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南京城的秋天,是一幅被上帝用最饱和的颜料精心晕染过的画卷。

天空,是一种高远而澄澈的蔚蓝,仿佛一块被雨水洗刷了无数次的巨大蓝宝石,纯净得不带一丝杂质。阳光穿过这无垠的蔚蓝,变得格外慷慨而温暖,它不再似夏日那般灼热,而是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金黄,懒洋洋地洒在古城的每一片飞檐翘角,每一块青石板路,以及秦淮河那缓缓流淌的碧波之上。

空气里,弥漫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奇妙融合的气息。一种是桂花的甜香,那香气是霸道而温柔的,它从深宅大院的庭院里,从寻常巷陌的墙角边,从玄武湖畔的密林中,争先恐后地钻出来,将整座城市浸泡在一种令人微醺的甜蜜之中。这是江南独有的,属于丰收与安宁的味道。

然而,在这甜香的底色之下,却潜藏着另一种更为深沉、更为锐利的气息——肃杀。

这股肃杀之气,并非来自秋风扫落叶的萧瑟,而是源于人心,源于即将到来的风暴。它像一根无形的弦,绷紧在每一个南京城百姓的心头。街市上,小贩的叫卖声似乎都比往日低了三分,茶馆酒肆里的说书先生,讲的故事也从才子佳人悄然转向了霍去病、岳飞的北伐传奇。人们的眼神交汇时,除了日常的寒暄,更多了一份心照不宣的期盼与忐忑。他们知道,这座他们赖以生存的繁华都城,即将成为一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巨大棋盘的棋眼。

而棋盘的中心,便是玄武湖畔的阅武场。

今日的阅武场,不再是平日里操练演武的寻常模样。它仿佛被一只无形巨手彻底改造,成为了一片钢铁与意志的海洋。

数以万计的旌旗,如同从天而降的彩色森林,密密麻麻地插在场地的四周。中央那面高达数丈的“明”字大纛,在秋风中猎猎作响,旗面上的巨龙仿佛活了过来,在金色的阳光下翻腾咆哮,龙目如炬,直视北方。大纛之下,是数十万身披铁甲的将士。他们从五军都督府的精锐,到各卫所的调兵,再到新近归附的义军,此刻都汇聚于此,整齐划一地肃立着。

阳光照在他们冰冷的铁甲上,反射出一片片刺目的光斑,汇成了一片沉默的、流动的金属海洋。头盔下的面庞,有稚气未脱的少年,眼神里燃烧着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饱经风霜的老兵,脸上的皱纹如同刀刻斧凿,写满了对战争的麻木与对和平的向往;也有身经百战的校尉,他们挺直的腰背和沉稳的呼吸,彰显着军人的铁血与骄傲。

他们手中紧握的,是各式各样的兵器。长枪如林,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芒,仿佛一片等待收割生命的荆棘丛林;刀盾如墙,厚重的盾牌紧密相依,组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钢铁壁垒;强弩手们肩扛着巨大的神臂弓,冰冷的弩箭在箭囊中蛰伏,只待一声令下,便会化作夺命的闪电。

整个阅武场,静得可怕。数十万人的呼吸声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压制,汇成了一股低沉而磅礴的气流,在天地间回荡。没有窃窃私语,没有丝毫骚动,只有风吹动旌旗的猎猎声,和偶尔从盔甲缝隙中传来的、金属摩擦的细微声响。

他们的目光,无一例外,都聚焦在阅武场中央那座高耸入云的点将台上。

点将台由巨大的青石垒砌而成,历经风雨,显得古朴而厚重。台上,仅站着数人,却仿佛承载着整个天地的重量。

正中央,身着黑色龙袍的朱元璋,便是这片天地的核心。

他的龙袍并非后世那般繁复华丽,而是以最上等的黑色锦缎制成,领口与袖口用金线绣着五爪游龙,简约中透着无上的威严。他并未佩戴过多的珠宝,只有腰间那条玉带,温润的光泽在阳光下流转,更显其人的沉稳与内敛。

