接下来的几天,他几乎将自己完全封闭在了工作室里。
巨大的显示屏被分割成十几个区块,分别运行着不同的分析程序:星轨轨迹的三维建模、能量波动与音频频率的关联性图谱、光点运动速度的微分计算……数据如瀑布般奔流不息,将整个工作室映照得蓝光闪烁。空气中弥漫着高强度运算带来的微热和仪器低沉的嗡鸣。
江屿坐在主控台前,像是长在了椅子上。他换上了一件深色的纯棉t恤,头发有些凌乱,眼下带着淡淡的青黑,但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紧紧追随着屏幕上每一个数据的跳动和模型的每一次迭代更新。
他偶尔会快速敲击键盘输入指令,更多时候则是沉默地凝视、思考,仿佛要将那流动的星轨彻底拆解、消化,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洛薇薇来过几次,有时带着餐点,有时只是安静地待一会儿。她看着完全沉浸在数据洪流中的江屿,能清晰地感受到他那份近乎执拗的专注和探索的热情。
她没有像以前那样试图用玩笑或闲聊去打断他,只是将带来的东西轻轻放下,替他换掉凉掉的咖啡,然后便悄然离开,不打扰他的“颅内风暴”。
这天下午,洛薇薇再次来到工作室,手里拿着一份刚收到的、来自海外某私人实验室的稀有材料分析报告复印件——这是她动用人脉为江屿查询的,可能与玉珏材质相关的对比数据。
她推开门,看到江屿正对着屏幕上最终成型的星轨三维动态模型出神。模型缓缓旋转,无数光点沿着复杂的轨迹流淌,美得令人窒息。
“有结果了?”洛薇薇走上前,将报告放在他手边,轻声问道。
江屿似乎这才察觉到她的存在,缓缓呼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靠进椅背,显露出几分疲惫,但眼神依旧明亮。
“基本模型建立了。星轨的运行遵循一种基于黄金分割和特定无理数的复合算法,其运动并非随机,而是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循环和能量潮汐效应。”
他指向模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这些地方,能量聚集度最高,可能是整个运行系统的‘枢纽’或‘接口’。”
他的解释依旧充斥着专业术语,但洛薇薇能听懂大意——他找到了星轨内在的数学规律。
“太好了!”洛薇薇由衷地为他高兴,将那份报告又往前推了推,“看看这个,也许对你的研究有帮助。”
江屿拿起报告,快速浏览起来,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看完后,他放下报告,看向洛薇薇,眼神复杂:“这份数据……很有价值。其中几种同位素比率非常罕见,指向一个……已知历史记录之外的矿物来源。获取渠道不一般,谢谢你。”
他的道谢很郑重。洛薇薇笑了笑:“能帮上忙就好。”她看着他疲惫却兴奋的样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你已经连续高强度工作好几天了,要不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我知道附近新开了一家不错的苏帮菜,味道很清爽。”她的邀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江屿闻言,愣了一下,目光从屏幕上瑰丽的星轨模型移开,落在洛薇薇带着浅笑的脸上。他沉默了几秒,像是在处理这个超出他当前主要运算任务的请求。
“现在……还不行。”他最终摇了摇头,语气带着歉意但很坚定,“模型刚建立,还有几个关键参数需要优化,能量潮汐与音频共鸣的耦合机制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他指了指屏幕上标记出的待办事项列表,那长度令人咋舌。“我需要尽快完成这些基础框架的搭建。”
这是他的工作模式,洛薇薇早已习惯。虽然有一丝小小的失落,但她更多的是理解。
她点点头:“好吧,那等你忙完这一阵。想吃什么随时告诉我。”她顿了顿,补充道,“别熬太晚。”
就在这时,江屿的手机屏幕亮起,是顾言之发来的信息。内容依旧简洁,是一张拍摄自某本皮质笔记内页的照片,上面用优雅的字体手绘着几个与星轨模型中“枢纽”节点形状极为相似的符号,旁边标注着古老的释义:【流转之眼,心象之门】。
江屿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他将手机屏幕转向洛薇薇。
洛薇薇看着那熟悉的笔迹和意味深长的注释,心中微动。顾言之似乎总能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恰到好处的、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提示。
“看来,我们的顾先生,一直关注着这里的进展。”洛薇薇语气微妙。
江屿看着照片,又看向自己屏幕上那精确的数学模型,理性的光辉与直觉的隐喻在此刻交织。他低声重复了一遍那八个字:“流转之眼,心象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