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集:沈清漪的新目标:公益基金会
初冬的阳光透过 “清漪公益基金会” 临时办公室的落地窗,洒在堆满文件的桌子上。沈清漪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基金会章程草案》,眉头微微皱着 —— 这已经是她修改的第三版了,从资金管理到项目审批,从志愿者招募到受益人筛选,每一个细节她都要反复推敲,确保没有漏洞。
“还在看章程?” 陆景深端着一杯热咖啡走过来,放在她手边,“已经看了一上午了,休息会儿吧。”
沈清漪抬起头,揉了揉眼睛,笑着说:“再改改就好。你看这里,关于‘资金透明化’的条款,我觉得还不够详细,应该加上‘每季度公开收支明细’和‘接受第三方审计’,这样才能让捐赠者放心。”
陆景深拿起章程,看了一眼她标注的地方,点了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全。不过也不用太着急,我们还有时间,慢慢来。”
“我想尽快把基金会办起来,” 沈清漪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上次去城西孤儿院,看到那些孩子因为没钱买冬衣,冻得手都红肿了,我就想,要是基金会能早点运作,就能帮到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孩子。”
自从决定成立公益基金会后,沈清漪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筹备工作中。她和陆景深一起,跑遍了全市的贫困学校和孤儿院,做了详细的调研;她邀请了法律、金融、教育领域的专家,一起制定基金会的章程和项目规划;她还亲自面试志愿者和工作人员,挑选那些真正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加入团队。
前几天,她去郊区的一所贫困学校调研时,遇到了一个叫小雅的小女孩。小雅今年八岁,父亲去世,母亲身体不好,只能靠捡垃圾维持生活。小雅很懂事,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帮母亲捡垃圾,然后再去学校上课,晚上还要帮母亲洗衣服、做饭。可就算这样,小雅的学费还是凑不齐,面临着辍学的风险。
沈清漪看着小雅冻得通红的小手,心里一阵刺痛。她当场就给小雅交了学费,还买了新的冬衣和学习用品。可她知道,像小雅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光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根本帮不过来。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办好基金会的决心 —— 她要通过基金会,汇聚更多人的力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对了,” 陆景深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我们之前联系的几家企业,已经同意捐赠了,一共是 800 万,加上我们之前的 5000 万启动资金,基金会的首期资金已经有 5800 万了。下周,我们可以召开一个捐赠仪式,正式宣布基金会的成立。”
沈清漪的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太好了!这样我们就能尽快启动第一个项目了。我想先从儿童教育和弱势女性帮扶开始,这两个领域的需求最大,也最迫切。”
“好,都听你的,” 陆景深笑着说,“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筹备基金会是长期的事,需要慢慢来,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沈清漪点了点头,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温热的咖啡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她的胃,也暖了她的心。她看着窗外的街景,心里满是期待 —— 她知道,成立基金会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等着她。比如,如何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如何避免项目执行中的漏洞,如何吸引更多人关注公益事业……
可她并不害怕。因为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陆景深会一直支持她,团队里的人会和她一起努力,还有那些相信她、支持她的人,会成为她最坚实的后盾。
晚上,沈清漪回到家,母亲正在厨房做饭。闻到饭菜的香味,沈清漪突然觉得很幸福。她走过去,从背后抱住母亲,轻声说:“妈,谢谢你一直支持我。”
母亲转过身,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傻孩子,你做的是好事,妈当然支持你。只要你能开开心心的,妈就放心了。”
沈清漪靠在母亲怀里,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 有爱人的陪伴,有家人的支持,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她会珍惜这份幸福,也会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份幸福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