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小渊只用五分钟就搞定了请假手续 —— 拿着写好 “省科技展集训” 的假条找到周校长,简单说明情况后,校长爽快签字,叮嘱他 “注意安全,回来补好课”。回家后,凌耀祖也没多费口舌,只跟凌建国、方婉和王秀兰说 “带小渊去参加科技展,出去一周”,家人没多问,只反复叮嘱路上小心。
周二一早,两人收拾好行李,凌耀祖则把怀表交给了小渊,驱车前往白龙沟。全程近六个小时的车程,沿途从城市高速转入山区公路,最后在傍晚抵达白龙沟附近的小镇,找了家靠近山脚的民宿住下。睡前,小渊摸出怀表,指尖碰到背面的碎片时,碎片泛起微弱的淡蓝光,比平时亮了不少,他心里隐约有了猜测:应该是离飞船越近,碎片的反应越明显。
周三早上七点,两人准时出发前往白龙沟科研考察区。
入口处的岗哨戒备森严,士兵核对过凌耀祖的临时通行证,又联系了内部负责人,确认无误后才放行。
刚走进园区,就看到一名穿着白色科研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主动伸手:
“凌耀祖先生,凌小渊助手,我是这里的科研负责人赵伟,航天局那边上周就跟我打过招呼,说你们对特殊金属有研究经验。”
“赵负责人,麻烦你了。”
凌耀祖握了握他的手,小渊也跟着点头问好。
赵伟领着两人往核心区域走,远处的空地上还停放着几辆工程车。
“咱们发现这东西已经几十年了,后来检测到好几类从没见过的金属成分,才确定是外星飞行器。”
赵伟一边走一边介绍,沿途能看到不少穿着科研服的工作人员在忙碌,有的在调试仪器,有的在记录数据
“目前只清理出后半部分,前半部分暂时还进不去,用了爆破、激光切割都没打开,里面到底是什么样,我们还不清楚 —— 只能确定后半部分散落的都是些破碎的金属构件,不知道具体用途。”
说话间,两人来到一个巨大的方形坑洞前 —— 坑洞用钢架搭起升降设备,几人顺着升降设备下到坑底。
看到一艘庞大的长条形飞船呈45度插在岩层上。飞船后半部分呈椭圆形,外壳布满裂缝,部分区域已经完全凹陷,尾部还有一个10米左右破损大孔,露出内部扭曲的金属构件,周围散落着不少大小不一的碎片。
“我们检测了所有碎片,发现部分碎片的主要成分是蓝星现有的金属的合金,但还有近一半碎片是从未见过的外星特有金属,这艘飞船的金属性能很特殊,抗高温、抗腐蚀都远超普通合金,我们国家新型战斗机的材料,就是通过研究这里的金属开发的,但性能还远远达不到这艘飞船金属的规格。”
赵伟弯腰从旁边的样品箱里拿出一块巴掌大的碎片,递给小渊,语气带着无奈,
“你们看,这块碎片,用普通刀具划不动,在三千摄氏度的高温下也没变形,连最先进的光谱仪都分析不透这些金属的结构。”
小渊接过碎片,掂了掂,比同等体积的钢铁重近一倍,表面光滑冰凉,边缘锋利得能划破纸张。他悄悄用指尖贴着碎片,体内的幽核瞬间启动分析模式 —— 脑海里很快浮现出一串数据:铌(12%)、钛(8%)、钽(5%)、钨(3%),还有三种标注为 “外星特有” 的金属元素,以及一种未明确属性的微量元素,其中外星金属的占比超过了 40%。
“赵负责人,你们有没有检测过稀土元素的含量?”
小渊收回思绪,故意引导,
“我之前在资料里见过类似的合金记载,铌钛合金负责抗高温,钽钨合金提升硬度,要是加入 0.5% 的镧系稀土元素,能大幅增强抗腐蚀性,而且这几种金属的配比如果是 6:3:1,基础性能会达到最优 —— 至于那些没见过的金属,可能是外星特有的强化成分。
赵伟眼睛一亮,立刻拿出平板电脑翻找数据:
“我们检测到了稀土元素,但没精确到 0.5%,蓝星金属的配比也只推测是 5:3:2,难怪一直模拟不出相同性能的合金!那些外星金属更是卡了我们好几年!”
他转身对旁边的一名年轻研究员说,
“小李,马上把碎片样本送去实验室,按 6:3:1 的比例,添加 0.5% 的镧系稀土,先模拟蓝星金属的部分,外星金属再单独分析!”
“好的赵主任!”
