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881集:海胆的“刺头美容课”,科研站全员被迫“换发型”的荒诞日

林夏早上给水产箱换水时,被一只海胆扎了手——不是普通的扎,是海胆用刺轻轻碰了碰她的头发,还发出细弱的声音:“你的头发太毛躁了,我帮你修修?”她愣了愣,举着还在滴水的手凑过去:“你还会剪头发?”海胆晃了晃圆滚滚的身子,背上的尖刺整齐地摆动了一下:“我是海胆家族的‘美容师’,专剪‘毛躁款’,上次给小丑鱼剪鱼鳍,剪得可好看了!”

这话被路过的苏晓棠听见,她最近总嫌自己的刘海太长挡眼睛,当即把脑袋凑过去:“那你帮我剪个齐刘海!要可爱的那种!”海胆爽快答应,尖刺像小剪刀似的,“咔嚓咔嚓”在苏晓棠的刘海间游走,没几分钟就剪好了——齐整的刘海刚好到眉毛,还带着点自然的弧度,比理发店剪得还好看。苏晓棠对着镜子乐了,拉着林夏就往食堂跑:“夏姐,让海胆给你也剪剪,它手艺超棒!”

消息像泼了海水的海藻,半天就缠满了整个科研站。李铁兰顶着她那总是炸毛的短发来的,皱着眉说:“我这头发早上梳三遍都打结,能剪得顺点不?”海胆用刺碰了碰她的头发,慢悠悠地说:“给你剪个‘利落短发’,刺不扎手的那种。”陈橙也来了,她留了好几年的长发,最近做实验总被试剂沾到,纠结着要不要剪短,海胆看了看:“剪个‘锁骨发’,扎起来能干活,放下来也好看。”

最绝的是厨师老王,他那顶半秃的脑袋总爱出油,海胆居然用刺沾着稀释的海水,给它做了个“头皮按摩”,还说:“用深海海盐洗,能去油,还能让新头发长得快。”老王半信半疑试了,当天下午就跑来感谢:“真不油了!比洗发水好用!”

可热闹到傍晚,荒诞事来了——海胆剪上头就停不下来,见谁都想“修一修”。林夏原本只想修个发尾,结果被剪成了齐肩短发;苏晓棠的齐刘海被剪得太短,露出了眉毛上面的额头;李铁兰的利落短发被剪得参差不齐,活像被狗啃了;陈橙的锁骨发更惨,一边长一边短,只能扎成歪马尾。最搞笑的是站长,他路过水产箱时,被海胆偷袭,后脑勺的头发被剪了个圆形的洞,只能戴着帽子上班,还嘴硬说“这是最新款发型”。

大家围着海胆“讨说法”,海胆却委屈地缩成一团:“我看见你们的头发都有‘小缺点’,就想帮你们修得更完美,没想到……”林夏看着大家五花八门的“失败发型”,突然笑出了声:“算了算了,反正头发还能长,再说了,咱们这‘海胆同款刺头’,出去说出去多特别啊!”苏晓棠也跟着笑:“对!下次去海边,海鸥肯定不敢往我们头上落了!”

后来,科研站出现了个奇观——全员顶着参差不齐的头发上班,路过的渔船船员都以为他们在搞“行为艺术”。海胆也没闲着,每天都用刺沾着海藻汁,给大家的头发做“护理”,说是“能长得更快更顺”。林夏摸着自己的短发,看着水产箱里忙碌的海胆,突然觉得:虽然发型剪砸了,但这种被海胆“操心”的日子,倒也挺有意思——毕竟,不是谁都能拥有一只会剪头发还会做护理的海胆美容师的。

第882集:寄居蟹的“房屋中介所”,深海里的“换壳乌龙”

苏晓棠给寄居蟹珠珠换水时,发现它正对着自己的壳发愁——壳太小了,珠珠的身子都快露出来了,可它又舍不得换,因为这个壳上有好看的紫色花纹。“要不我帮你找个新壳?”苏晓棠提议,珠珠却摇了摇头:“我想要又大又好看的壳,可找不到,好多小伙伴都在愁换壳的事呢。”

