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以合作之名与刘备结盟,日后投效寇封时,寇封才是他正式效忠的首位主公。
届时只需言明与孙氏有血海深仇,故暂借刘备之力复仇。
待认定寇封为明主,再行归顺,自然名正言顺!
陆逊曾两度背弃孙权与刘备,即便寇封愿意接纳他,也绝不会加以重用!
身为世家子弟,陆逊必须为整个家族的未来谋划!
眼下寇封尚未发兵,他必须协助刘备坚守到援军抵达之时!
在陆逊看来,寇封必定会趁刘备与孙权激战正酣之际挥师东进!况且周瑜与陆家素有仇怨,相助刘备亦是保全陆家之道!
正因如此,陆逊才要助刘备抵御周瑜!
此刻,关羽与张飞率领近万刘备军合兵一处,杀得周瑜中军阵脚大乱!
在这数万人的混战中,关羽的突袭彻底打乱了周瑜的部署!江东军中无人能挡关张二人锋芒,顷刻间便溃不成军!
城头江东士卒来不及撤退,死伤极其惨重!此役周瑜折损七千余众,三万大军已损三成!
刘备虽也伤亡不小,但据城而守仍占优势。战后依陆逊之策,关羽率四千兵马进驻吴县,放弃曲阿!
有吴郡世家供给粮饷,刘备六千余众足以固守城池,支撑一年半载不在话下!
周瑜损兵万余的战报传至柴桑,本就心怀不满的孙权勃然大怒:
周公瑾当年追随我兄长时算无遗策,为何我继位后其计策尽皆失效?莫非他当真要借此折损我的威望——
好取而代之不成?
孙权说到此处,面目已狰狞可怖!
这是孙权内心深处最阴暗的恐惧:他始终无法摆脱一个念头——江东的江山是他兄长打下的。每每想到周瑜、太史慈这些老臣眼中或许暗藏的轻蔑,就让他如芒在背。
正是这份恐惧,驱使他将亲侄子孙绍赶出柴桑,流放庐江。他害怕有朝一日,当那个孩子长大成人,满朝文武都会逼他交出吴侯印绶,将江东权柄物归原主!
久而久之,这团阴影在他心中生根发芽,化作挥之不去的梦魇。他再难全心全意信任那些老臣——尤其是周瑜。这位既是亡兄的结拜兄弟,又是姻亲连襟的统帅。
往日周瑜战无不胜时,尚可相安无事。但接连的败绩,彻底点燃了孙权积蓄多时的猜疑。当战报再次传来,他终于拍案而起:
速传子敬!着鲁肃暂代都督之职,命周瑜回柴桑休养。对外便称都督重伤需静养!
鲁肃接到诏令匆忙赶来,本想劝谏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可抬头看见主公铁青的面容,所有话语都哽在喉头——他明白,主公对周瑜的猜忌已到极限。
罢了,待主公消气再议不迟。
带着这份沉重的调令,鲁肃快马赶赴吴郡军营。令他惊诧的是,周瑜似乎早有预料,早早屏退众人,独自在帅帐煮茶相候。
子敬此来,可是要接掌都督印信?
周瑜微笑的询问让鲁肃浑身一颤,最终只能沉重地点了点头。却见那位儒将竟朗声大笑起来,震得帐中烛火摇曳。
果然如此,主公心中始终对我存有戒备。只因我接连献计却屡遭败绩,这份猜忌便愈发深重!
如此也好,返回柴桑颐养天年,倒正合我周瑜心意!
言毕,周瑜径直将兵符掷与鲁肃,连半刻迟疑都无。
子敬,此战若再败北,寇封大军即刻便要压境!
与此同时,荆州方面获悉江东临阵易帅的消息,寇封闻讯抚掌大笑:
孙仲谋此举当真昏聩!大战在即更换主帅,岂非自毁长城?
诸葛亮闻言含笑进言:
此乃天赐良机。江东内部纷争不休,孙、周君臣失和,军民惶惶不可终日。此时出兵,或可一鼓作气尽取江东六郡!
