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熏香袅袅,乐声低回。
正月十二,今日是温宪公主和策定的初定礼,虽不比正式大婚那般繁复,却也是皇家盛事,宗亲贵胄云集。
殿中最引人注目的,除了艳光四射的公主本人,便是帝王和两位阿哥爷——久不露面的胤?,以及温宪公主的亲哥哥胤禛。
温宪公主端坐于上首,一袭茜素红绣缠枝莲纹旗装,衬得她面若桃花,眼波流转间,却似有若无地在策定和胤禛之间逡巡。
太后亲自将温宪的“生辰八字”写于红笺,即“庚帖”,交予尹德这个钮祜禄家的新家主,康熙拍着策定的肩膀叮嘱,“温宪公主系朕所钟爱,今许配钮祜禄氏,望尔家族善待之,勉力忠孝。”
久未显露人前的胤?,第一次领着萨仁娜出席宴会,跟在胤禛身后,一块陪同康熙设宴款待尹德、富保几人。
尹德热泪盈眶,低声询问,“阿哥爷这些天还好吗?三哥出家后最后的交代,就是希望您好好的。”
“爷,小爷很好,帮我转告舅舅,我会好好的,不辜负额娘的期待。” 胤?忍住没掉泪,手却端不稳酒杯,尹德及时接过,一饮而尽。
胤禛侧身,恰好挡住旁人探寻的视线,扯着胤?的袖子带走了他,“十弟,等你出宫开府,自然能去见想见的人,也让挂念你的人放心。”
胤?听后脸上的神色变得凝重,压低声音道:“四哥,谢谢。”
“都是自家人,走吧,别让皇阿玛久等。”
萨仁娜跟在宜修身后,青色素缎袍服的裙摆随着步幅轻晃,唇边笑意未减,垂眸时眼底的灵动早失了大半。
宜修心中微叹,行至廊下无人处,便停下脚步,屈指轻轻拍了拍她手背:“萨仁娜,别自苦。草原的花不必学御花园牡丹循规蹈矩,紫禁城的砖缝里,也能养出有风骨的腊梅。”
萨仁娜眼尾倏然亮起来,连先前微垂的肩都绷直了些,语气里藏不住急切:“真的?”
“规矩是护着你的盾,不是捆着你的绳。”宜修认真颔首,指着廊柱上的缠枝纹,“你看这宫墙里的人,连绢花摆件都要按品级摆置,可内里心思各有不同。你是部落郡主,生来带着天地间的敞亮,只要记着‘行不越阶,语不逾礼’,守着本心,便不会凋谢。”
萨仁娜静默片刻,仰头笑开,笑容里又染回了草原的鲜活,望向天际的目光亮得很:“四福晋说得对!我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儿,怎会在紫禁城里蔫了?定要迎风开得热闹!”
宴席散后,二人联袂回乾三所。
入殿时萨仁娜先侧身让宜修先行,待宜修在主位落座,才捧着小十一在侧座坐下。
小十一被逗得咯咯笑,萨仁娜望着孩子软乎乎的脸,眼底满是怀念:“好久没见这么小的娃娃了,草原上的孩子都野,哪有这般娇憨。”
一旁的弘晓更不消说,自学会走路,便成了乾三所的“小活宝”,乳母跟着她跑都追不上。偏康熙极疼这个孙女,隔三差五就让李德全来抱去乾清宫,有时批阅奏折都让她坐在膝上;太子也常拉着小侄女去毓庆宫,连丹阳都跟着沾光,多了个玩伴。
弘晓的“活动地图”越扩越广,半点没失了规矩:去慈宁宫要在殿门外呵呵笑两声,待太后唤“进”才爬过门槛;
去承乾宫见佟佳贵妃,得学着姝玥的样行半蹲礼,奶声奶气喊“玛嬷”;
去延禧宫找大福晋的女儿玩,也知道喊惠玛嬷和良玛嬷,气的德妃撕碎了许多帕子——
独独见了德妃,弘晓下意识板起脸,窝在奶嬷嬷怀里不肯先打招呼。
姝玥跟着弘晓出去,也多了不少在各宫露脸的机会,佟佳·悦榕很是安分了一段时间,没再挑几个格格、侍妾的刺,李氏渐渐复宠,胤禛还年轻,到底对第一个没了的孩子有所挂念的。文格格也沾了光,伺候了胤禛几回,如今后院局势明朗。
乌苏氏、完颜氏一派,佟佳·悦榕和宋格格一派,李氏和文氏一派,赵侍妾几个人抱团取暖到处示好,格根塔娜一个人乐得自在。
五派各有各的立场,但在宜修面前是不敢造次的,反而都希望福晋能多多帮衬。
胤禛一个月二十天宿在正院,剩下十天才是妾室们的,宜修的照拂不仅能让她们承宠,还直接决定了每日待遇。
妾室们吵闹不少,却都在正院之外。
佟佳贵妃也是庶女出身,对这个孙女辈的孩子格外心疼,再恼怒侄女没认清身份丢了分寸,也没迁怒小孩,反而借孩子的嘴频频提点侄女:
安分点,只要她安分,胤禛和宜修永远不会亏待她,小动作太多反而会惹人厌恶。
这日,康熙早朝让李德全抱来弘晓、小十一,太子抱着丹阳过来见礼,三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准确来说,是弘晓玩两个比她小的,这个捏脸,那个亲两口,看得康熙父子笑个不停。
小小年纪,就学会一碗水端平,真逗。
哈哈哈哈………
屋内时不时传来几声幼童欢笑,偶尔夹杂着几句稚嫩的低语,门外侍立着的宫人们不由松了口气。
午膳时,父子两人就着胤禛的黑历史谈笑,且瞧着弘晓鼓着一张脸用的实在香甜,康熙不由觉胃口大开,不自觉便多用了两碗。
太子也笑呵呵地眯着眼应和,午膳后三个孩子呼呼睡着,太子坐在东暖阁窗前亲自沏茶,端给康熙。
“这丫头性子,倒像胤禛小时候。”康熙望着弘晓呼呼大睡的小脸蛋,手里捻着佛珠,眼底露出几分怀念。
太子顺着话头接话,语气里带点调侃,眼底却藏着暖意:“四弟小时候养在姑母(孝懿皇后)身边,乖得很,见了人就笑。长大后倒别扭了,整日冷着张脸,话也少。”
这话听着像不满,语气却宠溺的很,四弟再别扭只是少言寡语些,对人冷酷了些,不像老三内里藏奸,更不像胤禔针锋相对、胤禩左右逢源……没一个省心的。
胤禛刚在六部待了几年,待人做事不够温和,得罪了几个人,反观三阿哥八阿哥等人就多受人夸赞,康熙也满意。
太子反而放了心,一圈兄弟,还真就四弟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