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蔡琰步履匆匆,心下急转,面上却竭力维持着符合年龄的、因遇突发事件而应有的些许紧张与郑重。

踏入母亲赵氏所居的正院时,她已将那套说辞在脑中反复斟酌了数遍,务求自然贴切,不露斧凿之痕。

院中几株寒梅尚未凋尽,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却无端透着一股清冷。

侍女通报后,蔡琰掀帘而入。

母亲赵氏正坐在临窗的暖榻上,就着明亮的天光,仔细核对着摊开的账册,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见女儿进来,她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放下手中的毛笔:“琰儿来了,今日怎么得空过来?可是绣活遇到了难处?”

她并未在意女儿略显急促的步伐,只当是寻常问安。

蔡琰先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然后快步走到母亲身边,却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目光扫过侍立在一旁的两个小婢女。

赵氏见她神色有异,不似平常那般沉静,不由微微蹙眉,挥手示意婢女们退下。

待屋内只剩母女二人,她才拉过蔡琰微凉的手,关切地问道:

“怎么了?脸色这般郑重?可是前厅的客人有何不妥?”

她心思敏锐,立刻联想到了方才阿禾的禀报。

“母亲,”蔡琰就势依偎着母亲坐下,压低声音,小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混合着忧虑与困惑的神情:

“女儿方才……忍不住好奇,在屏风后悄悄瞧了一眼那几位先生。”

“胡闹!”赵氏轻斥一声,但语气并不严厉,更多是担忧:

“闺阁女子,岂可擅自窥探外客?若传出去,于你名声有损。”

“女儿知错了。”蔡琰乖巧认错,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认真起来:

“只是……女儿瞧那几位先生,虽作士人打扮,但总觉得……不像是寻常游学的读书人。”

“哦?何以见得?”赵氏被勾起了好奇心,她知女儿早慧,观察力敏锐,此言必有其因。

“他们衣袍下摆乃至膝处都沾满泥泞,赶路之急,不似悠游求学之人从容。”

蔡琰仔细描述着,如同一个努力表达所见的孩子:

“为首那人,眼神……太过锐利了些,女儿看他悄悄打量厅中陈设,不像是在欣赏,倒像是在观察什么,记下什么。而且,他们虽尽力做出恭敬样子,但站姿、气息,都让女儿觉得……有些不安。”

她斟酌着用词,避免使用过于武断或成熟的词汇。

她顿了顿,仰起脸看着母亲,眼中带着依赖与信任,继续说道:

“而且,女儿记得前些时日父亲家书中似乎提过一句,说京中友人谈及,钜鹿一带近来常有太平道聚众讲经,鱼龙混杂,嘱家中往来宾客需格外谨慎,尤其是口音、行迹异于常者……”

她巧妙地将自己的观察与判断,嫁接在父亲蔡邕的“家书”上。

父亲远在洛阳,消息灵通,其叮嘱自然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这既极大地增加了说服力,又完美地掩盖了她消息的真实来源。

赵氏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

她并非深居简出、不闻外事的无知妇人,身为蔡邕之妻,日常往来书信、接待宾客,对朝局风向、地方动静自有几分敏锐的体察。

太平道势大,信徒众多,她亦有耳闻,只是从未想过会与自家产生关联。

如今听女儿这么一描述,再结合这几人来自钜鹿这个极其敏感的地点,心中的疑虑顿时被放大了数倍。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是在这多事之秋。

“琰儿,你所言当真?你父亲信中果真提过?”赵氏确认道,语气严肃。

蔡琰用力点头,眼神清澈而肯定:“女儿不敢妄言。父亲信中原话虽记不甚清,但大意确是提醒家中谨慎,女儿记得真切。”

她目光恳切地看着母亲,“母亲,我们蔡家树大招风,父亲又身在朝堂。值此之时,更需步步留心。若真是慕名而来的学问之士,我们以礼相待,供给食宿盘缠,全了父亲好客之名,并无不可。但若……其心叵测,还是小心为上,尽早打发走了稳妥,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赵氏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对时局艰难的忧虑,也有对女儿如此年幼便思虑周详的惊讶与欣慰。她轻轻拍了拍蔡琰的手背:

“我的琰儿真是长大了,心思细腻,观察入微,能为母亲分忧了。你说得对,是该谨慎处置,不能因一时疏忽,给家中招祸。”

她随即唤来贴身的心腹嬷嬷,低声吩咐道:

“你去前厅告诉福伯,好生款待那几位先生,热汤饭食不可短缺。待他们用罢,便说老爷不在家中,府中皆是女眷,实在不便久留男客。赠予他们些足额的盘缠,言辞要客气,就说圉县往西三十里外有处前朝古迹,景致颇佳,文人墨客多往观瞻,建议他们可往彼处游历。”

这番安排,既全了礼数,不露痕迹,又不动声色地将人指引向远离蔡家核心区域的方向,可谓老练周到。

嬷嬷领命而去。赵氏又转向蔡琰,语气转为叮嘱:

“此事你察觉有异,及时来报,处理得甚好。不过,以后若再遇此类事情,定要先知会母亲,万不可再擅自前往窥探,以免涉险,知道吗?”

“女儿明白,谨遵母亲教诲。”

蔡琰心下松了口气,乖巧应下。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而且比预想中更顺利。

母亲不仅接受了她的意见,而且处理得如此得体,可见其内宅之主的智慧与决断。

这意味着她初步获得了母亲的信任,也为将来更多“谏言”打开了一条通道。

然而,她心中的警惕并未有丝毫放松。太平道的触角已经伸到了陈留,伸到了蔡府门前。

这说明,历史的车轮正在按照既定的轨迹隆隆向前,留给她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被动防御,终究落于下乘。

“母亲,”蔡琰依偎着赵氏,语气带着一丝显而易见的担忧:

“听福伯说,近来外面似乎不太平,邻近县里都有流民滋扰之事。咱们家庄子上的收成和护卫,是不是也该再多上心些?女儿近日读《汉书》,看到书中记载,每逢灾年或时局动荡,地方豪强多注重修缮坞堡,积储粮草,训练部曲,以保境安民……”

她没有直接提出具体的练兵或囤粮计划,而是借阅读史书、引述先例之名,引导母亲思考。

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话语既显得好学敏思,又不会过于惊世骇俗。

赵氏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目光望向窗外,带着一丝凝重:

“是啊……未雨绸缪,总是好的。如今这光景,确是不能一味高枕无忧了。回头我便让你福伯再去各处田庄仔细巡查一遍,督促春耕,也看看护卫人手是否充足,器械是否完备。”

看着母亲将自己的建议听了进去,并开始转化为实际行动,蔡琰知道,一颗种子已经播下。

接下来,就是需要她持续地、耐心地浇灌,引导它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而前厅那边,福伯依计行事,那几位“钜鹿客”虽在听到蔡邕不在家时面露些许遗憾,但并未多做纠缠,态度甚至称得上恭顺。

他们安静地用罢饭食,接过丰厚的盘缠,对福伯指点的“古迹”方向表示了感谢,便告辞离去,言行举止并无明显破绽,似乎并未起疑。

蔡琰站在母亲院中的廊下,望着他们消失在照壁外的背影,目光深邃。

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头。

她必须利用这暴风雨前最后的、宝贵的宁静,更快地织就一张足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更加坚韧的安全网。

她未曾察觉,在府外不远处的街角,那名为首的“游学士子”回头望了一眼蔡府高大的门楣,眼中锐光一闪,对身旁同伴低声道:

“这蔡府,倒是谨慎。不过,妇孺之辈,终究不足为虑。记下此间情形,重点还是郡县仓廪与那些守备松懈的豪强坞堡。走,去下一处!”

几人身影迅速融入圉县街巷的人流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而他们口中“不足为虑”的蔡府内,那个他们未曾留意的小女孩,已经凭借超乎常人的警觉,悄然化解了一次潜在的危机,并开始悄然改变着此地的命运轨迹。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