寇封当即传令:
速命魏延率长沙两万五千精兵进击庐江,留五千守城。不得延误!
蛰伏长沙整年的魏延接获军令,顿时仰天大笑:
末将在此厉兵秣马多时,今日终得大展身手!
激动之余,魏延双手微颤。昔日与黄忠同投明主,而今黄忠已为军中翘楚,自己却始终驻守长沙。眼见后来诸将皆建功立业,心中岂能平静?
此刻得此将令,魏延立即整军传令:全军开拔!
魏延领兵伐吴记
魏延厉声点兵:传令!调两万五千精兵随我急赴庐江!此战必教主公见识我魏延真本领!
他扬鞭喝道:此番定要孙权小儿领教他魏爷爷的厉害!
此刻壮志满怀的魏延,率领虎狼之师直扑庐江郡而去。
江东局势已岌岌可危。自孙权败于寇封后,对外战事屡战屡败。如今刘备割据吴郡,与孙权分庭抗礼。江东百姓原以为刘备不堪一击,不料传来周瑜兵败重伤、主帅易人的消息,举郡震动。
孙权昏招迭出,竟将江东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新任庐江太守顾雍心绪难平。这位师从蔡邕的江东名士,对时局忧心忡忡。顾氏虽为江东望族,但孙权临阵换帅之举,反助刘备气焰。更令人忧惧的是,若此时寇封或曹操乘虚南下,江东危矣!
思及此,顾雍面现忧色。
忽有军士急报:临湖、襄安两县遣使求援,正遭不明兵马猛攻,城池危在旦夕!
庐江郡辖十四县,郡治在舒县。魏延自长沙出兵,自然先攻外围要地。
顾雍闻报霍然起身,疾步至地图前细察。须臾间脸色大变,惊呼:大事不好!临湖、襄安毗邻长沙,必是魏延兴兵来犯!真乃祸不单行!
他急令左右:速派快马驰报柴桑,禀明主公寇封大军压境,早作防备!
(
(以下为
立即调集各县驻军至舒县据守,唯有依托城墙优势,方能支撑到主公援军抵达!
传令徐盛即刻整顿防务,加强城防部署,同时派遣精锐保护乔家府邸,务必落实!
顾雍展现出大儒风范,面对战事镇定自若。条条军令井然有序,虽形势危急却不见慌乱,各项安排皆显章法。
然而庐江郡仅剩五千守军,如何抵挡魏延数万大军?此前吕蒙任太守时,孙权为防长沙威胁,曾派驻万人驻守。但随刘备反叛,吕蒙率半数兵力回援吴郡战场。
以现有兵力对抗魏延实属不易。论蜀汉诸将,魏延堪称五虎之下第一人。其勇武虽稍逊五虎,但与东吴诸将相较,仅凌统、周泰可堪匹敌——太史慈与甘宁皆已归顺寇封。
魏延更擅军略,着名的子午谷奇谋便出自其手。若当年诸葛亮采纳此计,长安战局或未可知。
此刻魏延亲率两万五千精兵连克两县,马不停蹄直扑舒县。驻留五千兵力后,他亲率两万大军横扫庐江各县。因顾雍收缩防线的策略,魏延几乎未遇抵抗,两日后兵临舒县城下。
此战关乎魏延能否赢得寇封重用。守卫长沙非其所愿,独当一面征战天下方显其志。故而魏延决意要打场漂亮仗。
舒县城中,三千兵马严阵以待,更有徐盛坐镇,固守数日不成问题!
关键就看孙权的援军何时能到!
若援军及时抵达,庐江郡便可保全;倘若姗姗来迟,结局可想而知!
魏延率军兵临城下,当即命部队将舒县围得水泄不通,随即高声劝降:
城上守军听好!我乃征南将军麾下先锋大将魏延,今率两万雄师而来,庐江郡唾手可得!
识时务者速速开城投降,若负隅顽抗,城破之时定斩不饶!
