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成立带来的振奋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匠人村的订单排期更长,来自联盟成员内部的原材料需求汇总起来,形成了可观的采购量,让二狗在与供应商谈判时腰杆硬了不少。
李哲牵头成立的“传统工艺创新实验室”也迅速搭起了班子,几个对科技感兴趣的年轻匠人和李哲带来的技术员一起,埋头在临时划出的工作间里,摆弄着电脑、3d打印机和一些新型材料样本,时常争论得面红耳赤,却又乐在其中。
然而,铁柱预料中的“新风”,比想象中来得更快,也更悄无声息。
这天,二狗拿着一份刚收到的国际展会邀请函,眉头紧锁地找到了铁柱和林雪。
“老板,雪姐,你们看这个。”他将邀请函放在桌上,“下个月在米兰有个‘未来设计与传统灵感’国际博览会,规格很高,主打的就是科技与传统工艺的融合。这本来是个好机会,但是……”
“但是什么?”林雪接过邀请函,快速浏览着。
“但是,我打听到,这次博览会最大的赞助商和主题论坛的主办方,是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叫‘新视野资本’。”二狗压低声音,“我托人查了,这家基金的资金来源很复杂,但层层穿透之后,隐约能看到黑石资本的影子。”
铁柱眼神一凝:“说下去。”
“更重要的是,”二狗指着邀请函附带的参赛单元说明,“这次博览会设置了一个‘东方美学新表达’竞赛单元,奖金极高,而且获奖者将获得‘新视野资本’及其合作伙伴的巨额投资和全球推广资源。参赛要求……非常强调‘创新材料应用’和‘智能化设计流程’。”
林雪放下邀请函,脸色凝重:“这是阳谋。他们搭建一个看似公平的舞台,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引导甚至逼迫传统的工艺师们,朝着他们设定的‘科技融合’方向去‘创新’。如果最终获奖的作品,都是大量使用合成材料、依靠AI生成的设计,那么在国际舞台上,‘传统工艺’的定义权,就会被他们悄悄篡改。以后人们提到东方美学创新,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披着东方外衣的科技产品,而我们这些坚守天然材料和手工技艺的,反而会被贴上‘保守’、‘过时’的标签。”
“而且,”铁柱补充道,手指敲着桌面,“他们可以通过这个竞赛,轻易地发现并收编那些在‘创新’上有潜力但又缺乏资金的个人或小团体,直接瓦解我们联盟内部,或者制造出我们的‘替代品’。”
三人陷入短暂的沉默。V先生这一手,确实高明。他不强攻,而是利诱;他不直接否定传统,而是重新定义“新传统”。
“那我们参加吗?”二狗问道。
“参加!为什么不参加?”铁柱斩钉截铁,“他们搭台,我们就要上去唱戏,而且要唱得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好!不仅要参加,我们联盟还要组织队伍,以集体的名义参加!”
林雪有些担忧:“可是,如果按照他们的评判标准,我们坚持使用天然材料和传统手工的作品,会不会吃亏?”
铁柱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们的标准是‘创新材料’和‘智能化设计’,但最终评判的,还是作品的‘美学价值’和‘市场潜力’。我们为什么要被他们的标准框住?我们的‘创新’,可以体现在对传统材料的深度理解和极致运用上,体现在将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完美结合上!我们的‘智能’,是匠人千百次练习后沉淀在手指间的‘肌肉记忆’,是‘匠心’的直觉判断!这难道不是更高级的‘智能’吗?”
他看向李哲:“李哲,实验室那边,加快进度。我需要你们拿出一个方案,一件作品,既要能展现我们联盟对‘传统与创新’的理解,又要足够惊艳,足够有说服力!材料可以用天然的,但处理和呈现方式,必须让人眼前一亮!设计可以借助工具分析,但灵魂必须是人的思考和情感!”
李哲推了推眼镜,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却也激发了无穷的斗志:“我明白!铁柱哥,我们一定拿出一件让他们无话可说的作品!”
