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云站在北海城的高处,望着造船厂中尚未完工的福船,心中对炎黄国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与期许。他再次向脑海中的系统询问,得到的结果让他陷入沉思。如今炎黄国的疆土已扩展到相当于现实社会大半个疆土的规模,然而,台湾岛与海南岛这两片重要的海域明珠,仍未纳入版图之中。
福船的建造进度缓慢,尚未成功竣工,这使得跨越海洋、收复那两片宝岛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毕竟,在这片波涛汹涌的海洋之上,没有坚固可靠的船只,一切扩张计划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除了交通上的阻碍,人口基数跟不上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随着疆土的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人手去开垦土地、发展经济、保卫边疆。然而,目前的人口数量,对于如此广袤的疆土来说,实在是捉襟见肘。
马小云深知,这两个问题如同两座大山,横亘在炎黄国前进的道路上。他决定从长计议,首先加快福船的建造进程。回到造船厂,他召集所有工匠,详细了解福船建造中遇到的困难,亲自参与到技术难题的解决中。他运用系统中所学的知识,对福船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微调,以提高建造效率和船只性能。
同时,为了增加人口基数,马小云向炎黄国皇帝提出一系列建议。鼓励生育,给予生育多个子女的家庭奖励,包括土地、粮食等。
在马小云的努力下,福船的建造逐渐加速,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而人口增长的政策也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号召,新生命不断诞生.
炎黄国成立后,马小云深知,要让这个新兴国家走向繁荣昌盛,不仅要在领土扩张、经济发展上下功夫,社会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同样至关重要。于是,他大力推动民众从部落形式向家庭模式转变。
在部落时代,人们以部落为单位集体生活,虽凝聚力强,但在婚姻、生产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马小云向民众耐心讲解家庭模式的优势,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能让成员关系更加紧密,责任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传承文化。
为了让这一转变顺利进行,马小云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他规划土地,让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耕地和住所,确保大家能稳定地生活。同时,设立集市,方便家庭之间进行物资交换,促进经济流通。
在婚姻制度方面,马小云让炎黄国皇帝下达了严格命令,禁止近亲结婚。他深知近亲结婚的危害,会导致后代身体素质下降、智力发育迟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民族的未来。他召集民众,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讲解,让大家明白近亲结婚的弊端。
起初,部分民众对此并不理解,一些部落传统观念深厚的人认为这是对祖宗规矩的破坏。面对这些质疑,马小云没有退缩,他安排已经出现近亲结婚不良后果的家庭分享经历,让大家亲眼看到悲剧。同时,组织郎中为民众科普遗传学知识,用科学的力量说服众人。
随着时间推移,民众逐渐接受并认可了家庭模式和禁止近亲结婚的规定。家庭模式的建立让炎黄国社会更加稳定,人们为了家庭努力劳作,生活蒸蒸日上。禁止近亲结婚后,新生儿的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明显提高。
在炎黄国发展的关键节点,马小云敏锐地察觉到人口重大不足这一严峻问题,如同发现了国家前进车轮下隐藏的巨大隐患。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向炎黄国皇帝和长老们提出一个重大决策——停止扩张,为期十年。
一日,在皇宫的议政厅内,气氛凝重。马小云赶回开这个重大的会议,马小云神情严肃地站在众人面前,说道:陛下,各位长老,如今我炎黄国虽在疆土拓展上取得了显着成就,但人口增长远远跟不上疆土扩张的速度。我们新占领的土地,因缺乏足够人力去开垦、建设和守卫,实则处于一种空虚的状态。这不仅无法为国家带来实际的效益,反而分散了我们有限的资源,埋下诸多隐患。
皇帝微微皱眉,面露思索之色,说道:神使所言,朕也有所察觉。只是贸然停止扩张,恐士气受挫,且周边部落见我停止,或生觊觎之心。
马小云回应道:陛下,十年的时间,看似漫长,但实则是为了我们炎黄国的长治久安。当下我们的人口基数过小,若继续盲目扩张,犹如在沙滩上建楼,根基不稳。这十年间,我们可将精力集中在内部发展上,鼓励生育,提升人口素质,发展农业、手工业,增强国力。待人口充实,国力强盛,再图扩张,必能势如破竹。
一位长老缓缓开口:神使之意虽好,但十年不扩张,周边部落定会趁机壮大,到那时我们如何应对?
马小云胸有成竹地说道:长老不必担忧。这十年,我们并非消极等待。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建立坚固的防线,让外敌不敢轻易来犯;另一方面,如此强大的炎黄国不是别的部落可以觊觎的,自己要提升自身实力。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皇帝和长老们最终认可了马小云的提议。于是,一道诏书传遍炎黄国上下,宣布停止扩张,为期十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炎黄国开启了全面的休养生息模式。各地张贴告示,鼓励生育,对生育多个子女的家庭给予丰厚奖励,从土地、粮食到农具,一应俱全。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兴办学校,培养年轻一代的知识与技能,提升整体人口素质。
在边境地区,军队日夜操练,加强防御工事的建设。与此同时,炎黄国的集市上,,一片繁荣景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