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剥出来了,堆得像座小山,颗颗饱满,浅褐色的外壳泛着温润的光泽。这些松子,大部分是要留着卖钱的,但赵卫国琢磨着,自家人忙活了这么久,总得先尝尝鲜,而且家里来了客人,也得有点像样的零嘴儿招待不是?炒制一部分松子,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炒松子是个技术活,火候掌握不好,不是炒老了发苦,就是炒生了不出香味。王淑芬是这方面的老把式,这事儿自然由她主导。
这天下午,天气晴好。王淑芬在院里支起了家里那口最大的铁锅,锅底刷得干干净净。赵卫国和铁柱帮着抱来不少松木绊子(劈好的木柴),松木易燃,火硬,还带着股独特的香气,适合炒干货。
“妈,沙子弄来了。”赵卫国把一早从河边淘洗回来的、颗粒均匀的粗河沙倒进锅里。炒松子用沙子作为传热介质,能让松子受热均匀,不容易炒糊。
王淑芬系着围裙,挽起袖子,开始生火。松木在灶膛里噼啪作响,跳跃的火焰舔着锅底。待锅烧热,她将一大簸箕筛选好的生松子倒入锅中滚烫的沙子里,然后用一把长柄的铁锹不停地翻炒起来。沙子与松子混合,发出“沙啦沙啦”的声响,一股淡淡的、带着水汽的植物清香首先弥漫开来。
“火候得稳,不能急,”王淑芬一边翻炒,一边对旁边好奇看着的赵卫国、张小梅等人传授着经验,“慢慢烘,把里面的水汽逼出去,香味才能出来。”
随着不停的翻炒,锅里的温度逐渐升高,松子外壳的颜色开始慢慢加深,从浅褐色转向更深沉的棕褐色。那“沙啦沙啦”的声音也变得越发清脆。就在这时,一股浓郁、霸道、带着坚果特有焦香的香气,猛地从锅里爆发出来,像无形的烟雾弹,瞬间占领了整个院子,并顽强地向四周扩散。
“哇!好香啊!”卫东和卫红使劲吸着鼻子,围着锅台转悠,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翻滚的松子,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就连趴在院墙根下打盹的黑豹,也被这奇异的香味惊醒,它站起身,疑惑地抽动着黑亮的鼻子,循着香味走到锅边不远处坐下,歪着大脑袋,看着锅里那些翻滚的、散发着诱人气息的小东西,喉咙里发出不解的“呜呜”声。它似乎不明白,这些之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硬壳,怎么经过火这么一弄,就变得这么勾“狗”了。
王猛深深吸了一口香气,夸张地闭上眼睛,一脸陶醉:“嗯——!就冲这味儿,这松子指定能卖上好价钱!太香了!勾得人馋虫都出来了!”
铁柱憨厚地笑着,手里帮忙添着柴火,确保火势平稳。
张小梅站在赵卫国身边,也被这浓郁的香气包裹着,她小声说:“婶子手艺真好,这松子炒得真香。”
赵卫国看着她被热气熏得微红的脸颊,心里一动,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带着点戏谑:“香吧?等炒好了,第一个给你尝。不过……可不能白吃。”
张小梅的脸更红了,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声音细若蚊蚋:“谁……谁要你给……”那含羞带怯的模样,比刚炒出的松子还让人心痒。
王猛在旁边瞧见了,又开始挤眉弄眼地起哄:“哎呦呦,说啥悄悄话呢?还背着小点声?是不是商量着啥时候请俺们吃喜糖啊?”
赵卫国抓起一把柴火屑作势要扔他:“滚犊子!炒你的……哦不,添你的柴火去!再废话,一会儿炒好了没你份!”
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张小梅羞得跺了跺脚,躲到王淑芬身后去了,只露出半个红扑扑的脸蛋。
炒了约莫两炷香的功夫,王淑芬看松子颜色已经变得深棕,外壳油亮,估摸着火候差不多了。她让铁柱撤了火,然后用大铁锹将混着沙子的松子从锅里铲出来,倒进准备好的细眼铁筛子里,用力摇晃筛子,滚烫的河沙从筛眼漏下,留在筛子里的,便是一颗颗散发着诱人焦香、热得烫手的炒松子。
为了让它更快冷却变脆,王淑芬将筛子里的松子直接倒在旁边一张干净的苇席上,摊开。热浪扑面,香气更加浓郁了。
“来来来,都尝尝,小心烫!”王淑芬招呼着。
早就等不及的卫东和卫红立刻伸手,却被烫得龇牙咧嘴,不停地倒着手,却舍不得放下,小心翼翼地用指甲掐开一个松子外壳。“嘎嘣”一声轻响,露出里面奶白色、微微泛黄的松仁,迫不及待地扔进嘴里。
“嗯!好香!好脆!真好吃!”卫东含糊不清地叫着,脸上是极大的满足。
卫红也小口咀嚼着,眼睛幸福地眯成了月牙。
赵卫国也拿起几颗,稍微晾了晾,掐开外壳,将松仁抛进嘴里。顿时,一股极其浓郁的坚果油脂香气在口腔里爆开,混合着淡淡的咸味(炒制前用少量盐水拌过沙子的缘故)和松木烟火气,口感酥脆,越嚼越香,回味无穷。这纯天然、无添加的原始风味,远非后世那些加工零食可比。
“嗯!妈,炒得真好!就是这个味儿!”赵卫国由衷地赞叹。
王猛和铁柱也吃得不停嘴,赞不绝口。王淑芬看着大家吃得香甜,脸上笑开了花。
张小梅也小口地尝着,嘴角带着甜甜的笑意。
黑豹看着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更加好奇了,它凑到苇席边,用鼻子小心翼翼地嗅了嗅那些还冒着热气的松子,似乎想尝尝,但又不知道从何下口。赵卫国看着它那憨样,觉得好笑,便拿起一颗炒好的松子,剥出里面的松仁,递到它嘴边。
“喏,老伙计,也给你尝尝鲜。”
黑豹伸出舌头,将那颗松仁卷进嘴里,咀嚼了两下。但它似乎对这种需要精细品味、香气复杂的东西不太感冒,远不如一块实实在在的肉来得痛快。它嚼了嚼,就咽了下去,然后甩了甩头,不再关注那些松子,又趴回原地,继续打它的盹去了,逗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炒好的松子被晾凉后,王淑芬用几个洗干净、晾干的陶罐装起来,密封好,防止受潮。这以后,就是赵家招待贵客的顶级零食了。
赵卫国看着那几罐松子,心里盘算着,等王猛联系好销路,把这些炒制好的松子作为精品推出,价格肯定能比生松子再高上一截。这满屋的香气,不仅温暖了家人的胃,更坚定了他带领这个家继续向前奔的信心。好日子,就像这炒熟的松子,越是经过锤炼,越是香气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