就在匠人村紧锣密鼓地筹备米兰博览会参赛作品时,另一条战线的消息也传了过来。由韩三爷那边递过来的情报显示,“新视野资本”除了赞助博览会,近期还在国际市场上悄然收购了几家拥有特殊生物材料专利的小型实验室,并且与多家高端3d打印公司签订了排他性合作协议。
“他们这是在构筑新的供应链和技术壁垒。”林雪分析道,“一旦他们的合成材料成熟,成本降下来,完全可以绕过我们依赖的天然竹、漆、丝原料产地。到时候,我们的原材料优势将不复存在。”
“而且3d打印技术如果发展到能够以假乱真地复制复杂榫卯和织锦纹理,”铁柱接口道,语气沉重,“那对我们手工技艺的冲击将是毁灭性的。”
压力,从两个方向同时袭来。一方面是定义权和话语权的争夺,另一方面是根基可能被动摇的危机。
“不能自乱阵脚。”铁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天然材料的独特质感、呼吸性和文化底蕴,是合成材料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替代的。手工技艺蕴含的情感和独一无二性,更是机器无法复制的。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些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要拥抱变化,将新技术为我所用。”
他做出了几项部署:第一,联盟内部加快建立更严格的天然材料品质分级和认证体系,提升传统材料的“稀缺性”和“价值感”;第二,李哲的实验室除了攻关参赛作品,也要开始研究如何将3d打印等技术,应用在模具制作、辅助定位等非核心环节,解放匠人的劳动力,提高效率;第三,通过莱诺瓦等合作渠道,在国际市场上加强对于“手工制作”、“天然材料”、“非遗传承”等概念的宣传和价值输出。
日子在忙碌和备战中飞逝。匠人村和联盟仿佛一架上了发条的精密机器,在各个部件的高速运转中,朝着米兰博览会那个目标前进。
李哲的实验室几乎是不分昼夜地亮着灯。他们最终选定的方向,是制作一架名为“生生不息”的装置艺术品。主体依然采用赵家村后山的特级楠竹和天然大漆,但在结构上,借鉴了更为复杂的仿生学原理,使得整个架构在视觉上更加轻盈灵动,仿佛自然生长的藤蔓。同时,他们尝试将极细的光导纤维与云锦织造工艺结合,在夜晚可以通过内置的智能光控系统,让云锦的图案产生如梦似幻的光影变化,讲述一个关于生命轮回、技艺传承的故事。
这个创意大胆而艰难,尤其是在不破坏云锦本身质感和手工韵味的前提下融入光电元素,挑战极大。张婶和织工们与李哲团队反复试验,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不行!这光纤太硬,织进去破坏了丝的柔软度!”张婶又一次拆掉织了一半的锦缎,眉头紧锁。
李哲盯着电脑上的模拟数据,也是满头大汗:“我们再调整一下光纤的涂覆材料和直径……或者,尝试一种新的走线方式……”
就在这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来到了匠人村。
来人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精神矍铄的老者,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提着一个旧皮箱,自称姓严,是一位退休的材料学教授,专程为匠人村而来。
“我在学术期刊上看到了你们关于野生楠竹纤维特性及应用的那篇联合论文,很受启发。”严教授开门见山,对接待他的铁柱和林雪说道,“不请自来,是想和你们交流一下,或许能对你们正在准备的参赛作品,有所帮助。”
他打开皮箱,里面不是论文,而是几个密封的透明样品盒,装着一些看起来像是木屑、竹粉的东西,但色泽和纹理十分奇特。
“这是我退休后自己瞎琢磨的一些东西,”严教授拿起一个盒子,“这是利用纳米技术,对竹粉进行重组和增强后得到的新型复合材料,它保留了竹材的天然纹理和透气性,但强度和耐候性提升了数倍,而且……它可以被塑形成一些传统竹材难以实现的复杂曲面。”
他又拿起另一个盒子:“这个,是基于蚕丝蛋白和植物纤维素开发的生物涂料,环保无毒,光泽和质感可以模拟大漆,但干燥时间更短,适应性更强。”
铁柱和林雪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惊喜。这位严教授的研究方向,简直是雪中送炭!
“严教授,您这些研究成果……”林雪小心翼翼地问。
“我没申请专利,也没打算商业化。”严教授摆摆手,笑容豁达,“老了,搞这些就是图个乐子,不想被那些条条框框和资本纠缠。我觉得你们匠人村做的事,有意义。如果这些东西能帮上忙,尽管拿去用。就当是……我一个老家伙,为传统工艺出份力。”
这突如其来的助力,让铁柱和林雪感动不已。他们立刻将严教授引荐给了李哲的实验室。严教授与李哲团队一见如故,立刻投入到了对“生生不息”装置的材料优化工作中去。
有了严教授带来的新型复合材料和生物涂料的加持,“生生不息”作品的制作进程大大加快,而且效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新型竹复合材料使得一些之前不敢想象的悬挑结构得以实现,整体造型更加空灵;而生物涂料则完美地保护了融入的光纤,并且呈现出一种比传统大漆更温润、更富有层次感的光泽。
看着逐渐成型、在试验灯光下已经开始显现出惊世之美雏形的作品,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
然而,就在作品即将完成,准备打包发往米兰的前夕,二狗带来了一个最新的、令人不安的消息。
“老板,我查到,‘新视野资本’这次也推荐了一个参赛者,是一个在国外很火的华裔独立设计师,叫Ethan wang。他之前的作品就以将东方元素与高科技材料结合而闻名。而且……”二狗顿了顿,脸色难看,“他这次参赛的作品主题,据说也叫‘生生不息’,也是一件大型竹编光影装置。”
消息传来,如同在燃烧的斗志上泼了一盆冷水。
主题撞车?这会是巧合吗?
铁柱的心沉了下去。他几乎可以肯定,这绝非巧合。V先生不仅搭建了舞台,安排了裁判,甚至……可能连竞争对手,都是他精心挑选和安排的。
这是一场从一开始,就充满了陷阱和不公的竞争。
他们还能赢吗?
铁柱走到即将封箱的“生生不息”作品前,看着那在灯光下流淌着温润光泽的竹骨,那隐约闪烁、仿佛内蕴星河的光纤云锦。这件凝聚了传统智慧、现代科技、以及一位老教授无私帮助的作品,如同他的孩子一般。
他伸出手,轻轻抚过冰凉的竹材表面,感受着那下面蕴含的、属于自然和匠心的温度。
无论对手如何布局,无论前方有多少陷阱,他们都要去闯一闯。
这不仅是为了奖项,更是为了发出属于他们的声音,扞卫他们心中的“传统”与“创新”。
“照原计划,发货!”铁柱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箱子被小心翼翼地封装,踏上了前往米兰的旅程。而匠人村的命运,也仿佛与这个箱子一起,投入了远方那片未知的、由资本和科技构筑的竞技场。
风暴,即将在米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