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到边境急报,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刚刚平息了朝堂内乱,外敌又来犯境。
这简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三座城池?哪三座?”
侍卫急忙回答:“陛下,是雁门关、云中城和朔方城。”
“突厥大军约有十万人,来势汹汹。”
“前线守将已经战死两名,剩下的将军请求朝廷立即派遣援军。”
皇帝听完,气得浑身发抖。
这三座城池都是北方的重要关隘,一旦失守,突厥大军就能长驱直入,直逼京师。
太子这时候站了起来。
“父皇,儿臣请求领兵出征!”
皇帝摇摇头。
“启儿,你没有带兵经验,这次不行。”
太子脸色有些难看,但也不敢反驳。
杨昭这时候开口了。
“陛下,臣愿意出征。”
皇帝眼睛一亮。
“杨昭,你有把握吗?”
杨昭点点头。
“陛下,臣之前改革军制,训练新军,正好可以检验成果。”
“而且,臣对突厥的战术有所了解。”
皇帝想起杨昭之前在军事上的表现,心中大定。
“好!朕就派你去平定突厥!”
“你要多少兵马?”
杨昭想了想。
“陛下,臣只要五万精兵即可。”
“但是臣有一个要求。”
皇帝急忙问:“什么要求?”
杨昭看了看太子。
“臣希望太子殿下能够随军出征。”
“这样既能让太子殿下积累军功,也能消除朝中大臣对太子殿下的疑虑。”
太子听到这话,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杨大人!您真的愿意带我出征?”
杨昭笑了笑。
“太子殿下是储君,理应有领兵经验。”
“而且,这次出征正好可以证明太子殿下的清白。”
皇帝听到这话,心中更加满意。
杨昭不但愿意出征,还主动提出带太子一起去。
这既解决了边关危机,又能让太子洗清嫌疑。
一举两得。
“好!就这么定了!”
“杨昭为征北大将军,太子为副将!”
太后听到这个安排,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她刚才还想着怎么除掉杨昭,结果杨昭又要立新功了。
而且还要带着太子一起去。
如果这次出征成功,杨昭的威望会更高,太子也会对杨昭感恩戴德。
到时候,她这个太后就更没有话语权了。
但是现在边关告急,她也不能反对。
陈家主和王家主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费尽心机想要除掉杨昭,结果杨昭不但没倒,反而又要立新功了。
而且杨昭刚才还为他们求情,让他们免于一死。
这种恩怨分明的做法,让他们既羞愧又佩服。
林家主这时候也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愿意捐献军饷十万两!”
“支持杨大人出征!”
杨昭看了看林家主,心中暗自点头。
这个老人确实很聪明,知道在关键时刻表态。
皇帝很满意。
“好!林家主深明大义!”
“朕会记住你的功劳的!”
陈家主和王家主看到林家主的表现,也急忙开口。
“陛下,臣等也愿意捐献军饷!”
“陈家捐献八万两!”
“王家捐献六万两!”
皇帝点点头。
“很好!你们能够在国家危难之时慷慨解囊,朕很欣慰。”
杨昭看着这一幕,心中暗笑。
这三大世家刚才还在内斗,现在立马就团结起来了。
果然,外敌入侵是最好的团结剂。
长公主这时候也站了出来。
“杨昭,这次出征一定要小心。”
“突厥人骁勇善战,不可轻敌。”
杨昭向长公主行了一礼。
“公主殿下放心,臣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长公主脸色微红,不敢再说什么。
皇帝看着这一幕,心中暗自满意。
如果杨昭和长公主能够成亲,那就真正是一家人了。
到时候,杨氏家族就会永远效忠皇室。
“好了,时间紧迫,杨昭你立即准备出征!”
“朕给你三天时间,三天后必须出发!”
杨昭抱拳行礼。
“臣遵旨!”
太子也兴奋地说:“儿臣一定会好好跟杨大人学习!”
就在这时,殿外又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身穿军服的将军匆匆跑了进来。
“启禀陛下!前线又有急报!”
皇帝脸色一沉。
“又怎么了?”
将军跪下禀报。
“陛下,突厥大汗亲自领兵,已经围困了代州城!”
“代州守将请求立即支援,否则城池不保!”
皇帝听到这话,脸色更加难看。
代州城是北方的重镇,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杨昭皱了皱眉头。
突厥大汗亲自出马?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突厥大汗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绝不会无缘无故大举入侵。
难道他们得到了什么内部消息?
杨昭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太后。
太后脸色有些不自然,急忙别过头去。
杨昭心中一动。
难道太后和突厥有什么联系?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入侵就不是偶然了。
而是有人里应外合!
就在杨昭思考的时候,那个将军又开口了。
“陛下,还有一件事。”
“突厥大汗派人送来了一封信,指名要杨大人亲自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