朱元璋的面容,沉静如水。他身材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削,但站在那里,却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岁月与风霜在他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濠州城的饥饿,藏着鄱阳湖的血战,藏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筹谋与焦虑。然而,此刻的他,却将所有的过往都沉淀了下来,化作一种深不可测的平静。

但,若有人能直视他的双眼,便会发现,在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深处,正燃烧着一团足以焚尽天下的火焰。那火焰,是仇恨,是对元廷百年统治的刻骨铭心的仇恨;是野心,是重塑华夏秩序、开创万世基业的雄心;更是责任,是对脚下这片土地,对亿万苍生的沉甸甸的责任。

他缓缓地、一寸一寸地扫过台下每一张脸庞。他的目光,仿佛带着温度,又带着重量。他看到了那些年轻士兵眼中的憧憬与紧张,看到了老兵眼中的坚毅与疲惫,看到了将领们眼中的忠诚与锐气。他知道,这些人,是他打天下的基石,是他开创未来的希望。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将永远留在这条北伐的路上,化为异乡的一抔黄土。

这个念头,让朱元璋的心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刺痛。但他很快便将这丝情感压了下去。帝王心术,便是要在宏图伟业与个人情感之间,做出最冷酷,也最必要的抉择。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桂花的甜香与铁甲的冰冷气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滋味。这,就是他即将带给整个天下的味道——既有安宁的承诺,也有战争的洗礼。

终于,他抬起了右手,做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手势。

整个阅武场,瞬间陷入了更深的死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那个声音。

朱元璋开口了。他的声音并不高亢,甚至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响起。那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中,无论他站在阅武场的哪个角落。

“诸位将士!”

四个字,如同一记惊雷,在数十万人的心中炸响。

“我等起于濠州,一介布衣,手无寸铁,只为求一口活命饭食。”朱元璋的声音缓缓流淌,带着一种追忆往昔的沧桑,“转战江淮,破张士诚,灭陈友谅,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已历十有七年。”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悠远,仿佛看到了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十七年间,我们身边的兄弟,有多少人倒下了?我们脚下的土地,被多少鲜血浸透?我们之所以能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从一叶扁舟走到今日这金陵王城,为的是什么?”

台下,无数人的眼眶湿润了。那些尘封的记忆被唤醒,那些牺牲的战友的面容在眼前闪过。他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发出“咯吱”的轻响。

“不为别的!”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只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再像我们一样,受那‘四等人’的屈辱!只为我们的父母妻儿,能有一片安身立命的净土!只为这汉家衣冠,能堂堂正正地穿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被那些鞑子视为卑贱的象征!”

他的话语,如同一块块巨石,接连不断地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将士们心中激起千层巨浪。屈辱、愤怒、仇恨、希望……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化作一股炽热的岩浆,在每个人的胸中奔涌。

“今日,江南已定,百废待兴。朕在南京,与民休息,看着这城池日渐繁华,看着百姓脸上有了笑容。”朱元璋的语气稍缓,带着一丝温情,但随即,那温情便被更深的决绝所取代,“然,中原故土,仍在鞑子铁蹄之下!黄河两岸,白骨蔽野!燕云十六州,那是我汉家儿郎的伤心地,至今仍在异族奴役之中!我等,能安于此吗?”

“不能!”台下,不知是谁第一个吼了出来,声音嘶哑而悲愤。

这一声,如同点燃了火药桶的引线。

“不能!不能!不能!”

数十万人的怒吼,汇成了一股毁天灭地的声浪,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玄武湖的湖水,似乎都被这声浪激起了一圈圈涟漪。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将士们的士气,已经被彻底点燃了。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赤霄”。

此剑相传为汉高祖刘邦所得,后流传于世,被朱元璋所得,视之为天命所归的象征。剑身古朴,剑脊上刻着古老的篆文,此刻被拔出鞘,剑锋在阳光下闪烁着刺骨的寒光,仿佛一条苏醒的赤色蛟龙。

朱元璋高高举起“赤霄”剑,剑锋,直指北方!

