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瑟,卷起漫天黄沙,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拂过华北平原的苍茫大地。常遇春勒马立于高坡之上,身披玄色大氅,猎猎作响,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正凝视着地平线尽头那座庞然巨物——元大都。
这座由蒙古铁骑踏遍欧亚后建立的帝国心脏,曾是世界文明的灯塔,是无数商旅、使节、学者梦寐以求的圣地。它的城墙高耸入云,绵延数十里,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盘踞在广袤的平原之上。城内,金碧辉煌的宫殿鳞次栉比,宽阔的街道车水马龙,来自四面八方的奇珍异宝在此汇聚,编织出一幅繁华到令人窒息的画卷。然而此刻,这座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巨城,却像一头垂暮的巨兽,在明军铁蹄的威慑下,瑟瑟发抖。
“好一座大都城!”常遇春低声赞叹,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这并非畏惧,而是一种战士面对终极挑战时的亢奋。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城墙的每一处细节,仿佛要将这座坚城彻底刻入脑海。城楼上,元军的旗帜依旧在风中飘扬,但那旗帜下的士兵,眼神中却充满了恐惧与迷茫,如同待宰的羔羊。
身后,副将李文忠策马而来,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虑:“将军,此城固若金汤,强攻恐怕损失惨重。我军连日征战,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
常遇春没有回头,只是轻轻拍了拍胯下战马的脖颈。这匹跟随他南征北战的“乌云踏雪”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不安地刨着蹄子,鼻息粗重。“文忠,你可曾想过,为何蒙古人能以区区数十万之众,横扫欧亚,建立如此庞大的帝国?”
李文忠一愣,随即答道:“自然是凭借其铁骑之锐,战术之精。”
“不错。”常遇春缓缓转身,目光如炬,“但他们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对‘不可能’的蔑视。蒙古人从不认为有什么城墙是攻不破的,有什么敌人是战胜不了的。如今,我们也要有这种气魄!”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远处一处看似平平无奇的城墙:“你看那里。”
李文忠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那处城墙与其他地方并无二致,同样的高耸,同样的坚固。他不禁疑惑:“将军,那里有何特殊之处?”
“那里,是大都的排水口。”常遇春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如此巨大的城池,每日消耗的淡水何止千万,排泄的污水又岂能积存?必然有复杂的排水系统。我猜想,那排水口,便是我们进入城内的最佳通道。”
李文忠恍然大悟,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将军的意思是,派人从排水口潜入城中,里应外合?”
“不错。”常遇春点点头,但随即又摇了摇头,“但此事急不得。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情报,了解排水口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守卫情况。另外,我还要等一个人。”
“等谁?”李文忠不解地问。
“等扩廓帖木儿。”常遇春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仿佛能冻结空气,“扩廓帖木儿是元朝最后的希望,他绝不会坐视大都失守。我断定,他一定会集结所有残兵败将,前来与我一战。我要在这里,彻底消灭他,让元顺帝彻底绝望!”
李文忠深吸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跟随常遇春多年,深知这位“大明第一战神”的用兵如神。每一次看似冒险的决定,最终都被证明是深思熟虑的妙计。
接下来的几天,明军在大都外围安营扎寨,表面上看似按兵不动,实则暗流涌动。常遇春亲自率领一队精锐亲兵,化装成商旅,日夜在大都周围勘察。他们或混入进城的人群,或潜入郊外的村落,搜集着关于城内守备、排水系统以及扩廓帖木儿动向的情报。
一日黄昏,常遇春与李文忠站在一座小山丘上,俯瞰着远处的元大都。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上,为这座巨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美得令人心醉。然而,在这美丽的表象下,却隐藏着无尽的杀机。
“将军,斥候来报,扩廓帖木儿已经集结了十万大军,正从西方疾驰而来,预计三日之内抵达。”李文忠低声禀报,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
常遇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个消息:“好!终于来了!”
“将军,扩廓帖木儿的军队虽然屡战屡败,但依然是元气未伤的精锐。我军经过连番征战,已是疲惫之师,若与之正面交锋,恐怕……”李文忠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常遇春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自信:“文忠,你错了。扩廓帖木儿以为我们会固守待援,或者分兵防御。他却不知道,我们等的就是他!他远道而来,人困马乏,士气低落。我们以逸待劳,以精锐之师,击他疲惫之旅。此战,必胜!”
他随即转身,大步走向中军大帐。李文忠紧随其后,心中虽然仍有疑虑,但看到常遇春那坚定的背影,疑虑便渐渐消散了。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常遇春召集众将,将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在案上。地图上,元大都的地形、明军的部署以及扩廓帖木儿的来路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诸位,扩廓帖木儿率领十万大军,正从西方而来,准备与大都守军形成夹击之势。”常遇春的声音洪亮而有力,“他以为我们会分兵防御,或者固守待援。然而,他却不知道,我们早已为他准备了一个大礼!”
他指着地图上一片山谷:“这里,是扩廓帖木儿必经之地。山谷两侧地势险要,林木茂密,正是设伏的绝佳场所。我决定,将主力部队埋伏在此,只等元军进入包围圈,便一举歼灭!”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称是。然而,年轻将领蓝玉却忍不住问道:“将军,若扩廓帖木儿识破我们的计谋,绕道而行,该如何是好?”
