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操决意与寇封展开长期周旋,研判得出寇封虽率关中劲旅远道而来,却非固守之师!
远征大军最忌粮草不济,曹操当即敕令青、冀、幽三州守军坚壁清野!
寇封大军夺取并州后,立即着手整顿军备、安抚民生,计划以两年为期徐图其余三州!
攻取北境四州须稳扎稳打,得一州则必先治一州!
虽攻占并州折损轻微,但寇封明白这支从关中长途奔袭的劲旅已是人困马乏!
若仓促进军其他州郡,必将优势尽丧,反使曹操有机可乘!
刘伯温、庞统、诸葛亮一致建议寇封暂驻并州休整!
主公,曹操密令曹洪继续潜伏,意图获取军权暗中策反!戚家军截获密信即刻禀报
这个结果正合寇封所料,对曹军而言确是千载良机!
这场将计就计的妙局还要继续演下去,定要让曹洪源源不断传递虚假情报!
必须让这位自诩兵法大家的曹操,亲身体验寇封的军事韬略!
速告城中戚家军,严密监视曹洪动向,切记要让他以雁门太守自居而不生疑!
寇封叮嘱戚继光必须将这场戏演得天衣无缝!
戚继光领命后立即策马入城部署!
曹洪的动向始终在寇封掌控之中,之所以按兵不动,只因他尚存利用价值。
身为雁门太守,曹洪在人前装得恭顺谦卑,对寇封唯命是从。
他表面替寇封办事,实则暗中执行曹操的指令,可谓身在寇营,心在曹。
一名曹军密探潜入府中,低声道:太守,丞相传信,已知您用心良苦,望莫忘恩情!
曹洪阅后即刻焚毁密信,以免留下证据被戚继光察觉。
得到曹操回应,他更有底气继续伪装。
作为曹军大将,曹洪鲜有战功,此番决意大展拳脚,为自己树立威名。
他对亲信说道:此乃天赐良机!诸位尽心效力,待我功成之日,定不相负!
我等皆是主公心腹,击退寇封后,必得重赏!
——
寇封率刘伯温、赵云及数千兵马前往雁门,名为巡视,实为试探。
行军途中,寇封问刘伯温:曹洪上任后,待百姓如何?
刘伯温答道:他勤勉尽责,暂无逾矩之举。
寇封冷笑:看来他只敢暗中动作,妄想收服戚家军,简直痴人说梦!
刘伯温附和:岳飞带出的兵,岂会听他号令?
曹洪既选诈降,便知此人天真。有此妄想,倒也不足为奇。
二人一路闲谈,消解行军枯燥。
只要曹洪未伤及百姓,寇封便容他自由行动, ** 行赏,按过惩处,如同对待麾下将领一般。
寇封出兵前就已传信曹洪,命其做好迎驾准备。他想试探这位降将是否会按规矩出城相迎。
曹洪接到消息后立即率领雁门官员在城外列队等候。面对这位威震九州的君主,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作为降将,他必须表现得绝对忠诚。
日头渐高,曹洪却毫不在意。在他眼中,等待的时长远不及等待的对象重要。
主公,前方就是雁门郡,曹洪似乎已在城外等候。赵云眺望着远处的人群说道。
这是雁门太守的本分。待队伍临近,寇封认出了那张熟悉的面孔——昔日战场上的老对手。
恭迎主公!曹洪领着众臣上前行礼,请主公入城。
寇封扶起众人,只带部分亲卫进城,仍留千人驻守城外。这是他行事的一贯作风,总要留有后手。
入城后,寇封随口问道:曹太守可还习惯?是否需要调任他处?
曹洪连忙摇头。能保住性命已属万幸,更不用说继续担任太守。何况他已在雁门暗中布局,岂能半途而废?
蒙主公不杀之恩,又委以重任,这份恩情永世难忘。雁门就是我的家,怎舍得离开?曹洪恭敬答道。
寇封从这番表态中看出端倪。显然曹洪在雁门,并非无所作为。
寇封笑道:此话在理,适才不过戏言,雁门太守一职,非曹洪莫属。
他本无调离曹洪之意,反欲静观其部壮大。闻言,曹洪心中大石落地。他深知若离雁门,多年心血将付诸东流。
承蒙主公器重,末将必竭尽所能。曹洪拜谢。能留守雁门令他欣喜不已——此地乃其宏图根基,以此为据,可谋并州九郡。
巡视郡治时,寇封见民生井然,赞道:不愧是曹孟德麾下大将。随即提议:可需遣军师辅佐?恐有旧臣不服。
曹洪婉拒:末将曾任并州守将,与百官相熟。实则担忧难劝降寇封亲信,不如独掌大权。寇封亦不强求,仅警示若治理不善将遣人监察。
离任前,曹洪立誓以政绩服众。寇封忽问:曹孟德睚眦必报,岂无遣刺客行刺?此言暗藏机锋。
寇封面色凝重地发问,刻意流露出几分猜疑,这才符合当前形势!