“今日,朕在此,以大明皇帝之名,誓师北伐!”

他的声音,如同九天惊雷,响彻云霄。

“我大明雄师,将饮马黄河,剑指燕云!此战,不为争霸,只为雪我百年国耻!不为称帝,只为还我锦绣河山!让天下百姓,重归汉家正统!让那些欺压我同胞的鞑子,血债血偿!”

“万岁!万岁!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排山倒海般涌来,几乎要将南京城的城墙震塌。士兵们用尽全力地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敲击着盾牌,整个阅武场变成了一片沸腾的海洋。他们的脸上,因激动而涨得通红,他们的眼中,燃烧着疯狂的战意。

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士兵,他们是复仇的使者,是民族的利刃,是历史的推动者!

在朱元璋的身侧,一位身形魁梧如山岳、面容刚毅如刀削的将领,正双目赤红,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便是常遇春,大明的第一战神,朱元璋手中最锋利、最无坚不摧的一把刀。

常遇春身披一副乌黑的重甲,那是用百炼精钢反复锻打而成,寻常刀箭根本无法伤其分毫。甲叶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划痕,每一道,都是一场血战的勋章。他没有戴头盔,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完全暴露在空气中,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此刻,这双眼睛里,血丝密布,却亮得惊人。

他看着台下士气如虹、几乎要疯狂了的军队,看着点将台上那个决绝的背影,胸中的豪情如同决堤的洪水,几乎要破体而出。他感觉自己的血液在燃烧,每一根骨头都在发出“咯咯”的声响,仿佛一尊即将挣脱封印的远古魔神。

他太渴望这一刻了!

自归顺朱元璋以来,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从采石矶到鄱阳湖,从武昌到平江,他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身上的伤疤比身上的勋章还要多。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个遗憾,一个巨大的遗憾——他未曾真正地将战火烧到元廷的老巢,未曾亲手将那龙椅上的蒙古皇帝拉下来。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这八个字,早已刻进了他的骨髓里。他出身贫苦,亲眼见过蒙古官兵的残暴,亲身体会过汉人百姓的苦难。对他而言,北伐不仅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宿命的救赎,一场对整个民族的交代。

朱元璋微微侧身,目光落在了常遇春的身上。那眼神中,充满了绝对的信任,以及沉甸甸的期许。他知道,这场北伐,主帅的人选至关重要。徐达沉稳持重,善于谋略,是坐镇后方的最佳人选。而常遇春,勇冠三军,锐不可当,是担任先锋、撕开敌人防线的唯一人选。

“遇春。”朱元璋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静,但其中的分量,却比刚才的怒吼更重。

常遇春猛地一震,从狂热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他单膝跪地,抱拳行礼,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末将在!”

“北伐主帅之责,便交予你了。”朱元璋的语气不容置疑,“朕要你,为朕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一个再无鞑子欺压,百姓可以安居乐业的江山!”

这番话,如同一股滚烫的暖流,瞬间涌遍了常遇春的四肢百骸。他猛地抬起头,迎上朱元璋的目光,在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他看到了一个帝王的雄心,也看到了一个兄长的托付。

“噗通”一声,常遇春再次重重地跪下,这一次,是双膝跪地。他深深地低下头,额头几乎要碰到冰冷的石板,声如洪钟,誓言铮铮,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胸腔里迸发出来的金石之音:

“陛下!末将常遇春,一介草莽,蒙陛下知遇之恩,拔于行伍,委以重任,此恩此德,粉身碎骨,难以报万一!此生此世,唯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今日,末将在此,以天地为证,以日月为鉴,立下血誓:”

他猛地抬起头,赤红的眼睛死死盯着朱元璋,仿佛要将这誓言刻进对方的灵魂里:

“不破元廷,不收燕云,誓不还朝!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不破元廷,不收燕云,誓不还朝!”

