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的月光洒在段家小菜园里,霜气结在土埂上,泛着淡淡的白。筱棠拎着个小水壶,趁着家人都睡熟,悄悄溜出了屋——壶里装的不是普通井水,而是空间里的灵泉水,她要给白天移栽的红薯藤“加餐”。
小菜园角落的一小块地,是段守业特意翻出来的,松软的黑土被耙得平平整整。白天,筱棠从空间里移栽了几株红薯藤——那藤叶翠绿得发亮,藤蔓上还带着细细的根须,比村里常见的红薯藤壮实一倍。当时柳玉梅还嘀咕:“这藤子哪来的?看着比队里分的好不少。”筱棠只说是“在山上捡的,看着鲜活就挖回来了”,蒙混过关。
此刻,筱棠蹲在红薯藤旁,小心翼翼地把灵泉水浇在根部,水珠渗进土里,很快就没了踪影。她摸了摸藤叶,指尖能感受到淡淡的生机,心里踏实不少——有灵泉水在,红薯藤肯定能长得好。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柳玉梅就惦记着红薯藤,扛着锄头去了小菜园。刚走到角落,她就愣住了,手里的锄头“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只见昨天还蔫蔫的红薯藤,一夜之间疯长起来,藤蔓顺着土埂爬了半米远,藤叶舒展得像小巴掌,绿油油的,透着水润的光泽,连新冒出来的嫩芽都有手指长。更稀奇的是,藤蔓上还结了几个小小的红薯崽,淡红色的皮,在土里半露半藏,看着就喜人。
“哎哟!这红薯是成精了咋地?”柳玉梅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摸了摸藤叶,又扒开土看了看红薯崽,眼睛瞪得溜圆。她种了几十年地,从没见过红薯长得这么快,这么壮实,就算是雨水最足的年头,也没这样的长势。
听到动静,段守业和筱棠也跑了过来。段守业看着红薯藤,也惊讶得说不出话,伸手摸了摸土壤,土是湿润的,却没有积水,不像是浇了太多水的样子。“这藤子……确实不一般。”他转头看向筱棠,眼神里带着点疑惑——昨天他也看了,这藤子明明很普通,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样了?
筱棠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衣角:“爷爷,是不是这土好啊?您昨天翻地的时候,还加了草木灰呢。”段守业愣了愣,也觉得有道理——草木灰能肥土,说不定真的是土壤的缘故。他点点头:“可能是,以后多给这红薯藤松松土,说不定能收不少红薯。”
柳玉梅也缓过神来,笑得合不拢嘴:“要是能收个几十斤红薯,咱们就能晒红薯干,冬天也有零食吃了!”她小心翼翼地把土盖回去,生怕碰坏了红薯崽,又找了根竹竿,给藤蔓搭了个架子:“可不能让藤蔓趴在地上,得让它往上爬,结的红薯才大。”
接下来的几天,筱棠每天晚上都偷偷去给红薯藤浇灵泉水,红薯藤长得更疯了,藤蔓爬满了架子,藤叶茂密得能遮住阳光,结的红薯崽也越来越大,最大的有拳头那么大。柳玉梅每天都去看好几遍,嘴里念叨着:“这红薯真是老天爷赏的,咱们得好好伺候着。”
筱棠看着奶奶高兴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有空间在,不仅能解决全家的温饱,还能让家人这么开心,这就是她重生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