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渔阳,蓬勃发展。田间地头,小麦已抽出了饱满的穗子,在阳光下泛着金黄色的光泽;红薯和土豆藤蔓下,块茎悄然膨大,预示着前所未有的丰收。
城内的工坊里,新式织机咔哒作响,商旅往来络绎不绝,市集喧嚣鼎沸。渔阳境内,政令通畅,吏治清明,军纪严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民心之稳固,根基之深厚,已远超预期。
这日,沈昭宁正与春桃、卓玛在临水的亭中闲话。渔阳郡靠海,每日送到隽王府的海味都是顶好的,每个人都能实现海产品自由,只是厨娘翻来覆去总是清蒸、红烧那几样,吃得久了,不免让人想起留在草原的冬梅。
春桃捧着茶盏,忽然提议:王妃,如今东陵太子撤了兵,草原也太平,不如把冬梅接来吧?我都想她了。
沈昭宁睨她一眼,似笑非笑:你是想冬梅,还是想她做的香辣蟹、椒盐虾?
春桃被说中心事,只剩下一串的傻笑。
正说笑间,护卫来报郑阳、王坤回来了。沈昭宁立即放下茶盏,兴奋的喊道:快让他们进来!
郑阳是情报队的副队长,王坤是护卫队的副队长。在他们站稳天水城的时候,沈昭宁就派了这两位大将带人前去东陵皇城,一是了解东陵皇城的动向,二是把小安子接过来。
几个月过去了,终于把他们盼回来了。
见到二人时,见其身后没有小安子的身影,她心中“咯噔”一下,再看这两个人都风尘仆仆,满脸疲惫之色,她收起心中的疑虑,说道:“这趟辛苦了,路上可还顺利?”
二人刚要行礼,沈昭宁便阻止了他们,“别行礼了,说说经过,小安子怎么没带回来?”
郑阳和王坤相视一眼,缓缓讲述此行的经过。他们到达东陵皇城后,成功派了两个女孩进宫作宫女,其中一个女孩名叫绿竹,还收买了一个小太监为她们所用。
因为三人在宫中的身份太低,找人实在困难,直到有一日,那个叫绿竹的小宫女被派去御花园收拾花草,才见到一个和沈昭宁描述很像的小公公,一问才知果然叫小安子。那个叫绿竹的小宫女就上前向他打听,说:“奴婢有一个老乡叫德顺,公公可认识?”
小安子一听就愣住了,颤抖着声音问道:“他可叫安德顺?”
绿竹很聪明,怕被人注意到,便将人引到无人的地方,开始对暗号:“春桃姑娘爱吃的桃花酥还有吗?”小安子回答:“春桃对桃花过敏,她爱吃烧鸡。”
暗号对上后,绿竹告诉他三日后会想办法送他出宫。
三日后,当绿竹准备带他离宫时,小安子却拒绝了。我要留在宫里,他说,主子要做大事,我帮不上忙,但可以在这里当她的眼睛。
听到这里,沈昭宁默然不语。春桃紧紧攥着帕子,指节发白,眼中泪光闪烁。没有人知道小安子对于她们二人的意义,是兄长,是亲人,是那个曾经用瘦弱肩膀为她们撑起一片天的人,如今他选择在龙潭虎穴中为她们搏一条生路。
沈昭宁很想告诉他,你的命,比什么大业都重要啊。
郑阳继续禀报东陵近况。东陵太子去年与草原大军经历两场试探性交锋后,没有继续发兵,是因为他收到了东陵帝的圣旨,喧他回京。
原因是他们发的檄文在东陵皇城传开了,多位老臣联名弹劾太子通敌,甚至有老臣上奏废太子的。东陵帝恼怒之下唤回太子。
然而随着炽焰檄文传的沸沸扬扬之时,又传回了炽焰部落攻占天水城的消息。东陵帝和众大臣都没有想到,炽焰部落没有集中火力攻打资源丰富的扶风郡,而是攻打那个被他们看成贫穷渔村的渔阳郡,如今扶风郡被炽焰部落在东面和北面围剿,气的在御书房吐了一大口血。
东陵二皇子腿真的废了,就在皇子府足不出户。
户部尚书郑铎去年就因为贪赃枉法被抄家流放了,淑妃被打入冷宫,嚣张的三公主至今没有嫁人,失去了皇帝的宠爱,留在宫里无人问津。这是东陵帝一贯的作风,用得上的可以给你无尽风光,没有用了就弃之敝履。
四公主下嫁给现任户部尚田大人家的长子。贤妃的算计果然成真,只是她千算万算也没能拯救她最大的倚仗二皇子,二皇子的腿废了,登顶之路也断了。
这些事情,沈昭宁是当听故事一样听的,但她心中开始盘算,要加快进程了。
翌日,隽王府的正厅内,气氛庄重而肃穆。一场决定未来战略方向的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拓跋隽端坐主位,玄色常服更衬得他威严深重。沈昭宁坐于其侧,一袭月白参政服饰,清丽从容。
下方,诃鲁、郭涛、赤峰、墨影、图卡、薛冉、赵刚,以及三城归附的谢征、孙兵、肖宇辉等核心文武济济一堂。
“诸位,”拓跋隽声音沉浑,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渔阳郡内,政通人和,军心民心可用。我等蛰伏经营,已近半载。根基既固,当思进取!下一步,兵锋所向,该当何处?”
他话音落下,厅内气氛瞬间灼热起来。所有人都知道,扩张的时刻到了。
赤峰第一个站出来,声如洪钟:“王爷!末将以为,当直取扶风郡!扶风郡城高池深,乃边境重镇,拿下它,不仅能极大拓展我方战略要塞,更能彻底切断东陵国与草原其他部落的一条重要联络通道!末将愿为先锋,必一鼓作气,踏平扶风!”
他没有说明与东陵国联络的草原部落是哪个,但在座的都清楚是天狼部落,那个部落两面三刀,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跑,毫无节操可言。赤峰战意高昂,显然渴望一场硬仗来证明新建军队的锋芒。
孙兵沉吟片刻,也开口道:“赤峰将军所言不无道理。扶风郡地理位置关键,而且有一个很大的铁矿,若能拿下,确实收益巨大。但正因其重要,朝廷驻守了30万大军,守将陈伦更是一员老将,用兵稳健,强攻恐怕伤亡不小。”他经历了归附的过程,思考问题更趋稳妥。
肖宇辉点头附和:“孙将军顾虑的是。我军新整编不久,虽士气高昂,但攻坚经验尚缺。且扶风郡内情况不明,贸然强攻,若久攻不下,恐生变故。”
谢征则捻须道:“强攻确非上策。老夫在暮春时,与扶风郡内一些商贾略有往来。听闻那陈伦虽为武将,却并非一味莽撞之人,且其治下,赋税亦不轻,民间颇有怨言。或可……从内部着手?”
众人议论纷纷,主要分成了“速攻”与“缓图”两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