常遇春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蓝玉,你多虑了。扩廓帖木儿此人,刚愎自用,自视甚高。他绝不会认为我们敢以疲惫之师主动出击。更何况,他急于救援大都,时间紧迫,不可能绕道而行。”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我已命人沿途布置疑兵,伪装成我军主力分散驻扎的假象。扩廓帖木儿只会以为我们兵力分散,不敢轻举妄动,从而更加坚定他直插大都的决心。”
蓝玉恍然大悟,心中对常遇春的敬佩又深了一层。
常遇春随即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命李文忠率领五千精兵,埋伏在山谷东侧,负责截断元军退路;命蓝玉率领三千骑兵,埋伏在山谷西侧,待元军进入包围圈后,从侧翼突击;命其余部队,分别埋伏在山谷的各个出口,形成合围之势。同时,他命人准备大量的滚木礌石、火箭油桶,一旦元军进入山谷,便万箭齐发,火攻水淹,将其彻底歼灭。
命令下达后,明军各部迅速行动起来。士兵们虽然疲惫,但得知即将与元朝最后的精锐决战,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他们有的挖掘陷阱,有的准备武器,有的则悄悄潜入山谷,布置伏击阵地。整个大军如同一部精密的机器,高效而有序地运转着。
夜幕降临,大都外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之中。明军营地里,篝火通明,士兵们或擦拭武器,或低声交谈,气氛看似轻松,实则暗藏杀机。而远处的元大都,城墙上灯火点点,守军们神经紧绷,时刻警惕着明军的进攻。
常遇春独自站在营帐外,仰望星空。夜空中,繁星点点,如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片即将决定天下归属的土地。他的心中,既有对即将到来的大战的期待,也有对战后和平的向往。
“将军,夜深了,早些休息吧。”李文忠不知何时走到他身后,轻声说道。
常遇春微微一笑:“文忠,你说,等我们攻下大都,天下真的就能太平了吗?”
李文忠沉默了片刻,答道:“将军,只要元朝的残余势力被彻底消灭,天下自然就能太平。百姓们也能过上安定的日子。”
常遇春点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温柔:“是啊,百姓们太苦了。连年的战乱,让他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我们这些当兵的,不就是为了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吗?”
李文忠深有感触地说:“将军心怀天下,将士们无不敬佩。有将军在,大明必兴,百姓必安。”
常遇春拍了拍李文忠的肩膀:“文忠,明日之战,凶险异常。你务必要小心。”
李文忠郑重地点头:“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负所托!”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便各自回营休息。然而,常遇春却久久无法入睡。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往的战斗场景,浮现出那些牺牲的战友们的面孔。他知道,明日之战,又将会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但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明的未来,这一战,必须打,而且必须赢!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斥候便急匆匆地赶来禀报:“将军,扩廓帖木儿的先锋部队已经进入山谷!”
常遇春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站起身:“传我命令,各部按计划行动,务必全歼元军!”
“得令!”传令兵领命而去,迅速将命令传达给各部。
明军营地里,顿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号角声。士兵们迅速拿起武器,整装待发。战马嘶鸣,刀枪出鞘,整个大军如同一头苏醒的猛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杀气。
常遇春披挂上马,手持长枪,率领亲兵直奔山谷。他的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消灭扩廓帖木儿,更是为了敲响元朝的丧钟,为了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山谷中,扩廓帖木儿的先锋部队正缓缓前行。他们经过长途跋涉,早已人困马乏,士气低落。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致命的陷阱正在等待着他们。
就在元军先锋部队进入山谷深处时,突然,山谷两侧响起了一阵震天的喊杀声。无数明军从埋伏处冲出,箭如雨下,滚木礌石如潮水般涌向元军。元军顿时大乱,人仰马翻,哭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不好!中埋伏了!”扩廓帖木儿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后撤。然而,为时已晚。明军早已截断了他们的退路,前后夹击,将元军死死地困在山谷中。
“杀!”常遇春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如入无人之境。他的枪法如神,每一枪都能精准地刺中一个敌人的要害。明军将士们见主将如此勇猛,个个热血沸腾,奋勇杀敌。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时辰,元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扩廓帖木儿在亲兵的拼死保护下,才得以突出重围,狼狈逃窜。
“将军,扩廓帖木儿逃了!”蓝玉策马而来,有些遗憾地说道。
常遇春微微一笑:“无妨,他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现在,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元大都!”
他随即下令,大军休整一日,明日便开始攻打大都。
夜幕再次降临,大都外围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明军营地里,士兵们或庆祝胜利,或缅怀牺牲的战友。而远处的元大都,城墙上灯火通明,守军们看着山谷中惨烈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恐惧。
常遇春站在营帐外,望着灯火通明的元大都,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知道,明日之战,将更加惨烈。但他也坚信,胜利终将属于大明!
“将军,一切都准备好了。”李文忠走到他身后,低声说道。
常遇春点点头,目光坚定:“好,明日,我们便让元顺帝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明第一战神’!”
夜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角,也吹动了大明将士们心中的豪情。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大决战,即将爆发!而元大都的命运,也将在这场决战中,被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