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踏出时,全身的骨骼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并非剧痛,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源自生命结构本身的抗拒。这具新生的身体,每一寸肌纤维,每一段神经束,都在以酸软、沉重和细微的震颤,抗议着这早已被遗忘的、对抗星球引力的本能行为。
王恪停在医疗舱门口,手依旧紧紧扶着冰冷的门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需要集中全部意志,才能维持这最简单的直立姿态。汗水从额角滑落,滴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溅开微小的水晕。每一次呼吸都显得短促而费力,胸腔起伏的幅度必须精确控制,稍一急促,便会牵动尚未完全愈合的深层能量回路,引发一阵眩晕。
走廊空旷,向前延伸,仿佛没有尽头。远处的墙壁散发着柔和的、均匀的白光,看不到任何明显的灯具,光线本身如同有生命般流淌在冰冷的金属壁面上。这里安静得可怕,只有他自己粗重的呼吸声,以及血液在血管里奔流时产生的、被放大无数倍的微弱轰鸣。
他尝试松开扶着门框的手。
瞬间,重力仿佛增加了十倍!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他猛地绷紧核心肌群,脚趾下意识地抠紧地面,脚踝剧烈颤抖,才勉强稳住身形,没有狼狈地摔倒。
仅仅是站立,就已是一场战争。
“基础重力适应是意识与肉身协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星澜清冷的声音突兀地在空旷的走廊中响起,不见人影,唯有声音仿佛从四面八方传来,“你现在的身体密度和能量传导率与过去截然不同,神经系统更是初生般敏感。忘记你过去的‘感觉’,重新学习‘控制’。每一步的落点,重心转移的幅度,肌肉发力的序列,都需要你以意念精确引导。这不仅是行走,是对你‘真如之镜’掌控力的最基础锤炼。”
王恪没有回应,只是紫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他明白了。这看似简单的康复训练,本质上是对他重新掌控自我、锤炼意志的试炼。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第二步。
动作缓慢得如同慢镜头。抬起右脚,感受着大腿肌肉纤维的微小震颤与能量流的细微变化,缓缓向前移动约二十公分,然后,小心翼翼地落下脚跟,再是脚掌,最后脚趾轻轻接触地面。整个过程,他的意识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监控着从脚底到脊柱乃至头骨的每一丝力反馈和能量波动。
站稳。停顿。调整呼吸。
然后,是左脚。
一步,又一步。
他走得极慢,如同在刀尖上舞蹈,又像是在深海淤泥中跋涉。每一寸移动都伴随着肌肉的酸胀和能量的滞涩感。但他没有停下,步伐虽缓,却异常稳定。他正在以一种近乎残酷的专注,重新建立大脑与这具新身体之间的每一个连接,重新定义“行走”这个看似本能的行为。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只是行进了十几米,他却感觉比经历一场大战还要疲惫。就在这时,脑海中那根与星萤连接的灵能丝线,轻轻颤动起来。
“……能感觉到……你很累,但……很稳。”星萤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喘息,仿佛她也在一旁屏息凝神地陪伴着,“就像……就像我第一次在微观层面引导灵能铭刻,稍微一点点偏差,整个结构就会崩溃……必须全神贯注……”
她的比喻很贴切。王恪甚至能通过链接,模糊地“看”到她在赛纳帝国的实验室里,小心翼翼操控着复杂灵能仪器的画面。这种跨越星海的、感同身受的陪伴,悄然稀释了康复训练的枯燥与艰辛。
“……我们灵能学院的后山,有一条很古老的石阶,叫‘千念阶’。”星萤似乎想分散他的注意力,开始轻声讲述,“据说每上一阶,都要放下一个杂念。我刚来的时候,每次练习失败心情烦躁,就会去那里爬台阶……一开始觉得永远爬不完,后来发现,只要不看山顶,只盯着脚下的下一阶,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就到了……”
王恪的脚步没有停,但紧绷的嘴角似乎微不可查地松动了一瞬。他不看遥远的走廊尽头,只专注于下一步的落点。
“……等你好了,我带你去爬‘千念阶’好不好?虽然……可能对你来说太简单了……”星萤的声音里带着憧憬,也有一丝羞怯。
“……好。”一个极其简短、却清晰无比的意念,伴随着他稳稳落下的脚步,传递了回去。
链接那端沉默了一瞬,随即涌来一股温暖而明亮的喜悦涟漪。
就在这时,星澜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两人的交流,带着公事公办的冷静: “适应性行走训练数据采集初步完成。检测到能量循环效率提升0.8%,神经肌肉协调性提升1.2%。进度符合预期,但基础仍极度脆弱。”
话音刚落,王恪前方不远处的走廊地面,突然无声地滑开一个缺口,升起一个约半人高的、造型简洁的金属平台。平台上放置着几件物品:一套折叠整齐的、材质特殊的灰色训练服;一支装有莹蓝色液体的标准能量补充剂;还有一枚指甲盖大小、闪烁着微光的银色薄片。
“这是你的基础配备。训练服具备自适应调节和基础生命体征监测功能。能量剂用于维持你现阶段的高速代谢。至于那枚‘认知薄片’,”星澜顿了顿,“里面包含了管理局新兵需知的基地基础行为规范、紧急情况应对指南,以及你的权限所能访问的有限区域地图。用你的意念接触即可读取。”
王恪走到平台前,停下脚步,气息微乱。他没有立刻去碰那些东西,而是先尝试不依靠外物,独自稳定站立。数秒后,他才伸出手,指尖触碰到那枚冰凉的“认知薄片”。
嗡——!
大量信息流瞬间涌入脑海,主要是基地结构的简化立体地图(他被限制在生活区、医疗区和指定的基础训练区),以及一些诸如“禁止闯入红色标记区域”、“能量训练需在指定防护力场内进行”等基本规定。信息冰冷、简洁、高效,一如管理局的风格。
他拿起能量剂,一饮而尽。一股温和却磅礴的能量迅速扩散至四肢百骸,缓解了身体的疲惫和深处的“饥饿感”。接着,他换上训练服。衣物触感清凉,迅速贴合皮肤,仿佛第二层肌肤,并能隐约感觉到它正在细微地调节着温度,并对肌肉施加着极其轻微的支持力。
“休息三十分标准时。随后,将进行下一阶段:低强度能量引导与神经反射基础激活训练。”星澜的声音宣告了短暂休整的开始。
王恪没有回到医疗舱,而是直接靠着冰冷的金属墙壁,缓缓坐倒在地。他闭上眼,开始按照“认知薄片”中提供的最基础的冥想法,尝试引导体内那涓涓细流般的能量,进行更有序的循环。同时,脑海中开始反复模拟、优化刚才行走时的发力模式。
康复之路,漫长而具体。每一步的艰辛,都指向重新握紧力量的方向。而星海彼端那份无声的陪伴与期待,则是这片冰冷金属世界里,唯一温暖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