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墟的山海树下,灵均手持一卷完整的《山海图录》,图录用大荒罕见的 “两界兽” 兽皮制成,边缘镶着昆仑玉粉,泛着淡金光泽,展开后足有三丈宽,上面用上古篆字与星纹交织记录着地脉图谱,正是之前从玄石取出、经信念之力修复完整的版本。
山海树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叶片上映出的五域景象依旧清晰:
东荒汤谷的扶桑长势正好,南荒丹穴山的凤凰卵泛着淡红,西荒昆仑墟的玉棺微光闪烁,北荒寒渊的玄武石像静立水中,这些景象似在冥冥中呼应着即将分藏的图录,让周围的空气都透着庄重。
“今日分藏《山海图录》,非为私守,实为共担。”
灵均的声音沉稳,七条狐尾收敛成半尺长,黑白狐火泛着温和的光晕,将图录缓缓托起,“我已将图录分为五卷,每卷对应一域,用各族圣物封存,需各族世代守护,共同研习。”
话音刚落,他指尖泛出一缕狐火,轻轻划过图录中央的五域版图纹路。
图录瞬间分裂成五卷,每卷都泛着对应域属的光芒:
东荒卷赤红、南荒卷翠绿、西荒卷淡金、北荒卷淡蓝、中荒卷青黑,卷边的昆仑玉粉也随之变色,与光芒完全融合。
“东荒使者离墨,接东荒卷。”
灵均抬手将赤红的东荒卷递出,卷中记录着东荒的地脉走向与太阳精魄的养护之法。
东荒使者离墨是离风的族叔,身着赤羽短褐,肩扛半张小型射日弓,快步上前接过图录,“此卷需藏于汤谷的扶桑木心 —— 那株千年扶桑的树心藏有太阳精魄,能护住图录不被混沌污染,由离氏一族世代守护。”
离墨双手接过图录,掌心传来太阳精魄的温热,他躬身行礼:
“离氏定不负所托,每日会派专人照看扶桑,研习图录中的地脉之法,绝不让东荒地脉紊乱。”
“南荒使者跂云,接南荒卷。”
灵均取出翠绿的南荒卷,卷中记载着南荒草木灵气的培育与凤凰真火的掌控之术。
南荒使者跂云是跂柔的弟子,背着竹篓,里面装着新鲜的醒神草,她上前时,竹篓中的凤凰雏对着图录发出清脆的啼鸣,“此卷嵌在丹穴山的凤凰卵中,那枚卵是凤凰母鸟的遗卵,含纯粹木脉灵气,交跂氏看管,需与凤凰雏一同养护。”
跂云小心翼翼地接过图录,将其贴在竹篓中的一枚淡红凤凰卵上,图录竟自动融入卵中,只留下一道翠绿纹路:
“弟子定会转告跂柔族长,每日用和灵草汁滋养凤凰卵,让南荒的草木灵气永远充沛。”
“西荒使者昆垣,接西荒卷。”
淡金的西荒卷泛着昆仑玉的光泽,卷中记录着昆仑墟的玉脉图谱与天帝藏书阁的守护之法。
西荒使者昆垣是昆仑遗民昆吾的兄长,身着白玉长袍,手中握着一块昆仑玉符,“此卷锁在昆仑墟的玉棺里,那具玉棺是上古昆仑神的葬具,能镇住一切邪祟,归昆仑遗民所有,需每日用玉髓擦拭,防止图录受损。”
昆垣接过图录,玉符与图录的淡金光芒相互呼应:“昆仑遗民会将玉棺安置在藏书阁中央,每月初一召集族人研习图录,绝不私藏半点知识。”
“北荒使者玄夜,接北荒卷。”
淡蓝的北荒卷透着水脉的清凉,卷中记载着寒渊的水脉平衡之法与玄武石像的养护术。
北荒使者玄夜是玄冰的侄子,身着玄黑貂裘,腰间挂着一枚幽冥石,“此卷沉入寒渊的玄武石像下,石像底部有一道天然水脉通道,能让图录与玄武真血相连,由玄冰后人守护,需每季度用灵泉浸泡石像,稳固水脉。”
