曌儿手托玉盘,一步步迈上台阶,来到朱棣与徐皇后面前。
她缓缓跪拜,将托盘高举过顶。
朱棣与徐皇后双双起身,欣慰地望着失而复得的孙女。
朱棣取过簪子,小鼻涕敏捷地接走托盘。
他轻轻取下曌儿鬓间旧簪,为她簪上新玉簪。
殿外仪仗队吹响号角,鼓手奋力击鼓,声震云霄。
台下各国使节齐声恭贺,连呼三遍:
“永乐郡主万福金安!”
“永乐郡主万福金安!”
“永乐郡主万福金安!”
朱棣扶起跪拜的曌儿,在她耳边轻语。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大明永乐郡主,身为朱氏血脉,当以兴盛大明为己任,为大明的未来竭尽全力,可明白了吗?”
曌儿听着耳畔的号角、鼓声与群臣的祝贺,心中蓦然升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既受大明荣光,必为大明昌盛而前行。
“我明白,爷爷!”
朱棣欣慰地点了点头,牵着曌儿的手,从小鼻涕手中接过圣旨,将其投入眼前的火炉之中。
这是要将此事昭告于地下的朱家先祖。
圣旨随火焰一寸寸燃为灰烬。
然而立于下方的朱高煌,却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他怀中的传国玉玺不断震动,仿佛有什么即将破封而出。
就在圣旨彻底焚尽的那一刻——
皇宫深处骤然响起一声龙吟。
一条通体由国运凝成的金色巨龙,自宗庙冲天而出,盘旋于大典之上空。
龙身蜿蜒数百米,威猛狰狞,令在场众人皆惊慌失措。
全场顿时混乱一片。
信仰龙,不等于不畏惧龙。
当这等神物现于人间,凡人心中首先涌起的是恐惧。
大明臣民尚且如此,那些外国使节更是狼狈不堪。
有人尿湿裤裆,有人当场昏厥,哭喊哀嚎之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曌儿体内的紫气仿佛受到召唤,不由自主地散发出来,袅袅升向天空。
金龙一见紫气,巨大的龙目中闪烁兴奋之色,扭动身躯便要扑去。
朱高煌眉头一紧,左手猛然凌空一握。
一只紫色气蕴凝成的巨手陡然浮现于半空,紧紧攥住了金龙的躯干。
这正是昔日欲与朱高煌体内金龙相融的国运金龙,完全由大明国运汇聚而成。
多年来,朱高煌一直未将自身紫气与它合一,便是出于这份顾虑。
早在十二岁那年,他初成神功之际,此龙便试图融入他体内。
那样做固然能大幅增益国运,却被朱高煌断然拒绝。
他转而汲取了传国玉玺中的国运。
一旦与这条金龙相缚,就等同于将自己的性命与大明牢牢绑定。
从此大明境内任何天灾人祸,都将牵动他自身安危,代价未免太大。
今日清晨,这金龙又是如此,一嗅到朱高煌身上国运的气息,便急不可耐地飞了过来。
此刻又将念头转向了曌儿。
——————————————
各位大佬们,三千五百字大章献上,明日即将刷新月票。
咱们这本书也在天榜上待了一个月,总得有些排面对吧?
请大佬们多多投些月票。
朱高煌甚至开始怀疑,这国运金龙是否是由人所化,小心思一个接一个。
朱高煌的紫气大手极为凝实,被牢牢抓住的国运金龙丝毫动弹不得。
只得哀怨地望着下方的曌儿,发出可怜的鸣叫。
仿佛在恳求曌儿救它。
朱高煌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东西实在不知悔改,若非顾及它乃大明国运化身,抹除它会影响国运,早在十多年前就已将它解决。
就在朱高煌准备将这龙扔回宗祠之际。
曌儿开口了。
“爹爹请稍等。”
她能感觉到,这条国运金龙在呼唤她,迫切地想要融入她的身体。
朱高煌皱起眉头。
“曌儿,此乃大明国运金龙,一旦融入体内,你便多了一层束缚,大明的兴衰将直接牵动于你。”
“如今传国玉玺在我手中,你若需要,大可汲取其中无主之国运,虽效果稍逊,却不会束缚你。”
若真让曌儿吸收这大明国运,便遂了朱棣的心愿,有些事朱高煌即便不愿插手,也不得不涉入其中。
朱棣紧握双手,等待曌儿的回答。
只要吸收了这国运金龙,纵使曌儿日后无意登基,也绝不会对大明之事袖手旁观。
曌儿与空中那条国运金龙对视。
从它眼中,曌儿看到大明境内旱灾时,赤地千里,百姓易子而食。
涝灾时,洪水肆虐,屋舍尽毁,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
异族侵犯时,烧杀抢掠,尸横遍野,百姓妻离子散。
一桩桩天灾人祸,最终受苦的皆是黎民百姓。
这一切,让曌儿更加坚定了改变大明的决心。
“爹爹,放开它吧,我已做好决定。”
朱高煌脸上掠过一丝怒意,语气也加重了几分。
“曌儿!”
