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锋芒初试
命令既出,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投入了一块冰,瞬间激起了反应,也带来了短暂的秩序。士兵们依令而动,不再是无头苍蝇般各自为战。一班的人在班长带领下,利用地形掩护,匍匐着向左侧巨石运动,怀里揣着搜集来的手榴弹;二班的机枪更换了弹链,再次发出沉闷而持续的咆哮,死死咬住正面之敌;罗友胜则像一头矫健的豹子,带着两个同样精悍的士兵,几个翻滚跃进,便隐入了前方那个被炮弹炸出的巨大弹坑,枪口警惕地指向左翼。
邓枫的心脏依旧在胸腔里擂鼓,但他强迫自己的大脑像精密的仪器般运转。他趴在掩体后,沾着赵排长血迹的望远镜紧紧贴在眼前,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硝烟模糊了镜片,他不得不用袖子反复擦拭,才能勉强看清隘口上敌军火力点的细节。
那不是演习沙盘上标注清晰的红色标记,而是真实的、不断喷吐着死亡火焰的枪口。一个,两个……主要火力点集中在隘口正面的石垒工事后面,至少有两挺轻机枪在交替射击,形成交叉火力。右侧翼有一个稍微突出的岩石后面,似乎隐藏着一个步枪小组,专门狙杀试图冒头的进攻者。左侧相对平缓,但植被稀疏,视野开阔,不易隐蔽接近。
“不能硬冲……”邓枫在心中迅速否决了强行突破的念头,那无异于让剩余的弟兄们去送死。必须找到敌人火网的薄弱环节,或者……制造一个薄弱环节。
他的目光再次聚焦在右侧翼那个步枪小组的位置。他们打得很刁,也很节省弹药,显然是想长时间钉在那里。
“一班!”邓枫的声音透过枪声传来,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到达位置后,不要立刻投弹!等我口令!目标,敌军右翼岩石后的步枪组!第一轮,覆盖投掷,压制他们!”
“明白!”一班班长的回应从左侧传来。
邓枫又转向正面:“二班机枪,射击节奏放慢一点,装作弹药不足或者枪管过热!引他们探头!”
这是一个小小的诱饵。如果敌军以为正面的火力减弱,可能会放松警惕,甚至试图更嚣张地压制。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秒都如同在炭火上煎熬。邓枫能感觉到背后士兵们投来的目光,那目光里有依赖,有怀疑,也有在绝境中抓住一根浮木的期盼。他不能出错。
终于,左侧巨石后传来一声短促的口哨——一班就位的信号。
几乎同时,正面的二班机枪按照指示,射击声果然变得稀疏起来。
隘口上的敌军似乎真的上当了!正面的机枪射击更加猖狂,而右侧翼那个步枪组,似乎也有人影晃动了一下,仿佛在观察正面“减弱”的火力。
就是现在!
“一班!投弹!”邓枫猛地吼道!
刹那间,七八枚手榴弹从左侧巨石后划着弧线,带着士兵们的怒火和期望,精准地落向了右侧翼那块岩石附近!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声震耳欲聋,硝烟和尘土瞬间将那块岩石笼罩。惨叫声隐约从烟尘中传来,敌军的右翼步枪火力瞬间哑火!
“打得好!”不知是谁兴奋地喊了一声。
“机枪!全力开火!压制正面!”邓枫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再次下令!
二班的机枪立刻恢复了狂暴的嘶吼,子弹如同泼水般射向隘口正面工事,打得碎石乱飞,暂时压制住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左侧的威胁被暂时清除,正面的火力也被短暂压制,进攻路线上承受的压力骤然减轻了不少。
“全体都有!利用掩体,稳步向前推进十米!注意交替掩护!”邓枫没有头脑发热地命令冲锋,而是采取了最稳妥的步步为营战术。
士兵们精神一振,立刻按照命令,三人一组,交替射击和跃进,稳稳地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一段距离。虽然过程依旧危险,但不再是之前那种毫无还手之力的被动挨打。
罗友胜也从前方弹坑发回信号,左翼安全。
邓枫轻轻吁出一口气,这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紧握着望远镜的手也微微颤抖。这只是稳住阵脚的第一步,远未到庆祝的时候。但他知道,自己刚才的一系列指挥——观察敌情、调动兵力、运用战术、把握时机——是有效的。他成功地在危急关头,将这支濒临崩溃的小部队重新组织起来,并且取得了微小的、却至关重要的进展。
周围的士兵们看他的眼神,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的审视和怀疑减少了,多了一份信服和认同。罗友胜在换弹间隙,甚至对他微微点了点头。
理论的天才,在这血与火的考场上,终于挥出了第一剑,虽未杀敌破阵,却成功地稳住了阵脚,为自己,也为这群信任他的士兵,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也赢得了初步的威信。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考验他这把新磨之剑的韧性与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