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夏雨打新荷,旧塘浮新萍
小暑的雨来得急,豆大的雨点砸在药铺后院的池塘里,溅起密密麻麻的水花,像撒了把碎银。池中的荷叶被打得噼啪响,却依旧挺着绿伞,把新开的荷花护在怀里,粉白的花瓣沾着水珠,更显得水灵。水面上不知何时漂来了浮萍,星星点点的绿,被雨水冲得晃晃悠悠,像谁撒了把绿芝麻。
小芽儿撑着油纸伞站在塘边,看着荷叶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忽然伸手去接,水珠落在掌心,凉丝丝的,惊得她咯咯笑。“爹,荷叶真的不会漏水呢!太爷爷说的是真的!”
小石头正在加固塘边的木栅栏,雨水顺着他的草帽往下淌,在肩上洇出片深色。他抬头看了眼荷叶,笑着说:“太爷爷说,荷叶的面上有层细毛,能挡水,就像咱身上的衣裳。他还说,‘万物都有护身的法子,得学着看’。”
阿芷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手里剥着莲子,新采的莲蓬还带着湿意,嫩白的莲子剥出来,像颗颗玉珠。她的指尖沾着莲心的苦,却毫不在意:“你太奶奶爱用荷叶包糯米蒸饭,说‘荷香渗进米里,吃着清爽’。她还会把浮萍捞起来晒干,说‘能治水肿,是塘里藏的药’。”
小芽儿跑进廊下,收起伞抖了抖水:“太奶奶,浮萍也能当药?看着滑溜溜的。”
“能啊。”阿芷把莲子放进竹篮,“你太爷爷说,‘别瞧它小,漂在水上也有用处’。有年镇上闹水灾,好多人身上肿,就是用这浮萍煮水喝好的,他说‘水带来的病,还得水里的东西治’。”
雨稍歇时,塘面上浮起层薄雾。小石头划着木盆去摘莲蓬,木桨搅碎水面的浮萍,留下道弯弯的水痕。小芽儿趴在塘边看,忽然发现浮萍底下藏着小鱼,一有动静就钻回叶底,像在玩捉迷藏。
“爹,太爷爷也这样雨天摘莲蓬吗?”她指着木盆里晃动的莲蓬问。
“摘啊。”小石头把莲蓬扔进竹筐,水珠顺着筐沿往下滴,“他说雨天的莲子最饱满,带着水汽,煮糖水最甜。有次他划木盆被雨淋湿了,回来发了汗,你太奶奶就用荷叶煮水给他擦身,说‘荷性凉,能去暑气’。”
镇上的杂货铺老板撑着伞来买新鲜莲子,看见塘里的荷叶直夸:“苏掌柜的荷花长得精神,雨天看更有味道。”他接过小石头递来的莲蓬,又说,“当年苏先生送过我家荷叶,说‘夏天用它包东西,不容易坏’,这话真没错。”
小芽儿听见了,从竹筐里挑了个最大的莲蓬塞给老板:“张叔叔,这个送您!太爷爷说,雨天的莲子得趁热尝。”
老板笑着接过去,伞沿的水滴在莲蓬上:“这孩子,心眼跟苏先生一个热乎。”
傍晚,雨停了,夕阳把池塘染成了胭脂色。荷叶上的水珠映着霞光,像缀了串红宝石。小芽儿帮着把莲子倒进陶罐,又看着阿芷用荷叶包好糯米,准备明天蒸荷香饭。小石头则把捞来的浮萍摊在竹匾里,说“晒干了能备着当药”。
“太奶奶,为什么浮萍总跟着荷叶长?”小芽儿趴在桌边问,手指在桌面上画着圈圈。
阿芷把荷叶包放进灶膛边:“因为它们都爱水啊。就像药铺里的药材,各有各的性子,却都能治病。你太爷爷总说,‘万物相安,才是天地的道理’。”
夜里,塘边的蛙鸣又起,此起彼伏,像在唱支雨后的歌。小芽儿趴在窗边,看着月光下的荷叶,浮萍在水面轻轻漂,像片流动的绿云。阿芷坐在灯下,翻着那本夹着荷叶的旧药经,书页上有行苏禾的字迹:“荷生淤泥,萍浮清水,虽不同根,共沐雨露——草木无贵贱,有用即良药。”
她知道,旧塘总能浮起新萍,就像这夏雨打新荷,把前人的智慧、后人的欢喜,都浸在塘水里,藏在叶底,一年年,一辈辈,在这满是药香的院里,让日子随着荷花开,让岁月伴着蛙鸣流,直到满塘的绿,又映亮下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