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整顿母亲的弊政,不可固执。
含义: 整顿涉及更柔和、更深层的积弊(如母亲代表的内部风气、习俗),需要灵活处理,不可过于刚直和固执(不可贞)。象征改革需注意方式方法,刚柔并济。
九二故事:
秋日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宫殿的石板上洒下斑驳光影。匡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竹简上记录着近期官员任免情况,一个熟悉的名字反复出现——太后的外甥,那个以奢靡闻名的纨绔子弟,竟又被任命为仓廪总管。
“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了。”匡放下竹简,声音低沉。
胥伯躬身道:“太后娘娘说,这是祖制,外戚理应重用。”
“祖制?”匡站起身,在殿中踱步。他想起昨日巡视市集时看到的景象:贵族妇女们的车驾堵塞街道,珠环翠绕,锦缎如云;而平民百姓却衣衫褴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这种奢靡之风,比明面上的政令腐败更加可怕。它像无形的毒药,渗透在部族的血脉中,腐蚀着每个人的心灵。
当晚,匡前往太后寝宫请安。殿内熏香袅袅,金器玉器琳琅满目。太后斜倚在软榻上,几个侍女正为她梳理长发。
“儿臣拜见母后。”
太后慵懒地抬了抬手:“我儿近来政务繁忙,难得来看望母后。”
匡跪坐在榻前,斟酌着开口:“母后,儿臣以为,部族当以勤俭立本。如今贵族奢靡成风,甚至干预政事,长此以往...”
“够了!”太后突然坐直身子,脸色骤变,“你是在指责母后管教不严?”
“儿臣不敢。”
太后长叹一声,语气软了下来:“我儿,你可知这些习俗沿袭已久?贵族联姻、外戚参政,这是历代传统。若强行改变,只怕会引起内乱啊!”
她拉起匡的手,泪光盈盈:“你父刚去,部族经不起更多动荡了。”
匡沉默不语。太后的泪水让他心软,但肩上的责任更重。
回到寝宫,匡彻夜未眠。太后的眼泪、胥伯的忧虑、百姓的期待,在他脑海中交织。他想起蛊卦九二爻辞:“干母之蛊,不可贞”。
是啊,对待这种深植于风俗中的积弊,不能像整顿政令那样雷厉风行。需要更加柔和的策略。
次日清晨,匡做出一件让所有人惊讶的事:他搬出了华丽的寝宫,住进一间简朴的偏殿。同时下令,将自己的膳食标准减半,服饰一律改用棉布。
消息传出,举族哗然。
“首领这是何意?”贵族们议论纷纷。
太后更是直接召见匡,不满地质问:“你身为一族之首,如此寒酸,岂不让人笑话?”
匡恭敬地回答:“母后,儿臣只是认为,首领当为万民表率。”
三日后,匡在宫中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宴会——取名“勤俭宴”。受邀的都是部族中的贵族妇女,太后自然也在座。
宴会没有珍馐美馔,只有简单的五谷杂粮;没有歌舞升平,只有匡亲自讲述的先祖创业故事。
“百年前,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用勤劳的双手开辟了这片土地。”匡的声音在殿中回荡,“他们住的是茅屋,吃的是粗粮,却创造了有匡部族的辉煌。”
他拿起一个糙米团,郑重地咬了一口:“今日之宴,非为吝啬,实为不忘根本。”
席间,贵族妇女们面面相觑,有人面露不屑,也有人陷入沉思。
太后始终沉默,直到宴会结束。
当晚,匡正在批阅奏章,侍从来报:“太后娘娘来了。”
匡连忙起身相迎,却见太后手中捧着一个木匣。
“这是我嫁入王室时的陪嫁。”太后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套朴素的麻布衣裙,“明日,我就换上这身衣裳。”
匡惊喜交加:“母后...”
太后轻抚他的头,眼中含泪:“我儿做得对。是母后糊涂了,只记得享受,却忘了根本。”
太后的转变,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改变着部族的风气。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这日朝会,匡提议选拔几位寒门子弟担任要职,立即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首领,此举恐怕不妥。”太后的兄长,国舅爷率先发难,“寒门子弟见识浅薄,怎能担当重任?”
其他贵族纷纷附和:“是啊,祖宗规矩不能破啊!”
匡心中不悦,却强压怒火。他想起“不可贞”的告诫,知道此时不宜硬碰硬。
“诸位言之有理。”匡话锋一转,“既然如此,不如先让这几位寒门子弟担任副职,以观后效如何?”
这个折中的方案,让贵族们无话可说。
下朝后,胥伯忧心忡忡:“首领,如此妥协,恐怕难以真正改变现状。”
匡微微一笑:“参天大树不是一日长成的。只要我们坚持方向,终会见到成效。”
他采取了一系列渐进措施:设立学堂,让寒门子弟有机会读书;推行考核制度,以才能而非出身选拔官员;同时,在太后支持下,逐步限制外戚的特权。
这些措施如同细雨润物,虽然缓慢,却在悄然改变着部族的根基。
一个月后,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意外的事。
国舅爷的独子当街纵马,撞伤百姓,还嚣张地叫嚣:“我姑母是太后,谁敢动我!”
按以往,这种事往往不了了之。但这次,匡亲自审理此案。
太后闻讯赶来,众人都以为她会为侄子求情。
“母亲...”匡起身相迎,心中忐忑。
太后却径直走到跪在地上的侄子面前,扬手就是一记耳光:“混账东西!我平日里是如何教导你的?”
她转向匡,正色道:“首领,请按律处置,不必顾及我的颜面。”
最终,国舅爷之子被判处劳役三个月,赔偿伤者。这个消息震惊了整个部族。
“连太后的亲侄子都被严惩,看来首领是动真格的了!”百姓奔走相告。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处罚执行后,太后在宫中设家宴,请来所有外戚。
“从今往后,任何人不得以我的名义为非作歹。”太后严厉地说,“若有人违抗,严惩不贷!”
这场风波过后,部族的风气为之一新。贵族们开始收敛行为,寒门子弟也获得了更多机会。
匡站在城楼上,望着井然有序的街市,心中感慨。对待深层的积弊,果然需要耐心和智慧。强硬的手段可能适得其反,而温和的坚持反而能收到奇效。
胥伯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首领,老臣有一事不解。您为何对政令腐败雷厉风行,而对风俗之弊却如此耐心?”
匡远眺连绵的群山,轻声道:“政令如山上落石,果断即可清除;风俗却如山间流水,只能顺势疏导。这便是不可贞的真意啊!”
晚风吹拂,带来远方田野的稻香。匡知道,整顿风俗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匡在整顿部族深层积弊时,面对太后和贵族们长期形成的奢靡风气与裙带关系,采取灵活迂回策略的过程。他放弃强硬手段,转而以身作则、举办勤俭宴、渐进改革,最终感化太后、赢得支持,巧妙地改变了不良风气。这正应了蛊卦九二爻辞“干母之蛊,不可贞”的智慧——整顿深层积弊需要刚柔并济,不可固执己见。整章展现了改革中策略选择的重要性,突出了“对待风俗之弊要如疏导流水,不可强求”的深刻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