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清溪村的田埂上已响起了村民们的脚步声。段筱棠刚帮奶奶把早饭端上桌,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热闹的喧哗,夹杂着村民们兴奋的议论声,连院墙上的牵牛花仿佛都被这股热闹劲儿惊动,花瓣颤巍巍地舒展开来。
“筱棠,快出来看!王干事带着人来咱村了!”隔壁的李婶隔着院墙喊道,声音里满是雀跃。
段筱棠放下手里的碗筷,和爷爷段守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了然——定是耐旱种苗试种成功的事传开了。她快步跑到院门口,只见村口的小路上,王干事正领着几个穿着中山装的干部模样的人往村里走,身后还跟着不少扛着相机、拿着笔记本的年轻人,引得村民们纷纷围拢过去,你一言我一语地打听着。
“王干事,这是咋啦?咋带这么多人来咱村?”有村民忍不住问道。
王干事停下脚步,笑着扬了扬手里的文件:“乡亲们,咱清溪村试种的耐旱种苗大获成功,局里特意派考察组来看看,还要把这好经验推广到全县去!”
这话一出,村民们瞬间炸开了锅,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跟在王干事身后的段守业和筱棠。段守业捋了捋胡须,笑着走上前:“王干事,辛苦你们跑一趟了。种苗就在后院小菜园,我带你们过去看看。”
考察组的人跟着段守业往菜园走,村民们也好奇地跟在后面,把小菜园围得水泄不通。当看到爬满院墙的种苗、垂挂在藤蔓上的饱满果实,考察组的人都忍不住发出惊叹,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相机快门声“咔嚓”不停。
“这种苗长势太惊人了,叶片翠绿厚实,果实饱满度远超预期。”一位戴眼镜的干部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托起一个果实,用尺子量了量,忍不住感慨,“就这几株的产量,抵得上普通品种半亩地的收成了!”
王干事站在一旁,笑着看向段守业:“守业叔,当初您说试种种苗时,我还担心适配性问题,没想到结果这么好。这可都是您和筱棠照料得好啊。”
段守业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筱棠身上,语气带着自豪:“主要是筱棠这孩子上心,每天放学就往菜园跑,浇水、除草从不含糊。再说,这种苗本身就是好品种,要是没有农科院的技术支持,咱也种不出这么好的果实。”
“您说的是省城农科院吧?”戴眼镜的干部眼睛一亮,接过话茬,“这种耐旱种苗我有印象,是农科院的陆衍同志牵头研发的!那可是咱省的青年技术标兵,年纪轻轻就攻克了种苗耐旱的技术难题,他研发的种苗在省内外好几个试点都试种成功了,马上就要在全国推广呢!”
“陆衍?”围在旁边的村民们纷纷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里满是好奇。
“就是那个在农科院搞种苗研究的年轻人?我听我在省城打工的儿子说过,他可厉害了,好多地方都抢着要他研发的种苗!”
“没想到咱村种的,就是他研发的种苗,难怪长得这么好!”
议论声传到筱棠耳朵里,她的心跳悄悄加快。她想起在省城农科院外远远看到的那个身影,想起两人用末世暗号相认时的激动,想起陆衍递来耐旱种苗时认真的眼神——原来他在外界早已是名声在外的技术骨干,而他们的双空间联动,正借着这株小小的种苗,悄悄影响着更多人的生活。
王干事趁机接过话头,提高了声音:“乡亲们,陆衍同志研发的这种耐旱种苗,不仅耐旱能力强,产量还高,特别适合咱北方地区种植。这次考察组来,就是要把咱清溪村的试种经验总结好,跟着陆衍同志的种苗技术一起推广出去,以后咱就算遇上旱年,也不用愁粮食不够吃了!”
村民们听了,顿时欢呼起来。李婶拉着筱棠的手,笑得合不拢嘴:“筱棠啊,多亏了你种出这么好的种苗,以后咱村的日子可有盼头了!你可得多跟陆衍同志学学,以后也当技术能手!”
筱棠腼腆地笑了笑,心里却充满了力量。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陆衍一个人的功劳,更是他们双空间联动的成果——陆衍用机械空间优化种苗基因,她用灵植空间的灵泉水滋养种苗,两者结合,才让耐旱种苗在清溪村的土地上绽放出如此惊人的生命力。
考察组在菜园里考察了将近一个小时,详细询问了种苗的种植时间、浇水频率、生长周期等细节,段守业和筱棠都一一耐心解答,只对灵泉水的秘密绝口不提,只说是“按照农科院的指导,用了些山里采的草药泡的水”。
离开菜园时,戴眼镜的干部紧紧握住段守业的手:“守业叔,太感谢你们了!清溪村的试种成功,为陆衍同志的种苗技术推广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依据。等种苗在全国推广开,你们就是功臣啊!”
送走考察组和王干事,村民们还围在段家院门口不肯散去,七嘴八舌地向段守业打听着陆衍和耐旱种苗的事。段明杰从木工坊回来,见这热闹景象,连忙挤进来:“爹,筱棠,这是咋了?咋这么多人?”
“三哥,你不知道,陆衍哥研发的种苗可有名了,考察组都说要在全国推广呢!”筱棠拉着段明杰的胳膊,兴奋地说道。
段明杰闻言,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以后咱村再也不用怕天旱了。等我下次去省城,一定得跟张师傅说说,让他也见识见识陆衍同志的厉害!”
晚饭时,全家围坐在八仙桌旁,还在讨论着陆衍的名声和耐旱种苗的事。段建国从队里回来,带来了好消息:“爹,队里已经决定了,明年开春就大面积种植陆衍同志的耐旱种苗,村支书还让我跟您商量,能不能请您和筱棠当技术指导,教教村民们怎么种。”
段守业点点头,看向筱棠:“筱棠,你愿意吗?”
筱棠用力点头,眼神坚定:“我愿意!这样就能让更多人种上耐旱种苗,大家都能多收粮食了。等下次给陆瑶写信,我还要问问陆衍哥,有没有种植的小技巧,教给村民们。”
窗外的月光洒进屋里,照亮了桌上的玉米饼。筱棠咬了一口香甜的玉米饼,心里满是期待——她仿佛看到明年春天,清溪村的田野里种满了耐旱种苗,翠绿的藤蔓在风中摇曳;看到秋收时,村民们捧着饱满的果实,脸上露出丰收的笑容;看到陆衍因为种苗推广成功,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她知道,陆衍的名声,不仅是对他技术的认可,更是对他们双空间联动的肯定。而这仅仅是个开始,随着种苗的推广,她和陆衍将用双空间的力量,为更多人带来希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