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波过去后的匠人村,仿佛经历了一场春雨的竹林,洗去尘埃后更显苍翠挺拔。然而铁柱心中明白,这场风波带来的影响远未结束。清晨,他站在刚刚完工的“传统工艺溯源中心”前,看着技术人员正在安装区块链记录设备,心中思绪万千。
“老板,溯源系统今天就能调试完成。”二狗走过来,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表情,“这下看谁还能质疑我们的材料来源!”
铁柱点头,目光却投向远处:“系统只是工具,真正的信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审计虽然证明了我们的清白,但有些伤害已经造成。”
他指的是那些在风波中暂停合作的客户。尽管审计结果已经公布,但仍有三家重要客户犹豫是否恢复合作。
林雪拿着一份报告匆匆走来:“赵总,刚收到的消息,环球工艺集团正在大量收购各地的传统工艺作坊,价格高出市场三成。”
铁柱眉头微皱:“他们这是要垄断上游资源?”
“不仅如此。”林雪补充道,“他们还推出了一个‘传统工艺保护计划’,声称要‘纯正’地保护传统技艺,反对任何形式的产业化。”
二狗忍不住插话:“这不是明摆着针对我们吗?自己搞产业化,却反对别人产业化!”
铁柱沉默片刻,突然问:“被收购的作坊反应如何?”
“大部分欣然接受,毕竟出价很高。”林雪翻看报告,“但也有一些老匠人拒绝,认为这是对传统的商业剥削。”
正说着,前台通知有访客到来——正是那三家暂停合作客户中的一家,法国的高端家居品牌“maison de Art”的代表杜邦先生。
铁柱立即亲自迎接。杜邦先生面色尴尬:“赵,首先请接受我的道歉。在审计期间暂停合作是总部的决定,我个人始终相信匠人村的诚信。”
铁柱微笑:“不必道歉,谨慎是商业合作中的正常态度。请进,我带您看看审计后我们的一些新变化。”
参观过程中,杜邦先生对溯源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每件作品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连材料来源和工匠信息都能追溯?这太棒了!欧洲消费者最看重这个。”
在创新工场,杜邦先生被一件融合刺绣与光影技术的作品吸引:“这就是在米兰展上引起轰动的那件作品?我能亲眼看看它的投影效果吗?”
陈越上前演示。当传统的花鸟图案在光影中“活”过来时,杜邦先生惊叹不已:“完美!这才是传统与创新的真正融合!”
参观结束后,杜邦先生立即表示要恢复合作,并增加订单量:“不仅如此,我还要向同行推荐你们。真正的匠心经得起考验。”
送走杜邦先生,铁柱并没有过于欣喜。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另外两家客户的态度仍然不明。
下午,铁柱召开核心团队会议,分析当前形势。
马克首先汇报:“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另外两家客户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环球工艺集团向他们提供了类似但价格更低的产品。”
“怎么可能?”二狗质疑,“我们的定价已经很低了!”
“因为他们用的是机械化量产,成本自然低。”马克解释道,“而且他们暗示,匠人村的作品之所以价格高,是因为‘过度营销’和‘管理层高薪’。”
林雪补充道:“更麻烦的是,他们还在业内散布谣言,说我们的溯源系统是‘作秀’,实际根本做不到全程可追溯。”
铁柱沉思良久,突然问:“被环球收购的作坊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
林雪查阅资料:“有!苏州的‘苏艺坊’,主人是苏老先生的孙子苏明。苏老先生当年与王师傅是师兄弟。”
铁柱眼睛一亮:“安排一下,我去拜访苏明。”
苏州之行并不顺利。苏明对铁柱的到来十分警惕,会谈安排在一家茶馆,气氛尴尬。
“苏先生,听说您将苏艺坊出售了?”铁柱开门见山。
苏明神色不自然:“赵总,生意场上的事,您懂的。对方出价高,我没理由拒绝。”
“但苏艺坊是您祖父的心血,苏老先生的苏绣技艺是国家级非遗啊。”
苏明苦笑:“情怀不能当饭吃。我也要养家糊口,不是吗?”
铁柱直视对方:“如果匠人村愿意以同样价格收购,您是否考虑?”
苏明一愣,继而摇头:“已经签合同了,违约要付巨额赔偿金。而且...”他压低声音,“赵总,我劝您也别跟环球硬扛。他们背景很深,手段也...不太干净。”
返回匠人村的路上,铁柱心情沉重。苏明最后的话暗示着环球工艺集团可能采取非法手段,这让他更加警惕。
第二天,更糟糕的消息传来:匠人村的原材料供应出现了问题。三家主要竹材供应商同时通知,因“不可抗力”无法继续供货。
“这绝对不是巧合!”二狗气愤地说,“肯定是环球在背后搞鬼!”
铁柱冷静地问:“库存还能维持多久?”
“常规订单能维持一个月,但加上新接的法国订单,最多两周。”林雪汇报。
屋漏偏逢连夜雨。下午,媒体又开始出现负面报道,这次是针对匠人村的环保问题,声称匠人村的染料污染当地水源。
“完全是污蔑!”环保部门负责人拿着检测报告气得发抖,“我们的废水处理系统比国家标准还严格!”
