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丙午、丁未人得戊子、己丑日时,戊子、己丑人得丙午、丁未日时,盖丙午、丁未天河水,戊子、己丑霹雳火,子午居阴阳之正位,今全见之,阴阳合乃雨。如已入贵格而更得此,主膏泽及民。有冲破、空亡,亦不失为州县之职。
译:
年柱或日柱为丙午、丁未的人,若日时柱出现戊子、己丑;或年柱、日柱为戊子、己丑的人,若日时柱出现丙午、丁未,均符合此格局。
因丙午、丁未纳音为“天河水”,戊子、己丑纳音为“霹雳火”,子(北方,属阴)与午(南方,属阳)分别居阴阳正位,若四柱中同时出现子与午,则象征阴阳调和、云行雨施。若原局已入贵格,再得此组合,主命主如雨露润泽百姓,能成就济世安民的功业。
即使命局中有刑冲破害或空亡,亦能担任州县级官职,不失贵气。
解析
1. 纳音五行与象征逻辑
天河水与霹雳火的联动:
丙午、丁未纳音为“天河水”,象征浩瀚云水;戊子、己丑纳音为“霹雳火”,象征雷火激荡。水火本相克,但若组合得当(如天河水在上、霹雳火在下),反成“水火既济”之象,暗合“云行雨施”的自然规律——火动生云,云聚成雨,润泽万物。
子午正位的阴阳哲学:
子为正北,属坎水,代表阴之极;午为正南,属离火,代表阳之极。
子午全见,象征阴阳平衡、天地交泰,强化“阴阳合而雨施”的贵气意象,符合《易经》“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的哲学内核。
2. 格局成立的核心条件
时空方位的呼应:
年日柱与日时柱形成“天河水→霹雳火→子午正位”的立体组合,需月令为春秋季(木火旺则火生云,金水生则水成势),避免冬季水寒无火(水结冰而雨不降)或夏季火炎无水(干旱无雨)。
贵格的叠加效应:
若原局已具备贵格特征(如正官格、财官相生),再得此水火既济组合,如同“云行雨施”加持,主贵气升腾,可成“膏泽及民”的公卿之辈。
例如,原局官星旺而得财生,再逢天河水(水为财)与霹雳火(火为官),形成“财生官、官星得调候”的完美循环。
3. 冲破与空亡的辩证处理
冲破的影响:
若出现子午冲(如原局子水与午火相冲),虽破坏阴阳和谐,但因水火本相克,反成“激越而雨急”之象,主命主需经历波折后显贵,故“不失为州县之职”。
空亡的化解:
戊子属甲申旬,午未空亡;丙午属寅卯旬,子丑空亡。
若日时柱逢空,需大运流年填实(如子空逢丑,午空逢未),或得印星(木)化泄(木生火、木吸水),仍可保留贵气底线。
4. 与“云行雨施”核心理论的呼应
五行流通的关键:
此格局以“火→水→木”为隐性链条(火生土、土金水,金水生木),强调“雨施”需依托“云行”(水势)与“火动”(热源),暗合《三命通会》中“五行需循环相生,不可偏枯”的原则。
贵气的层次差异:
上格:无冲破、得神煞(天乙、天德)辅助,水火既济且月令为春秋,主省部级以上贵职。
下格:有冲破但得制化(如土通关火水),或空亡逢填实,主州县基层官职,仍属“润泽一方”之命。
此段文字通过纳音五行(天河水与霹雳火)、阴阳方位(子午正位)的组合,构建了“云行雨施”的贵气逻辑,核心在于水火既济、阴阳平衡。
其命理智慧体现为:
1. 相克成局的辩证思维:水火本克,但若时空得当(如天河水在上、霹雳火在下),反成“雨施润泽”的贵象。
2. 贵气的底线保障:即使逢冲破、空亡,因格局本质为“阴阳合德”,仍能保留基础贵气(州县之职)。
3. 自然规律的命理投射:将“云行雨施”的自然现象抽象为五行生克模型,体现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此格局分析不仅依赖干支组合,更需结合月令、神煞、大运动态调和,充分展现了传统命理“全局通融”的系统观。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三命通会》中的“云行雨施”是一种以五行相生、气象联动为核心的命理格局,主要探讨特定干支组合下的贵气与运势走向。
其核心内容可概括如下:
一、核心定义与构成逻辑
1. 五行象征与气象联动
云行雨施的本质:以水(云)、木(雨)、火(日)的相生关系为基础,象征自然界云气升腾、雨露滋润万物的动态平衡。
例如,天河水(丙午丁未)与霹雳火(辛卯)的组合,形成“水火既济”之象,暗合“云行雨施”的贵气。
干支组合的关键:
天干透出水木火:如壬癸水(云)、甲乙木(雨)、丙丁火(日),需形成“水生木、木生火”的连续相生链条。
地支藏干呼应:如辰(龙宫)、寅卯(木旺之地)、巳午(火地),增强五行流通。
2. 格局成立的条件