这番狠话让顾雍与徐盛同时变色。
徐盛低声对顾雍道:顾太守,寇封麾下名将皆驻守荆州、豫州,这魏延籍籍无名,想必是个末流将领。
如今敌众我寡,即便死守待援,城池沦陷也是早晚之事。主公主力远在吴郡,援军本就不切实际。
不如让我率军出城决战,若能阵斩魏延,或许还能扭转战局!
顾雍思虑再三,觉得徐盛所言在理——面对两万大军强攻,三千守军确实难以支撑。若不搏命一击,待寇封主力压境,整个江 ** 将危在旦夕!
得顾雍首肯后,徐盛当即挺枪跃马,率三千将士杀出城门。
见徐盛弃守出战,魏延咧嘴露出狰狞笑容——正合他意!
来将报上名来,我魏延不斩无名之鬼!
徐盛闻言大怒,银枪直指魏延:记住取你性命之人乃徐盛是也!到了 ** 殿前,莫要忘了是谁送你上路!
刀枪相击的瞬间,徐盛虎口剧震,银枪险些脱手——虽也算勇武过人,但比起魏延终究逊色一筹!
交手瞬间,徐盛便察觉对方武艺更胜一筹!此刻后悔为时已晚,魏延岂会放过这送上门的大功?不到二十回合,徐盛便被魏延一刀斩 ** 下。主将神勇令两万长沙军士气大振,半日之内便攻陷舒县。
战报传至柴桑,孙权盯着竹简满脸骇然:寇封竟三日破我庐江!
(这实在怪不得孙权惊惶。魏延出兵时,谁曾想刚结姻亲的寇封会突然发难?江东众臣原以为有孙尚香这层关系,寇封总要顾忌几分。可现实给了他们当头棒喝——联姻换来的和平终究是场空梦。
内有刘备,外有寇封,父亲兄长的基业要葬送在我手里了么?孙权攥着战报的手青筋暴起。他懊悔每步棋都走错,更悔将妹妹嫁给寇封。没有父兄的万夫不当之勇,难道连江东基业都守不住?
短短时日,孙策打下的六郡已失其二——吴郡归了刘备,庐江落入魏延之手。愤怒的火焰灼烧着孙权的心,却寻不到宣泄之处。正如俗语所言:暴怒往往源于自身的无能。
忽然间,孙权浑身剧震。当二字再次闪过脑海时,他猛然想起什么,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孙氏家眷与孙绍仍在庐江城中,若被寇封掳去,后果不堪设想。
魏延先前未取徐盛性命,实因知晓主公用人之道。这徐盛年纪虽轻却能与他交锋十余回合,确是可造之才,故生招降之念。
来人,先将他收押,待战事平定后请主公定夺!军士奉命押解徐盛退下。
此刻庐江郡已尽在魏延掌控之中。他高坐太守主位,冷眼扫过阶下被俘的江东众臣。
这位想必就是蔡邕高足顾雍?见阶下文士虽受缚犹存风骨,魏延不由生出几分探究之意。
顾雍只是冷哼一声,不屑作答。他本为庐江太守,那寇封才与孙尚香完婚便举兵来犯,如此行径岂是明主所为?自然对魏延无甚好脸色。
魏延见状反而大笑:本将奉主公之命前来相助吴侯。近日闻听周瑜兵败,吴侯与刘备交战胶着,特来支援。行事仓促,还望顾先生见谅。
好个助阵!顾雍怒极反笑,江东内务何时轮到寇封插手?
魏延今日战功在身,兴致颇高,便与之周旋:此言差矣。我家主公身为江东女婿,又与刘备有血海深仇。见大敌祸乱江东,岂能坐视?至于手段激烈......他故意拖长声调,面露玩味之色。
这番颠倒黑白的说辞,气得顾雍额角青筋暴起。
如今沦为阶下囚,顾雍懒得与魏延多费唇舌,索性闭口不言!
见顾雍这般态度,魏延冷哼一声,吩咐左右严加看管徐盛与顾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