平日里的小事,曌儿或许可以任性一些,但国运金龙却关系到她未来的命运。
曌儿毫不退缩地与朱高煌对视,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眉间的紫色印记也随之泛起光芒。
“爹爹,这是我的选择。”
父女二人僵持许久,最终朱高煌还是退让了。
他轻叹一声,收回了抓住国运金龙的紫气大手。
金龙欣喜地摆动着身体,将龙头轻轻凑到曌儿手边。
曌儿抚了抚它的头,龙脸上竟露出享受的神情。
随即它腾空而起,开始吸收曌儿先前释放出的紫气。
龙鳞边缘渐渐染上淡紫。
可先前释放的那点紫气,远远不够。
曌儿再次运转 ** ,释放出更多紫气。
国运金龙张开大口,将紫气全数吞入。
这是国运入体必经的过程。
若金色象征一国之气运,紫气便代表着曌儿自身的人之气运。
要让国运融入己身,必须将两者合而为一。
也就是说,唯有金龙化作紫金之色,融合才算完成。
曌儿的脸色渐渐苍白。
紫气是她一身根基,也是她命格所系。
而国运金龙承载一国气运,要将其染成紫金,所需紫气之巨,即便耗尽曌儿所有也不足以支撑。
但融合一旦开始就无法轻易中断,否则不仅大明国运受损,曌儿自身也将遭受重创。
眼看曌儿渐渐不支,朱高煌周身蓦然涌出磅礴紫气,将曌儿笼罩其中,补充她几近枯竭的身体。
直接向金龙输送紫气并不可行,那会分走属于曌儿的国运之力。
因此必须先由曌儿吸收,将朱高煌的紫气转化为己用,再传予国运金龙。
所幸父女血脉相连,紫气转化迅捷,勉强维持住了平衡。
会场之中,众人皆目瞪口呆地望着那条逐渐化作紫金色的国运金龙。
这般只存于神话的奇景,能亲眼一见,已是此生无憾。
尤其那些小国使臣,双腿发颤,心中暗下决心:回国后定要力劝国君加大对大明的朝贡,永结友邦,绝不可触怒大明。
若这金龙真去他们国土走一遭,只怕整个国家都将不复存在。
大明,是有神明庇佑的!
随着紫气的不断灌入,金龙的身躯明显壮大了一圈。
它的鳞片已经完全转为紫金之色,此刻仅剩下喉间那片逆鳞尚未蜕变。
朱高炽再度催动体内紫气,源源不断地输送而出。
曌儿全力运转 ** ,紫气如潮水般涌入国运金龙口中。
当最后一片逆鳞化作紫金之色时,国运金龙发出一声响彻云霄的怒吼。
龙身翻腾,直冲九霄,而后俯冲而下,径直没入曌儿体内。
紫金光芒瞬间将她完全包裹,在半空中形成一枚紫金色的光茧。
与此同时,整个大明疆域普降甘霖。
细看之下,雨水中竟隐隐泛着淡紫光泽。
被烈日晒蔫的庄稼在雨中重新挺直了腰杆。
生灵们仿佛感知到天地恩泽,纷纷走出巢穴,迎接这场天降祥瑞。
淋雨之人,轻症立愈,重症减轻。
百姓们惊喜交加,奔走相告:
我这老寒腿竟不疼了,真的不疼了!
昨日砍柴的伤口也愈合了,又能下地干活了。
娘亲失明多年的眼睛重见光明了。
父亲原本气息奄奄,淋过雨后呼吸顺畅多了。
这是上天恩典,快给老天爷磕头谢恩。
一人率先跪地,连叩三个响头。
感谢老天爷赐福!
众人纷纷效仿,跪地叩首不已。
皇宫之内,光茧之中。
国运之力正在对曌儿的身躯进行二次淬炼。
筋骨、脉络、脏腑,在国运滋养下愈发坚韧。
她体内的血液正从紫色逐渐转化为紫金之色。
惊人的气势在殿内流转。
素来沉稳的朱棣此刻也屏息凝神,紧盯着半空中的紫金茧。
静待最终结果。
约莫一个时辰后,紫金茧表面绽开第一道裂痕,随即蛛网般蔓延。
最终轰然迸裂。
显现出历经蜕变的曌儿。
——紫金茧破碎后,闭目凝神的曌儿自空中缓缓飘落。
与先前相比,她的身形明显成长了许多。
并非气质上的变化,而是实实在在的体态成长。
她的手脚都变得修长,面容上最后一丝稚气也已褪去。
眉心的紫色菱纹化作紫金之色,周围环绕一条首尾相衔的金色龙形。
那龙身圆转,将印记圈在中央。
曌儿睁开双眼,紫金色的眼瞳中威仪四溢。
殿下的各国使节、朝中百官以及各地藩王,竟在这目光中不由自主地跪伏下去。
他们惊觉,眼前的永乐郡主,竟比永乐大帝朱棣更令人生畏。
那股霸道至极的威严,让人连抬头直视的勇气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