玄夜接过图录,指尖传来幽冥石的寒意:“玄夜定会牢记嘱托,每年冬祭时检查石像,不让寒渊的水脉被任何邪祟污染。”
“中荒卷留在青丘。”
灵均将青黑的中荒卷举到山海树前,卷中记载着五域地脉的连接之法与平衡之道的核心,“此卷需嵌入山海树的树干中,与青丘地脉相连,山海树能感知五域动向,若有地脉紊乱,卷中文字会自动预警,由我与阿若共同看管,同时向各族传递预警信息。”
阿若的藤蔓轻轻缠住中荒卷,将其缓缓送入山海树的树干,树干上立刻浮现出一道青黑纹路,与卷中文字完全吻合,叶片上的五域景象也随之泛起微光,似在确认图录的融入。
各族使者取卷完毕,正准备告辞,一阵淡蓝的星力波动从青丘墟入口传来,星民使者星澈率两名星民战士快步走来,星澈身着银甲,怀中捧着一卷星图,星图用星辰海的星蚕丝织成,泛着细碎的银光:
“灵均大人,我奉星垣老者之命,带来星辰海的星图,请求与大荒交换典籍 —— 星辰海藏有星轨运行之法,若能与大荒的地脉图谱交融,定能让平衡之道延续更久。”
灵均望着星澈手中的星图,眼中闪过一丝欣喜:“两界知识交融,本就是平衡之道的核心,我自然应允。”
他转向青丘的藏书阁方向,“阿若,取三卷大荒的地脉研习笔记来,分别记录东荒、南荒、西荒的地脉心得,与星图交换。”
阿若立刻让藤蔓从藏书阁取出笔记,笔记用梧桐木浆纸制成,上面用墨笔记录着各族修士的研习成果。
星澈接过笔记,将星图递给灵均,星图展开后,上面的星轨与大荒的地脉图谱竟能部分重合,似在诉说两界本就同源。
“多谢灵均大人!” 星澈躬身行礼,“
星民会将大荒的笔记抄录成册,供星辰海修士研习,日后也会定期派使者送来新的星图,与大荒共享知识。”
当星澈与各族使者陆续离去,青丘的山海树突然剧烈颤动,枝头的叶片纷纷飘落,露出顶端的花苞;
花苞在刹那间绽放,开出数十片淡青的花瓣,每片花瓣上都泛着金色的文字,文字自动从花瓣上脱落,在空中组合成一卷新的典籍,典籍封面用篆字写着《山海新经》,正是记录灵均等人事迹的篇章。
灵均与阿若走近查看,只见典籍中详细记载着重立天柱、分藏图录、两界结盟的经过,甚至连离风射穿混沌、跂柔培育凤凰雏、玄冰守护寒渊的细节都清晰可见,末尾则用一行金色大字写道:“平衡之道,不在图录,在人心。”
“原来这才是图录的真正归宿。”
阿若的藤蔓轻轻拂过《山海新经》,眼中满是释然,“不是将图录藏起来,而是让它成为各族共同的责任,让平衡之道融入每个人的心中。”
灵均望着山海树顶端的花瓣,七条狐尾泛着淡金,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平静 —— 从最初对抗混沌,到如今分藏图录、交融知识,他终于明白伯益所说的 “平衡”,从来不是靠某个人或某件器物,而是靠两界生灵的共同守护,靠人心深处对家园、对共生的渴望。
山海树的花瓣还在飘落,《山海新经》悬浮在树前,泛着温和的金光,青丘墟的灵泉顺着水渠流淌,远处传来族人们研习地脉笔记的声音,一切都透着安宁与生机,而这份生机,正是平衡之道最好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