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子自己解决完刮车赔偿的事,家里彻底安静下来。每天下班回家,都能闻到婆婆做的饭菜香,饭桌上再也没有“小叔子缺钱”“你该帮衬一把”的话题,取而代之的是婆婆问我工作累不累,提醒我天凉加衣服。
这种平静的日子过了半个月,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之前因为婆婆逼我补贴小叔子产生的隔阂,也在一天天的家常话里慢慢消失。
有天晚上,我洗完碗坐在客厅看电视,婆婆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走过来,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她没像平时那样直接坐回沙发,反而在我旁边的小凳子上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像是有话要说。
我拿起一块苹果,递给她:“妈,您也吃。”
婆婆接过苹果,咬了一小口,沉默了几秒才开口:“之前的事,妈得再跟你说声对不起。尤其是去你公司闹那次,让你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还差点影响你的工作。现在想起来,我那时候真是糊涂。”
我没想到婆婆会主动提这件事,心里一暖,说:“妈,都过去这么久了,您别再提了。我知道您是心疼小叔子,只是方法用错了。”
“方法错了就是错了,”婆婆叹了口气,“以前总觉得你工资高,帮衬你小叔子是应该的。后来听你大伯母那么一说,我才明白,我那不是帮他,是害他。他都二十好几的人了,总靠别人给钱,永远长不大。”
我点了点头,说:“小叔子现在在汽修厂不是做得挺好吗?上次他来,还说师傅夸他学得快,以后要带他接大活呢。”
“是啊,”婆婆脸上露出笑容,“他昨天给我打电话,说这个月老板给他涨了五百块工资,还说要攒钱把借朋友的钱还了。我听着就高兴,这才是他该有的样子。”
正说着,老公从书房走出来,听到我们的话,笑着说:“妈现在想通了就好。之前我总夹在中间为难,一边是我妈,一边是我媳妇,两边都不想得罪。现在好了,你们不吵架了,家里也安生了。”
婆婆白了老公一眼,说:“以前也怪你,总想着和稀泥。你媳妇受了那么多委屈,你都不知道站出来替她说话。”
老公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妈,我那不是怕您生气嘛。不过现在我也想明白了,该坚持的底线得坚持,不能总让媳妇妥协。”
我看着老公,心里甜甜的。以前他总在我和婆婆之间“和稀泥”,让我觉得孤立无援,现在他终于能站在我这边,理解我的难处。
从那以后,婆婆再也没提过让我补贴小叔子的事。有时候小叔子来家里吃饭,她还会主动跟小叔子说:“你现在工资也涨了,要好好攒钱,以后娶媳妇、买房子都得靠自己。你哥和你嫂子日子也不容易,别总想着麻烦他们。”
小叔子每次都点头答应,还会跟我们说他在汽修厂的趣事,比如今天修好了一辆进口车,师傅教了他一个新技巧。看着他眼里的光,我知道他是真的在改变,在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又过了一个月,公司发季度奖金,我拿到了八千块。回家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一条婆婆喜欢的羊绒围巾,还给老公买了他念叨了好久的剃须刀。
晚饭的时候,我把围巾递给婆婆,说:“妈,天越来越冷了,这条围巾您戴着暖和。”
婆婆接过围巾,摸了摸材质,眼眶有点红:“这么贵的东西,你怎么又花钱?”
“您平时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也辛苦啊,”我说,“这是我给您买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
老公也帮腔:“妈,您就戴着吧。这是媳妇的一片心意,您不收,她该不高兴了。”
婆婆笑着把围巾围在脖子上,对着镜子照了照,说:“好看,真好看。还是我儿媳妇有心。”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笑声不断。我看着身边的老公和婆婆,心里充满了幸福感。之前因为婆媳矛盾、小叔子要钱产生的烦恼,好像都变成了过去式。
我知道,守住自己的底线没有错。帮衬家人是应该的,但不能无底线妥协。只有让小叔子学会自己努力,让婆婆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这个家才能真正和睦。
后来,小叔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汽修厂成了师傅,工资也涨到了一万多。他不仅还清了之前借的钱,还攒钱付了一套小房子的首付。搬家那天,他特意请我们吃饭,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哥,嫂子,以前多亏你们没一直惯着我,不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尤其是嫂子,之前我妈逼你给我钱,你都没妥协,还让我明白得靠自己。谢谢你们。”
我看着小叔子成熟稳重的样子,心里特别欣慰。婆婆也红着眼眶说:“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好好过日子,别再让妈操心了。”
现在的我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矛盾。婆婆待我像亲女儿一样,老公也始终站在我这边,小叔子靠自己的双手闯出了一片天。这个家,终于成了我当初期待的样子——温暖、和睦,充满了爱。
我也终于明白,面对婆媳矛盾和不合理的要求,一味妥协换不来尊重,只有守住自己的底线,同时保持理解和包容,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让家庭关系越来越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