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缓缓点头。
这些道理,他和大臣们已经翻来覆去地讨论过无数遍了。
他想知道的,是朱棡的破局之法。
“所以,儿臣以为,这次联姻,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们。”
朱棡的话锋一转,眼中闪过精光。
“既然他们想用一个公主,换取暂时的和平。”
“那咱们就要把这份和平的价值,榨干到极致。”
“怎么个榨干法?”
朱元璋的兴致被彻底勾了起来。
“首先,是出兵。”
朱棡伸出一根手指。
“父皇,儿臣是您的儿子,是大明的亲王。”
“我去北元的地盘,难道就带几个随从?”
“这既不符合我大明的体面,也无法保证儿臣的安全。”
朱元璋的眼睛亮了。
“你的意思是……”
“没错。”
朱棡肯定地说道。
“我们要借着护送儿臣完婚的名义,派出一支精锐部队,进入北元境内。”
“其次,是驻军。”
他伸出了第二根手指。
“这支部队不能只是护送,完事了就回来。”
“父皇可以向元庭索要一座城池,作为儿臣的封地。”
“或是作为我大明使臣的驻地。”
“名义上,是为了保护儿臣和敏敏帖木儿的安全。”
“但实际上,就是在我大明边境之外,钉下我们的一颗钉子。”
“好!”
朱元璋一拍大腿,忍不住叫好。
在敌人的地盘上,安插自己的军队,这比刺探情报都来得直接有效。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朱棡的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情报组织。”
“情报组织?”
朱元璋微微一愣。
“父皇,您想。”
朱棡的声音压低了几分。
“北地广袤,元庭内部究竟是什么情况。”
“谁是主战派,谁是主和派,他们有多少兵马,粮草囤积在何处……”
“这些,我们一概不知。”
“如今的我们,对于整个北元而言,是两眼一抹黑,这仗怎么打?”
朱棡的话,每一个字都敲在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是啊,他一直苦恼于北伐之事。
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他们对自己的家底了如指掌,可对敌人却知之甚少。
“你说的对!”
朱元璋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脸上的兴奋之色越来越浓。
“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个情报组织,不但要刺探元庭的虚实,还要……”
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道光芒。
“还要监察百官!”
“看看咱这朝堂之上,有多少是忠臣,又有多少是心怀鬼胎的奸佞之辈!”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妙不可言。
“这个衙门,必须由咱最信任的人来掌管。”
朱元璋喃喃自语。
“它不归中书省,不归枢密院,也不归御史台。”
“它只听咱一个人的号令!”
“它就是咱的亲军!”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
“就叫……锦衣卫!”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
“噗——”
朱棡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那正处于亢奋状态的老爹。
什么情况?
锦衣卫就这么……诞生了?
因为自己的一番话。
这个让明朝文官闻风丧胆的特务机构,竟然提前几十年问世了?
“父皇英明!”
朱棡心里疯狂吐槽,嘴上却不得不奉上马屁。
“好名字!霸气!”
“嗯。”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显然对自己的命名才华十分得意。
随即,他又陷入了沉思。
“这个锦衣卫指挥使,该由谁来担任呢?”
他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合适的人选。
徐达?常遇春?
不行,他们是领兵打仗的将才,干这个不合适。
李善长?刘伯温?
更不行,文人干这个,终究少了些杀伐果断。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朱棡的身上。
“父皇……您……您这么看着儿臣干嘛?”
朱棡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棡儿啊。”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和蔼可亲的笑容。
那笑容,跟他刚才训斥朱棡时,简直判若两人。
“咱想来想去,这普天之下,咱最信得过的人,就是你了。”
“毕竟,你是咱的亲儿子。”
“这锦衣卫,权力太大,责任也太大,交给外人,咱不放心。”
“所以……”
朱元璋的笑容越发灿烂。
“这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就由你来当吧。”
朱棡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我?”
他指着自己的鼻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父皇,您没搞错吧?”
“儿臣马上就要去北元联姻了,哪有时间管这个?”
朱棡急了,口不择言地喊了出来。
朱元璋板起脸,吹胡子瞪眼地说道。
“你怎么没有时间!”
“再说了,咱这是给你加担子,是器重你!”
“谁刚才跟咱说,男孩子总要去历练历练的?”
朱元璋直接把之前自己说过的话,又原封不动地丢了回去。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
朱棡彻底没话说了。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看着朱元璋的眼神,朱棡知道,这件事没得商量了。
他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拱了拱手。
“儿臣……领命。”
朱元璋这才满意地笑了。
他拍了拍朱棡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儿子,咱就知道,你不会让咱失望的。”
“这事就这么定了。”
“回头咱就下旨,给你拨人,拨银子。”
“你放手去干,出了事,有咱给你兜着!”
朱棡还能说什么呢。
他只能在心里默默流泪。
不过,在短暂的郁闷之后,朱棡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
锦衣卫指挥使。
这个职位,听起来似乎……也还不错?
手握天下权柄,监察百官,刺探情报。
虽然是被迫上岗,但是可以为自己未来的计划,提前布下一些棋子。
培养一些只忠于自己的暗子,安插在朝堂内外,甚至是未来的各个藩国之中。
想到这里,朱棡原本沮丧的心情,顿时一扫而空。
他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不就是多打一份工嘛。
干了!
次日,天色微明。
朱棡穿上了一身特制的玄色锁子甲。
这身行头,是他特意找工部连夜赶制出来的。
既是藩王,又是未来的锦衣卫指挥使,总得有点不一样的气场。
当他出现在奉天殿前时,百官侧目。
早早等候在此的大臣们,看着这位身披战甲的三皇子,眼神各异。
“臣等,参见晋王殿下。”
无论心里怎么想,礼数上没人敢怠慢。
众人齐齐躬身行礼。
朱棡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他没有与任何人交谈,径直走到了武将队列的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