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标、毕自严等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顺畅”。许多过去难以推动的事情,现在因为厂卫在暗处的威慑,阻力小了很多。

他们心情复杂,既欣慰于政令得以施行,又对依赖厂卫感到一丝不安和屈辱。

他们更加努力地完善细则,希望尽快做出成效,证明文官系统自身的能力,从而减少对厂卫的依赖。

大明帝国,就在这种奇特的“文官主政、厂卫护航”的模式下,开始了一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自我革新。

一缕微弱的“中兴”之光,似乎真的在黑暗中闪烁起来,但它能持续多久,能否照亮更远的前路,依然取决于辽东的巨兽、内部的蛀虫、以及那位深居宫中的皇帝,能否将这危险的平衡维持下去。

……

《崇祯五年安民裕国疏》下的新政,在厂卫无声的护航下,于部分地区确实取得了可见的成效。

北方数省清出不少被隐匿的田亩,国库秋粮簿册上的数字有了切实的增长,虽然远未达到富足的程度,但缓解了燃眉之急。

漕粮折色试点减少了损耗,部分地区的百姓确实感到负担稍轻。裁驿节省的经费,也有少量被用于地方赈济和修缮水利,虽然杯水车薪,却也是难得的德政。

然而,反弹也随之而来。利益受损的地方豪强、卫所军官、以及被触动利益的胥吏阶层,不敢再明目张胆地对抗朝廷法度,却转入了更隐蔽的抵抗。

清丈时故意指鹿为马,将良田报为瘠地,或将豪强之地划归贫户,制造矛盾。

漕折中在银钱成色、兑换比例上做文章,或巧立名目增加新的摊派。

暗中煽动不明真相的百姓,散布“清丈就是要加税”、“裁驿让信使无处吃饭”等谣言,将怨气引向朝廷新政。

地方官员之间、官员与豪强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同盟,共同敷衍、拖延新政,使得政令出了京城就大打折扣。

锦衣卫的“听风”虽然能发现部分问题,抓几个典型,但面对这种系统性的、软性的抵抗,其威慑效果开始下降。毕竟,锦衣卫不可能监视每一个胥吏,核查每一本账册。

……

朝堂上,短暂的“务实”共识开始破裂。

清流言官们抓住了地方上的一些问题(有些是真实存在的,有些是被夸大或扭曲的),再次发动猛烈攻势。

他们不再直接攻击新政本身,转而集中火力抨击其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并将此归咎于厂卫的“酷烈”和内阁的“失察”。

“陛下!清屯本为良法,然地方官为求政绩,苛责百姓,甚至逼死人命!此非厂卫催逼过甚之故耶?”

“漕折之策,本为便民,然胥吏借此上下其手,百姓实际所纳反增!厂卫暗探只知拿人,可能杜此积弊?”

他们的言论在士林和民间引起了不少共鸣,毕竟底层百姓感受到的往往是胥吏的盘剥和政策的变形,而非遥远的朝廷美意。

首辅李标陷入了两难境地。新政是他推动的,成效他需要维护,但出现的弊端他也无法否认。

李标既要反驳言官们的过分指责,又要承认问题,督促各部完善细则,加强监督——而这监督,似乎又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厂卫,陷入了循环。

户部尚书毕自严和兵部尚书王洽则开始变得更加谨慎,在推行新政时放缓了脚步,生怕引火烧身。改革的势头明显受阻。

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再次陷入了焦虑和摇摆。他看到了一些成效,这让他欣慰;但他更听到了无数的抱怨和指责,这让他烦躁和多疑。

崇祯开始怀疑李标等人的能力,是否过于理想化?也开始担心厂卫是否真的如言官所说,在执行中扩大了打击面,激化了矛盾?

崇祯对陆铮的召见变得更加频繁,问题也更加细致苛刻,反复追问厂卫行动的细节,要求其“务必秉公,不得滥及无辜”。皇帝的态度变化,敏锐地被朝臣们捕捉到。

陆铮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压力和朝堂的敌意。他深知厂卫的局限性,它是一把快刀,可以砍断明显的障碍,却无法解决系统性的腐败和软性的抵抗,甚至因其存在而催生出更隐蔽的对抗方式。

……

《崇祯五年安民裕国疏》的新政,在经历了初期的震动后,遭遇了来自庞大既得利益集团和腐朽官僚系统前所未有的、系统性的、软硬兼施的抵抗。改革进入了举步维艰的深水区。

北方某府,知府大人亲自出面,召集境内士绅豪强“共商大计”。结果很快,一套应对方案出炉:各家主动“捐输”少量劣等田产充作“清丈成果”,同时联名上书,盛赞知府大人“仁德爱民”、“清丈得法”。

而对于真正被侵占的肥沃军屯、官田,则利用复杂的产权纠纷、陈年旧账、甚至伪造的地契房契,将其变成一团乱麻。

派来的户部官员面对这精心编织的“铁桶阵”,寸步难行,若强行推进,立刻便有无数的“苦主”涌到衙门前哭诉“官逼民反”,甚至暗中组织地痞流氓破坏清丈工具。

锦衣卫虽然能抓到一两个煽动者,却无法瓦解这整个利益共同体。最终,清丈报告上数字好看,实则国库所得寥寥。

南方试行漕折的某县,县令与本地粮绅、漕帮头目、乃至户部仓场派来的小吏早已结成牢固同盟。

朝廷规定的折银比例看似公道,但他们通过操纵市面银钱比价、收取“火耗”、“解费”等陋规,轻而易举地将负担转嫁到纳粮户身上,甚至变本加厉。

百姓实际缴纳的银两,反而超过了实物税的价值。若有御史或厂卫查问,他们便拿出早已做平的账册,一切“合法合规”。

偶尔有一两个胥吏被推出来当替罪羊,丝毫动摇不了整个体系。

被裁撤的驿站,其节省的经费往往并未如数上缴或用于地方公益,而是被各级衙门层层截留,以“办公经费”、“人情往来”等名目瓜分殆尽。

而被裁撤的驿卒,虽有部分得到安置,但更多人流离失所,其中不乏精壮之士,或沦为土匪,或加入了流寇队伍,反而加剧了地方的不稳定。

……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