曹洪闻言心头一凛,顿时意识到必须展现与曹操势不两立的姿态,当即抱拳道:启禀主公,末将既已归顺,想必曹操畏惧主公英明,不敢轻举妄动!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实则暗藏玄机。寇封对曹洪与曹操的暗中勾当了如指掌,却故作不知,只为引曹操入彀。
仍需提高警惕。寇封意味深长地提醒,曹操此人最恨叛将,难保不会暗中布局。雁门城内,或许就藏着致命杀机。
说着伸手拍了拍曹洪肩膀,这番关怀让曹洪暗喜——只要继续获取信任,就能展开行动。事实上,他已在雁门暗中培植五千部众,既有昔日曹军旧部,也有潜伏的细作。
担任太守至今,曹洪始终隐忍不发。他时常暗中观察戚家军动向,却只敢稍作试探,唯恐暴露身份。因为他深知,若事情败露,别说寇封亲自动手,就是赵云、岳飞等任何一员大将,都能在三十招内取他性命。
谢主公关怀!曹洪单膝跪地,声音透着急切,末将归顺以来寸功未立,实在寝食难安!不知何时出兵讨曹?末将愿为先锋,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这番请战看似赤诚,实则另有所图。既为博取信任,更为打探军情。
曹洪担任先锋必定知晓行军路线,这样就能把情报传给曹操!
曹军埋伏在寇封部队的必经之路上,准备来个关门打狗!
到时候曹洪就能在曹操面前挺直腰杆,成为头号功臣!
曹洪,你刚当上雁门太守,眼下最要紧的是治理好雁门,讨伐曹操的事先放一放!
你的忠心本王清楚,真要讨伐曹操时,肯定让你打头阵!
寇封这话曹洪深信不疑,半点都没有起疑心!
让曹洪当先锋讨伐曹操,其实是寇封设下的计中计!
寇封早就盘算好,将来进攻冀州时让曹洪打前锋,看他敢不敢对曹军动手!
谁想到曹洪自己送上门来,正好中了寇封的下怀!
末将先谢过主公。不过有件事不知该不该问?
曹洪小心翼翼地说道,想继续打探军情。
寇封亲自带兵来雁门,这样的好机会曹洪怎能错过?
虽然做了雁门太守,但曹洪明白这种小官平时根本见不到寇封。
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消息,哪比得上寇封亲口说的准确?
实话告诉你,我军刚打下并州,人困马乏,短期内没法出兵。
必须休整几年才能讨伐曹操。别看现在士气高涨,要是曹操坚守城池,我军很难持久作战。
这次带来的多是骑兵,根本不擅长攻城。
日后讨伐曹操时,还得靠曹将军想办法把曹军引出城外!
寇封这番话让曹洪喜出望外,得知这些军情就能让曹操提前准备!
曹洪表面不动声色,心里早已乐开花,没想到寇封会把这么重要的军情告诉他!
大军确实不能操之过急。如今天下九州主公已得其七,剩下北方青幽冀三州早晚也是囊中之物。
好好休整,将来一鼓作气拿下这三个州,绝不给曹操翻身的机会!
“末将虽在曹营位居大将军,实则无权在手,郁郁不得志久矣,早就想为主公效力,可惜一直没有合适时机!”
“当今天下能称雄主者,唯有主公!曹操竟敢与主公为敌,待攻破城池之时,还望主公务必严惩不贷!”
曹洪先是对寇封大加赞扬,又极力贬损曹操,以此表明自己的忠诚天地可鉴。
在场众人都清楚,曹洪这番信誓旦旦的言辞纯属一派胡言。
“不知曹将军办事是否也如说话这般动听?主公固然是当世英主,就不知你心里真正效忠的,是否还是曹氏?”
赵云毫不客气地质问,对待降将本该如此。他亲眼目睹过曹洪反复无常的嘴脸,自然对其充满戒备。
曹洪身旁的曹军将士见主将 ** ,正欲上前理论,却被曹洪急忙拦住——若言语失当,只怕性命难保。面对常山赵子龙,他深知自己带来的这些兵卒根本不堪一击。
“子龙将军对我的疑虑情有可原,毕竟我是个降将,却蒙主公如此器重。今日我曹洪在此立誓:若日后对主公有半点不忠,必遭天谴!”
曹洪表面赌咒发誓,心里却暗自盘算:这些誓言不过权宜之计,日后反水也无所谓。
众将领闻言哄堂大笑,都看出曹洪为取信寇封已无所不用其极。他自信只要在寇封面前不露破绽,对方绝不会轻易动他。
此刻曹洪满心期盼寇封早日出兵伐曹,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地倒戈相向,摆脱整日提心吊胆的日子。刺杀寇封他倒不敢,只希望曹操能击退寇封大军。
“曹将军不必立此重誓,你的心意本王心知肚明。只要日后尽心辅佐,待剿灭曹操后,北方四州便交由你治理。”
孤素来不耐北地苦寒,还是长安自在!
寇封故作随意地向曹洪提及北归之意——横竖这曹子廉绝无可能真反曹孟德。
观天色渐晚,寇封遂携赵云、刘伯温等众将离开雁门关。
与其在此令曹洪束手束脚,不如留出施展余地。
待恭送寇封一行后,曹洪当即紧闭府衙,密召心腹将领。
诸君且看,寇封兵马师老兵疲,难怪停下攻伐青幽冀三州。
此乃天赐良机!速禀丞相星夜举兵来袭。
本将会在关内接应。待丞相大军压境,便里应外合!
曹洪抚掌大笑,急遣副将飞马奔赴曹营。
冀州府衙金碧辉煌,较之皇宫亦不遑多让。
自得曹洪诈降密报后,曹操便日夜操练三军以待其时。
报——雁门急件!
侍从呈上信笺时,司马懿等众谋士心头俱是一紧。
岂料曹操览信后竟拍案而起,须臾间爆发阵阵大笑。
子谦信中言道,寇封大军自关中远征并州,已成强弩之末。
传令三军集结!此番定要叫寇封...
曹操攥紧信纸,眼中精光暴涨:一败涂地!
曹操按捺不住出兵之心,唯恐错失这难得的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