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失守的余波尚未平息,章武二年的深秋,天下局势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湖面,涟漪骤起,波澜丛生。
襄阳城内,刘备面对溃败的关羽和汹汹而来的周瑜兵锋,展现出了与其“织席贩履”出身不符的坚韧与政治智慧。
他并未因惨败而气馁,反而迅速整合溃兵,凭借朝廷正式册封的“荆州牧”大义名分,在南郡、武陵等地大力招揽人心,启用马良、伊籍等本地士人,同时加紧联络五溪蛮族,试图构建一道新的防线。
他对朝廷的援助感激涕零,但求援的言辞却从最初的急切,转为更具策略性的“共襄国难”,显然,这位汉室宗亲在巨大的压力下,正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定位与策略。
江东,建业宫阙。
周瑜攻克江夏的捷报,如同一剂强心针,让以他为首的进取派声势大振。
吕蒙、甘宁等将领摩拳擦掌,力主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南郡,将刘备彻底赶出荆州。
然而,黄忠水师在沿海的骚扰性攻击虽未造成致命损伤,却实实在在地牵制了部分江东水军力量,更让孙权感受到了来自背后的威胁。
以张昭为首的保守派再次强调“根基未稳,不宜四处树敌”,尤其担忧与朝廷关系彻底恶化。
孙权的案头,一边是周瑜请求增兵、继续西进的激昂奏报,另一边则是朝廷使者那份措辞微妙、既示强又留有余地的国书,以及沿海不断传来的遇袭消息。
这位年轻的雄主在巨大的机遇与风险之间,再次陷入了深深的权衡与摇摆,进军的速度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
而真正的风暴眼,却悄然转移到了看似平静的西北。
许昌。
曹操看着案头堆积的战报,嘴角露出一丝一切尽在掌握的冷笑。
荆州的战火,东南的摩擦,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是他乐于见到的。
他真正的杀招,并非渡河北上,也非支援孙权,而是落在了西凉!
就在夏侯渊大军陈兵潼关,吸引朝廷与马超注意力的同时,曹操埋下的暗棋发动了。
被马超打压、岌岌可危的韩遂,在曹操秘密使者(持有毛玠截获密信的那条线)的穿针引线下,突然与马超麾下大将梁兴、侯选等人勾结,于内部发动叛乱!
叛乱发生在马超与夏侯渊对峙的关键时刻,西凉军心大乱。
夏侯渊趁机猛攻,马超腹背受敌,虽凭借个人勇武奋力厮杀,却难挽败局,最终在乱军中仅率少数亲随突围,不知所踪。
其父马腾在混乱中被韩遂所杀!
西凉,在曹操精妙的离间与内部瓦解下,竟在短短时间内易主!
韩遂在曹操的支持下,迅速“统一”了西凉诸部,并立刻上表许昌,表示效忠!
消息传至彭城,举朝皆惊!
“好个曹孟德!好一招暗度陈仓!”
庞统气得捶胸顿足,“我等皆被其荆襄佯动所惑,未料其真正目标,竟是西凉!”
诸葛亮面色凝重至极:
“西凉易主,则朝廷西线门户大开!
韩遂此人,反复无常,现唯曹操马首是瞻。
从此,并州西侧再无屏障,曹操可随时自西凉出兵,威胁我河北!
此消彼长,局势危矣!”
徐庶亦是忧心忡忡:
“更可虑者,马超败亡,其麾下西凉铁骑或散或降,若为曹操所得,则其实力大增!”
麟德殿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曹操这一手,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战略态势,更沉重打击了朝廷的威望和布局。
蔡琰端坐于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凤座扶手。
她虽然凭借重生者的敏锐和毛玠的预警,对西凉有所警惕,但曹操行动之果决、手段之狠辣,还是让她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历史的惯性再次显现,马超的败亡轨迹与原本的历史惊人地相似,只是时间提前,过程更为诡谲。
她知道,此刻绝不能慌乱。
曹操此举,意在打乱朝廷的节奏,逼迫朝廷在西线投入重兵,从而减轻他在其他方向的压力,甚至可能为真正的渡河北上创造机会。
“好一个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蔡琰缓缓开口,声音冷冽,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曹操奸雄,果然名不虚传。然,我朝廷亦非束手待毙之辈!”
她目光扫过群臣,开始下达指令,声音沉稳,带着一种临危不乱的决断力:
“第一,西线!
令张辽,立刻放弃对潼关的监视,全军收缩,固守河东,沿渭水、黄河构筑防线,深沟高垒,严防韩遂与夏侯渊东进!
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搜寻马超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若能找到,务必设法营救,此人勇武,乃是一支可用的奇兵,更对曹操、韩遂恨之入骨!”
“第二,传令陈留,东郡,进入戒严状态,加强城防,清查内奸,务必确保两京万无一失!”
“第三,兖州张飞所部,虚张声势之策继续,但要外松内紧,严防曹操趁我西线动荡,真的渡河来袭!”
“第四,荆州方向,暂缓对刘备的进一步大规模援助,令其依靠现有资源自行抵御周瑜。朝廷需集中精力应对西线巨变。”
“第五,”蔡琰的目光投向诸葛亮和刘晔,
“孔明,子扬,你二人立刻着手,拟定一份‘西进方略’。
西凉虽失,但凉州地域广袤,羌胡杂处,韩遂根基未稳。
朝廷需从长计议,或分化,或拉拢,或待其内乱,绝不能让其成为曹操安稳的后花园!”
“臣等领命!”
众人齐声应诺。
蔡琰的应对,核心在于“稳住阵脚,巩固防线,伺机反击”,并未因西凉易主而盲目调动大军,体现了极强的战略定力。
然而,坏消息似乎总喜欢结伴而来。
就在西凉剧变的冲击波尚未平复之际,来自青徐的紧急密报再次送达——那些曾被镇压下去的盐枭豪强余孽,趁着朝廷注意力被荆州、西凉吸引,竟与沿海未被肃清的海寇勾结,再次掀起叛乱,攻占了数处盐场,杀害官员,势头比上次更为凶猛!
而这一次,作乱者打出的旗号中,除了“拒官盐”,竟隐隐出现了“迎曹公”的字样!
内忧外患,一时俱至。
彭城朝廷仿佛陷入了三面烽烟的包围之中,东有海寇勾连内乱,南有孙刘鏖战牵制,西有曹操扶持的韩遂虎视眈眈。
面对如此危局,蔡琰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登上观星台。
秋风萧瑟,吹动她的衣袂。
她望着西方那片已然易主的广袤土地,目光沉静如深潭。
曹操赢了这一局,但她知道,这远非终局。
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她缓缓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奉孝,若你还在,下一步,该如何破这个局?
被逼到悬崖边的刘备会如何选择?
摇摆的孙权又会倒向何方?
而那个失踪的马超,又会在这乱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这席卷天下的惊涛骇浪,注定要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