“不破元廷,不收燕云,誓不还朝!”

台下的将士们,被常遇春这惊天动地的誓言所感染,自发地跟着吼了起来。一遍,又一遍,声浪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将这誓言传遍九州,传给天上的神明,传给地下的英灵。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快步上前,亲自扶起常遇春,拍了拍他厚重的甲胄,沉声道:“好!好!好!朕在南京,置酒庆功,等你凯旋!”

说完,他转身,从侍卫手中,接过一杆长枪。

那是一杆丈八长的点钢枪,枪杆是用最好的铁木制成,缠绕着浸过桐油的麻绳,既防滑又坚固。枪头则是用百炼精钢反复锻打、淬火而成,呈现出一种内敛而森冷的寒光。枪刃开有血槽,枪尖下系着一段红缨,在风中轻轻摇曳,如同嗜血的火焰。

这杆枪,名为“破阵”,是朱元璋的贴身兵器之一,今日,他将它赐予了常遇春。

常遇春看着这杆枪,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作为一名猛将,他对兵器的敏感超乎常人。他能感觉到,这杆枪中蕴含着的力量,那是一种君王的力量,一种天命的力量。

他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了“破阵”枪。当他的手握住枪杆的瞬间,一股冰凉而沉重的触感传来,仿佛有千斤之重。但这重量,非但没有让他感到压抑,反而让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力量。

这,就是他的责任,他的使命!

常遇春猛地站起,将“破阵”枪高高举起,枪尖直指苍穹。阳光照在枪头上,反射出一道刺目的光芒,仿佛一道撕裂天幕的闪电。

他转过身,面对着数十万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怒吼:

“弟兄们!”

“在!”数十万人齐声回应,声浪如潮。

“陛下在看着我们!”常遇春的声音嘶哑而充满磁性。

“看着我们!”回应声震耳欲聋。

“天下百姓在看着我们!”

“看着我们!”

“我们的父母妻儿,还在北方的寒风中,盼着我们回家!”

“回家!”这声回应,带上了一丝哽咽,却更加坚定。

“随我!”

“杀!”

常遇春调转马头,一夹马腹,座下那匹通体雪白、唯有四蹄为黑色的神驹“踏雪乌骓”发出一声长嘶,人立而起,然后如一道白色的闪电,率先冲出了阅武场。

“杀!杀!杀!”

数十万人的怒吼,汇聚成一股无形的、摧枯拉朽的洪流,冲向天际,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染成血色。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缓缓移动,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轰隆隆”的巨响,如同闷雷滚过大地。

常遇春一马当先,他的身影在阳光下被拉得很长,魁梧的身姿,黑色的重甲,高举的“破阵”枪,构成了一幅令人热血沸腾的画面。他率领着这支承载着整个民族希望的军队,浩浩荡荡地开出南京城,沿着官道,向着北方,向着那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土地,义无反顾地奔去。

城楼上,朱元璋、李善长、徐达等文武重臣,静静地目送着大军远去。

朱元璋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个冲在最前面的白色身影,直到它和整个大军一起,消失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化作一个模糊的黑点。

他依然久久不愿离去。

秋风吹动他的龙袍,猎猎作响。他身边的李善长,这位以谋略着称的大丞相,轻声说道:“陛下,大军已远,您也该回宫歇息了。”

朱元璋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问道:“善长,你看,此战,能成吗?”

