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也跟着跑,因为他看见除了刘翠枝,还有王红兵和尹志刚也来了,他们在列车上结下的特殊革命友情,使他们几个小团体比跟别人的关系更为亲密。
拖拉机近了,直接停在了地基旁边,原来是邻村拉来了林如月要的瓦,满满一车瓦片,为了防止瓦片因为路面不平而磕坏,村人还在瓦片周围裹了厚厚的稻草保护着。
拖拉机停下的那一刹那,刘翠枝等人就跳下了车,林如月和杨小红也快步跑上前,几人开心的叽叽喳喳说着话。
其它村人赶紧帮忙卸货,拖拉机师傅说了,还得跑几趟才能全部运过来。李卫东和王红兵等人也来不及寒暄,加入了卸货队伍。
林如月几个女孩子力气不大,但搬少些没问题,一起帮着卸完,等卸完后几人才有聊天的时间。
“翠枝,你们怎么来了?”杨小红兴奋的问道。
“我就在邻村的向阳大队,这不是听说拖拉机要来红旗大队送瓦,就赶紧请了假过来看看你们,对了,你们怎么样?这里好吗?”刘翠枝拉着林如月和杨小红的手,关心的问道。
“好!你看,这就是我们的地基,我们三个人准备在这里建房,这里就要有我们自己的房子,到时候你随时过来玩呀,也有地方住。”杨小红骄傲的说道,指了指前几天划线的地方。
“哇!太好了!我也想建房,知青点人太多了,好挤,睡觉翻个身都困难,可惜我没钱。不过没关系,等我以后挣钱了,我也建房,建一个我自己的房。”刘翠枝也不气馁,对自己信心十足,就像林如月所说的一样,自己有手有脚,勤劳一些,怎么会挣不到钱。
“那这个瓦是你们建房要用的吗?”
“是如月用的,我就用稻草一样的,冬暖夏凉,挺舒服的。”杨小红毫不嫉妒林如月要盖瓦房。
“你们在那边适应吗?还好吗?”林如月问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
“挺好的,虽然我刚到,但是适应力还可以,而且这不是还有尹志刚和王红兵吗?我们这是有着深切的革命友谊,他俩一直都帮着我呢。我干不动的活儿,他俩都帮我干了,”说完看着他俩人,非常庆幸能在火车上结识他们,也非常庆幸大家有过一段难忘的经历,能使他们在下乡时,能够互相帮助,要不然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边的李卫东和王红兵、尹志刚也热聊着,知道他们要建房,分别撸着袖子要帮着一起干,好让自己的兄弟早一天住上新房。
林如月也不管他们了,朋友来了,得做点儿好吃的,正好这旁边就是山,上山看看有什么野菜可以采一点儿,中午再做个鸡杂,早上还剩有鸡汤,昨天捡到的野鸡蛋正好炒个番茄炒鸡蛋,再做几个素菜就够了。
听到林如月说要上山,杨小红高兴坏了,立马拉着刘翠枝又绘声绘色讲起了她们捉野鸡的过程。眼看着杨小红要成为了第二个祥林嫂了,林如月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让她俩聊着,她回家拿工具上山。
林如月回家拿了两把镰刀,背了个背篓,叫上还正聊得热火朝天的两人,往山上走去。
三人沿着昨天上山砍出来的一条路,慢慢往山上走,路过杨小红的战场,杨小红还兴奋的拉着刘翠枝看被她扑倒后的人形草丛,才过了一晚,草还趴在地上,没办法站立起来,等上一段时间后顽强的小草又会重新站立起来。
刘翠枝望着壮观的人形草丛,捂着嘴直笑,可以想象得到昨天杨小红用实力碾压野鸡的场景。
林如月也笑了起来,抬头四处望了一望,指了指向阳的地方,“我们往那边走吧,那边阳光充足。”
秋日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拐过一道弯,一棵挂满玛瑙般果实的冬枣树突然出现在眼前,红绿相间的枣子压弯了枝头。
“如月,快看!有枣树,这个可以吃吗?”
“能吃,这叫冬枣,”林如月盯着不远的枣树,
“那是要等到冬天才能吃吗?”杨小红有点儿失望了,但还是问出了她想问出的问题,充分发挥了不耻下问的精髓
“冬枣是在秋末冬初才成熟,但这里向阳,你看,顶上的已经红透了,朝着阳光的那一面,青色上面带着红色的那种,就可以吃了,而且这种的口感才是最好吃的。”
“哇,如月,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杨小红和刘翠枝对着林如月两眼冒着小星星,崇拜的看着林如月。
“走吧,我们摘冬枣去”,听到林如月的指令,杨小红一手拉着林如月,一手拉着刘翠枝欢呼着跑过去。
向阳的那一面即使是低处,也有成熟的枣子。杨小红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摘了一颗指尖饱满的枣子,红绿交错,圆圆的,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一口咬下去,甜甜的汁液刺激着味蕾。
“哇!好好吃哦,如月、翠枝,你们快尝尝,”说完又摘了几颗,一人嘴里塞了一颗。
“哇!真的好甜哦,水份还多,我们一会儿多摘些。”刘翠枝第一次上山也被这氛围弄得兴奋极了。
杨小红还要再伸高手去摘头顶几颗最饱满的,刘翠枝就笑着拉开她:“别急,我给你压住枝条。”刘翠枝往上跳了一下,拉住了枣树的枝干,借由身体的重量,把枝干拉了下来,方便杨小红摘枣子。
林如月看见她俩摘的开心,“你们先摘着,我给你们编个大一些的篮子,一会儿给大伙儿尝尝,”说完就到旁边找茂盛的藤蔓。
旁边不远处石头缝里垂下了不少藤蔓,右手扶着石壁,左手握住镰刀,身体往前伸,用镰刀勾住藤蔓,一用力就拉了过来,快速用镰刀把藤蔓割掉,手指灵巧的翻动着,几分钟就编好了一个小篮子,看了看不远的她俩,想了想,又接着编了几个小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