日柱与神煞的联动:
癸卯日透出己土,形成“癸水(云)滋润己土(地),己土生乙木(木)”的循环,主“云行雨施”之象,预示命主有经世之才。
丙午丁未日(天河水)见辛卯时(霹雳火),水火相济,象征“神龙布雨”,贵气天成。
月令与全局平衡:
三秋(申酉戌月)出生最吉,因金旺生水,水旺生木,形成“金→水→木”的良性循环;冬生需寅卯木(温气)解冻,避免水结冰寒滞。
二、命理意义与吉凶判断
1. 贵气的体现
才华与成就:
命主聪明灵活,思维敏捷,如“云之飘动”,善于适应变化;同时具备“雨之滋润”的包容力,易在文学、教育、水利等领域崭露头角。
若格局清纯(无冲克)且得印星(火)生扶,可成为“掌兵刑之大权”的显贵,或“登黄阁三公之贵”的高官。
财富与机遇:
水为智慧、木为财星,水生木主财运亨通,尤其适合从事需灵活应变的行业(如贸易、创意)。
若地支见辰(土库)或未(木库),形成“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连环相生,主大富大贵。
2. 格局成败的关键因素
五行偏枯的风险:
水旺无制:壬水过旺易冲散土性,导致“水泛木浮”,主漂泊无定或健康问题;需戊土制水、丙火暖局。
木衰火弱:木气不足则无法化水生火,主才华埋没;需甲乙木助势、壬癸水生扶。
神煞与大运的影响:
天乙贵人、天德等吉神增强贵气,七杀、劫煞需印星化泄;大运逢火土(调候)或水木(生扶)可提升格局,逢金(生水)需谨慎平衡。
三、典型案例与实践应用
1. 经典案例解析
癸卯日透己土:
癸水为云,己土为地,乙木为雨,形成“云行雨施”之象。若月令见寅(木旺)或午(火地),则木火通明,主贵气。
例如,某命造癸卯日生于己未时,己土透干,未土为木库,水生木、木生火,格局清纯,主“经济之才”,可在仕途或商界成就斐然。
丙午日见辛卯时:
丙午为天河水,辛卯为霹雳火,水火相济,象征“神龙布雨”。
若地支见辰(龙)或巳(风),则形成“龙得风云”之象,主大贵。
例如,丙午日辛卯时,天干透壬水(云),地支见辰,形成“壬水助云、辰龙兴雨”的格局,主威权显赫,可成封疆大吏。
2. 大运流年的动态平衡
有利运势:
行火运(丙丁巳午)或土运(戊己辰戌丑未)可调候暖局,增强木火之力;行水运(壬癸亥子)需搭配木运(甲乙寅卯)泄水生木,避免水泛成灾。
不利运势:
行金运(庚辛申酉)生水过旺,需火土制化;行木运(甲乙寅卯)过旺易被金克,需水通关。
四、与其他格局的区别与联系
1. 与“虎卧龙阁”的差异
五行侧重:
虎卧龙阁以庚申金与辛卯木的对峙为核心,需火土调和;云行雨施以水火木相生为基础,需火调候、土制水。
贵气表现:
虎卧龙阁主清贵或文职,云行雨施更侧重才华横溢与实际成就,尤其在水利、教育等“润泽万物”的领域。
2. 与“金白水清”的联系
共同点:均强调五行流通与调候,需水火平衡。
差异点:
金白水清以金水相生为主,主聪明但需火调候;云行雨施以水木火相生为主,更强调“润泽”与“贵气”的结合。
五、张楠的辩证思维与病药理论
1. 病药说的应用
格局失衡为病:例如,水旺无制(病)需土(药)制水、火(药)暖局;木衰火弱(病)需木(药)助势、水(药)生扶。
病重得药为大贵:若格局缺陷明显但得大运流年化解,反主成就非凡。
例如,某命局水旺为病,行土运制水,形成“水→土→木”的流通,可从贫寒转为显贵。
2. 动态平衡的核心逻辑
反对孤立分析干支,主张结合全局五行流通。
例如,云行雨施若地支见辰土(土生金),虽助金气,但土又可泄金生木,需综合判断“金→土→木”的循环是否顺畅。
注重“透清”机制,即天干透出用神(如丙火)或地支藏干有力,方能稳定格局。
例如,癸卯日透己土,己土为用,需地支有未土(木库)或午火(暖局)辅助。
《三命通会》的“云行雨施”以水火木相生、气象联动为核心,通过五行流通、神煞辅助及大运流年的动态平衡,构建了一套贵气判断体系。
其核心逻辑为:
1. 五行相生与调候:水(云)生木(雨)、木生火(日),需火暖局、土制水,避免偏枯。
2. 格局清纯与神煞辅助:无冲克且得吉神助者贵,逢凶神需制化。
3. 病药理论与动态平衡:结合大运流年调和五行,化病为药。
4. 典型案例与实践指导:通过具体干支组合(如癸卯日透己土、丙午日见辛卯)解析,为命理分析提供实用参考。
张楠通过“云行雨施”将传统命理提升至系统化、辩证化的高度,其理论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更为后世命理研究提供了严谨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