李善长沉吟片刻,答道:“陛下天命所归,将士用命,民心所向,此战,当无往而不利。”

朱元璋却摇了摇头,目光依然凝视着北方,喃喃自语道:“天命……人心……这些固然重要。但北地苦寒,元廷虽腐,却仍有百万雄师,更有王保保那样的劲敌。遇春他……勇则勇矣,只怕……”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其中的担忧,却清晰地流露出来。他信任常遇春的勇武,甚至超过了信任自己。但他也深知常遇春的性格——刚猛,激进,甚至有些嗜杀。这样的性格,在攻坚拔寨时是无往不利的利器,但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面和强大的敌人时,是否会成为致命的弱点?

“陛下,您多虑了。”一旁的徐达开口了,他的声音沉稳如山,“常将军虽勇,却非有勇无谋之辈。况且,末将已按陛下吩咐,调派了数万精锐步卒,作为中军主力,紧随其后。粮草、辎重、攻城器械,皆已筹备妥当。此战,我大明已是万事俱备。”

朱元璋缓缓转过身,看向徐达,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徐达这是在向他保证,即便常遇春在前方冲得太快,他也会牢牢地稳住后方,确保万无一失。

“希望吧。”朱元璋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忧虑都吐出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将随着这支铁蹄的征程,轰然开启。朕只希望,开启这个时代的代价,不要太大。”

他最后看了一眼北方空旷的天际,那里,几朵乌云正悄然汇聚,仿佛预示着前方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

大军行出百里,已是黄昏时分。

常遇春勒住马头,让大军在一片开阔地安营扎寨。他独自一人,骑着“踏雪乌骓”登上了一座小山坡,回望南方。

南京城早已看不见了,但他的心中,却仿佛依然能感受到那座城市的温度,能听到陛下那充满信任的话语。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破阵”枪,枪身的寒光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柔和。他伸出粗糙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枪杆,仿佛在抚摸一位久别重逢的挚友。

“陛下,兄弟们,等着看吧。”常遇春低声自语,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我常遇春,定会踏平燕云,活捉元主,将那‘不破元廷,不收燕云,誓不还朝’的誓言,变成现实!”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飞马赶来,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神色有些凝重:“报将军!”

常遇春眉头一皱:“讲。”

“前方五十里外,我军探马与一支元军游骑遭遇,交手后,对方退去。但从其旗帜和装束来看,并非寻常的元军地方守备部队,而是……而是元廷的宿卫精锐,‘怯薛军’!”

“怯薛军?”常遇春眼中精光一闪。

“怯薛军”是元朝皇帝的亲军,由蒙古贵族子弟组成,战斗力极强,是元廷最精锐、最忠诚的力量。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距离前线尚有千里之遥,这绝非寻常的巡逻。

常遇春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的表情。他知道,这绝非一次偶然的遭遇。这股“怯薛军”的出现,只有一个解释——元廷,已经察觉到了大明的北伐意图,并且,已经派出了他们最精锐的棋子,在前方等待着自己。

这盘棋,从一开始,就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要凶险。

他抬起头,望向北方。夜幕已经降临,天空中繁星点点,但北方的地平线上,却似乎笼罩着一层不祥的阴霾。

一场真正的较量,似乎才刚刚开始。

常遇春握紧了手中的“破阵”枪,枪尖在夜色中,再次闪烁出森冷的寒芒。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面对的,将不再是一群腐朽的敌人,而是一头虽然年老,却依然拥有着锋利爪牙的猛虎。

而他,大明第一战神,将是第一个冲上去,拔掉这头猛虎獠牙的人。

“传我将令!”常遇春的声音在夜色中响起,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全军戒备,明晨加速前行!我要让元廷知道,他们派来的任何棋子,在我大明铁骑面前,都将被碾得粉碎!”

“得令!”斥候领命而去。

山坡上,常遇春的身影如同一尊雕塑,在夜风中屹立不动。他的前方,是未知的战场与强敌;他的身后,是数十万将士的信任与一个民族的希望。

北伐的第一滴血,似乎即将在黎明之前,悄然流下。而这滴血,究竟会是谁的?无人知晓。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