铁柱看着团队一张张焦虑的脸,知道必须采取行动了。
当晚,他召集全体工匠大会。站在大家面前,铁柱坦诚相告当前面临的困难:供应链被切断、市场被挤压、声誉被诋毁。
场下一片寂静,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担忧。
铁柱话锋一转:“但是,我相信每一次危机都是转型的机遇。供应链问题,我们可以自己建竹材基地;市场被挤压,我们可以开拓新市场;声誉被诋毁,我们用事实说话。”
他宣布启动“新竹计划”:一是立即筹建匠人村自有竹材基地,确保原材料自主可控;二是开拓中东和东南亚新市场,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三是举办“开放日”,邀请媒体和公众实地参观,用透明回应质疑。
令人感动的是,全场工匠一致支持这一计划。更有多位老工匠主动提出减薪共渡难关,被铁柱婉拒:“大家的心意我领了,但匠人村再难也不难员工。相反,我决定拿出部分股权作为员工激励,让每个人都是匠人村的主人。”
这一决定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接下来的一周,匠人村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转型。铁柱亲自带队考察竹材基地选址,最终在邻县山区找到了一片理想的竹林。当地政府大力支持,项目快速推进。
林雪则带队开拓新市场。通过前期的国际展览积累的人脉,很快在中东找到了合作伙伴。令人惊喜的是,中东客户对中国传统工艺表现出浓厚兴趣,首批试订单就远超预期。
然而,环球工艺集团的打压并未停止。就在匠人村竹材基地签约仪式当天,网上突然爆出“内幕消息”,称匠人村以建设基地为名圈地,实际上要搞房地产开发。
幸好铁柱早有准备,立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完整的基地规划和发展方案,用事实粉碎了谣言。
但铁柱明白,被动的防御永远无法取胜,必须主动出击。
一个周日的清晨,铁柱独自来到王师傅家。老人正在院子里打理盆景,神情专注。
“王师傅,我想请教您一件事。”铁柱坐下,帮老人修剪枝条,“苏绣、湘绣、蜀绣各有特色,为什么不能互相学习呢?”
王师傅停下手中的活:“传统上门派之见很深,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你师公那代人就为这个闹过不少矛盾。”
铁柱眼睛一亮:“但如果能打破这种门户之见,让各流派互相学习,会不会产生新的突破?”
王师傅若有所思:“理论上是,但实际操作难啊。老手艺人都固执得很。”
铁柱微笑道:“如果由您出面邀请各流派大师来匠人村交流呢?不说创新,就说‘共同守护传统’。”
王师傅眼睛渐渐亮起来:“这主意...或许可行!”
说干就干。王师傅凭借自己在业内的声望,真的邀请到了苏绣、湘绣、蜀绣三大流派的八位大师来匠人村交流。
首次交流会气氛尴尬。大师们彼此客气但保持距离,对各家的技艺都是礼貌性称赞,但不愿深入交流。
铁柱并不着急,而是安排大师们参观匠人村的各个工坊,特别是年轻工匠们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结合。
转变发生在第三天。蜀绣大师李老先生在参观时,偶然看到一位湘绣徒弟正在为一种特殊的渐变色彩发愁,忍不住指点了一句:“试试分层晕染,先浅后深。”
湘绣徒弟一试,果然效果出众。湘绣大师见状,也投桃报李:“李老,我看您的牡丹花瓣层次可以再丰富些,试试我们的‘虚实针’?”
就这样,一句小小的指点打破了坚冰。大师们开始放下门户之见,真正交流起技艺来。
交流会的最后一天,出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八位大师共同完成了一幅作品,融合了各派精华,题名为“百花齐放”,象征传统工艺的包容与创新。
这件事在业内引起轰动。更让人意外的是,大师们回到各地后,纷纷主动与匠人村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传统工艺创新联盟”。
有了各流派大师的支持,匠人村的声誉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环球工艺集团的打压似乎不那么有效了。
然而,铁柱没有掉以轻心。他知道,对手不会轻易认输。
一个雨夜,铁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声音急促:“赵总,我是苏明。长话短说,环球要在明天股市开盘时发布重大利空消息,针对匠人村。他们买通了一个你们的前员工,伪造了财务造假的证据。”
铁柱心中一紧:“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苏明沉默片刻:“因为我后悔了。祖父托梦骂我,说我把家业卖给糟蹋传统的人。赵总,保住匠人村,就是保住传统的希望。”
电话挂断后,铁柱立即召集团队紧急会议。
“立即准备澄清声明和所有财务凭证,明天股市一开盘就发布!”铁柱下令,“同时联系交易所,申请临时停牌!”
一夜无眠。团队分工合作,准备材料,联系媒体,沟通各方。
第二天股市开盘前一刻,匠人村成功申请到临时停牌。就在停牌后十分钟,环球工艺集团果然发布了所谓的“重磅爆料”,声称匠人村财务造假,虚增收入和利润。
但由于匠人村已经停牌,市场没有立即反应。铁柱团队利用这个时间差,迅速发布了澄清声明和全部财务凭证,用事实一一驳斥了不实指控。
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位被买通的前员工最后关头良心发现,主动站出来承认被收买作伪证,并提供了与环球工艺集团交易的录音证据!
形势瞬间逆转。环球工艺集团不仅没有打倒匠人村,反而自己陷入了造假丑闻。
风波过后,匠人村的声誉达到新的高度。更让人欣喜的是,那两家犹豫的客户主动回归,订单量大幅增加。
站在新的起点上,铁柱却没有丝毫松懈。他知道,商场的战争永远不会结束,但只要坚守初心,就能风雨同舟,砥砺前行。
周末,铁柱带着儿子小宝在匠人村散步。经过竹林时,小宝突然问:“爸爸,为什么竹子刮风时总是弯腰呢?”
铁柱微笑:“因为它懂得弯腰是为了不被折断,等风过了再挺直腰杆。”
小宝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就像爸爸的匠人村,遇到困难会弯腰,但永远不会被折断,对吗?”
铁柱抱起儿子,望向远处郁郁葱葱的竹林。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预示着光明的前程。
“是的,儿子。只要根扎得深,再大的风雨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