年轻研究员接过碎片,快步跑向实验室。
小渊在意识里让幽核继续深度扫描:
“分析构件用途和飞船年代。”
幽核很快给出结果:
“构件含能量传导痕迹,推测为设备储存仓残骸;金属氧化程度显示,坠毁时间约
年。” 结合之前了解的幽冥星知识,他心里已经有了完整判断:这是一艘外星逃生船,设备仓损毁严重,前半部分大概率是驾驶室。
赵伟的注意力全被合金配比吸引,拍了拍小渊的肩膀:
“凌小渊,你这思路太关键了!要是能模拟成功,对后续研究帮助太大了!你们先在这儿随便看看,有什么发现随时跟我说,我去实验室盯着实验进度。”
“没问题,赵负责人您忙。”
小渊点头应下,看着赵伟匆匆离开的背影,跟凌耀祖对视一眼 —— 幽核刚才传来强烈感应,附近有三块碎片和怀表碎片的能量频率完全一致,是打开前半部分的关键。
两人假装在坑底的碎片堆旁 “考察”,小渊一边用手随意翻动碎片,一边在意识里激活幽核的定位功能:
“锁定能量匹配碎片位置。” 智脑瞬间在他脑海中生成三维地图,标注出三个红点 —— 一个在左侧碎石堆下,一个嵌在飞船外壳裂缝里,还有一个被工作人员放在样品盒边缘。他蹲下身,假装整理鞋带,指尖悄悄从碎石堆下勾出第一块碎片(比指甲盖略大,边缘呈弧形),幽核在意识里提示:“碎片 1\/4 匹配,能量共鸣强度提升。”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小渊借着 “观察外壳结构” 的名义,从裂缝里抠出第二块碎片(略小的方形),又趁工作人员转身时,快速拿走样品盒旁的第三块碎片(长条状)。
三块碎片到手,幽核立刻生成拼接模拟图:“四块碎片可组成六边形钥匙,边缘纹路为能量激活槽。”
“爷爷,我凑齐了这种金属,应该是钥匙。”
小渊趁没人注意,
“等会儿我引开其他人,咱们去前半部分试试。”
凌耀祖今天格外谨慎,所以也没多话,只是点头应下。两人沿着坑底的钢架平台,慢慢往飞船前半部分移动 —— 这里被厚厚的岩层包裹,只露出一小部分银色外壳。
小渊让幽核扫描岩层:
“寻找入口凹陷位置。”
智脑很快定位:
“岩层与外壳连接处,距地面 1.2 米处有六边形凹陷,与钥匙尺寸完全匹配。”
小渊环顾四周,确认工作人员都在坑的另一侧忙碌,小渊立刻拿出怀表,将怀表背面的碎片取下,与另外三块拼在一起 —— 四块碎片瞬间组成不规则的六边形金属板,板面上刻着的细密纹路顺着能量流动亮起淡蓝色光芒。
小渊迅速将金属板对准岩层凹陷按下去。
“咔嗒”
一声轻响,岩层表面出现一道细微的裂缝,裂缝以凹陷为中心,缓缓向两侧展开,最终形成一扇约一米宽、两米高的金属门。门内传来轻微的 “嗡” 鸣声,隐约有蓝色的光透出来。
幽核检测到:“内部存在独立空气循环系统,氧气浓度适宜人类呼吸。”
“进去吗?”
凌耀祖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紧张。
“速去速回。”
小渊拉着他钻进金属门,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声音隔绝。
门后是一条狭窄的通道,两侧墙壁嵌着发光的蓝色晶体。幽核自动扫描通道:
“此通道两侧为乘员仓,乘员仓内无任何设备与生命迹象,通道长度 50 米,无危险陷阱,尽头为驾驶室。”
两人沿着通道往前走,转过拐角后,一间约二十平米的房间出现在眼前 —— 中央是圆形控制台,布满按钮和显示屏,前方是巨大的弧形屏幕,下方有一个圆形凹槽,两侧各有三个带蓝光带的座位。
“这是驾驶室。”
小渊走到控制台前,让幽核分析按钮功能:
“红色为紧急制动,蓝色为系统操控,绿色为基础供电。”
他伸手碰了碰绿色按钮,控制台没反应,幽核提示:
“需核心指令激活,凹槽为指令接入端口。”
凌耀祖在一旁观察:
“这座位设计得真贴合人体,墙壁晶体还能调温。”
小渊没接话,在意识里询问幽核:
“能否破解指令系统?”
幽核快速运转:“检测到控制台残留能量波动,与您蓝星基因似乎有关联,可尝试生物识别接入。”
于是,小渊将整个手掌按在了圆形凹槽上 —— 下一秒,控制台突然发出 “滴” 的一声,所有蓝色按钮同时亮起,弧形屏幕瞬间点亮,一个穿着银色盔甲的男人影像出现在屏幕中央。
男人脸色苍白,胸口有血迹,眼神却异常坚定,声音带着轻微的电流声:
“如果有人能看到这段影像,你一定是地球星的后裔。我是地球星护卫队队长林辰,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被隐藏了万年的真相……”
小渊和凌耀祖屏住呼吸,紧紧盯着屏幕 —— 幽核已经开始同步记录影像内容,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话会颠覆一切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