林夏听说后,灵机一动:“我们帮你们开个‘房屋中介所’吧!把大家不用的壳收集起来,谁需要就来换,还能挑自己喜欢的!”珠珠眼睛一亮,当即号召所有寄居蟹,把自己不用的旧壳都搬了过来——有螺旋纹的、带斑点的、闪着珠光的,堆在珊瑚丛旁,像个小小的“壳子集市”。

林夏和苏晓棠当起了“中介”,给每个壳都标上了“尺寸”和“特色”:“这个壳直径十厘米,带粉色斑点,适合中等体型的寄居蟹”“这个壳又大又圆,上面有海浪纹,适合体型大的寄居蟹”。很快,寄居蟹们都来“换房”了:小寄居蟹换了小巧的花壳,中等的换了带斑点的壳,体型大的换了海浪纹的壳,珠珠也换到了一个又大又有紫色花纹的新壳,高兴得在珊瑚丛里转了三圈。

可没几天,“中介所”就闹了乌龙——一只叫“小卷”的寄居蟹,换了个特别大的壳,结果壳太重,它背不动,爬一步摔一步;另一只叫“点点”的寄居蟹,为了好看,换了个带尖刺的壳,结果走路时刺到了别的小伙伴;最搞笑的是珠珠,它换的新壳虽然好看,可壳上有个小洞,海水总往里灌,害得它每天都要“舀水”,累得不行。

“怎么回事啊?”林夏赶紧去问,才知道寄居蟹们换壳时,只看大小和好看,根本没考虑适不适合自己。她赶紧和苏晓棠一起,给寄居蟹们“科普”:“换壳要选大小合适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看壳的重量,太重背不动;有洞的壳不能要,会进水;带尖刺的壳要小心,别扎到同伴。”

为了帮大家换合适的壳,林夏还带着寄居蟹们去深海捡壳——专门挑大小合适、完好无损的,还根据每个寄居蟹的体型和喜好,帮它们“量身选壳”。小卷换了个中等大小的壳,爬得又快又稳;点点换了个光滑的花壳,再也不会扎到同伴;珠珠的壳则被林夏用海藻汁补好了小洞,再也不会进水了。

后来,“房屋中介所”还加了个“售后”服务——寄居蟹们换了壳后,要是觉得不合适,可以回来换;壳坏了,林夏和苏晓棠还会帮它们修补。甚至有别的海域的寄居蟹,听说这里有“房屋中介所”,特意游过来换壳,中介所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苏晓棠看着热闹的中介所,笑着对林夏说:“没想到我们还能当寄居蟹的中介,真有意思!”林夏点点头,看着珠珠背着新壳,在珊瑚丛里和小伙伴们玩耍,突然觉得:无论是人类还是海洋生物,都希望有个合适的“家”,而能帮它们找到“家”,比做任何实验都让人开心——毕竟,看着寄居蟹们背着合适的壳,开开心心地生活,这就是最温暖的科研成果。

第883集:会写“深海日记”的墨鱼,科研站的“墨汁手稿”风波

林夏早上整理水产箱时,发现墨鱼“墨墨”正用触手沾着墨汁,在一块光滑的礁石上写字——不是乱涂,是整整齐齐的“点”和“线”,像某种密码。“你在写什么?”她凑过去问,墨墨晃了晃触手,又写了几个“点”:“我在写‘深海日记’,记录每天发生的事,用我们墨鱼的文字。”

林夏来了兴趣,用特异功能“翻译”墨墨的文字——原来,那些“点”代表太阳,“线”代表海浪,组合起来就是“今天太阳很好,海浪很温柔,我吃了好多小鱼”。她赶紧找来陈橙,陈橙看着礁石上的“墨汁手稿”,兴奋地说:“这是墨鱼的‘文字系统’!对研究深海生物交流方式有重大意义!”

两人决定帮墨墨“整理日记”:林夏负责“翻译”,把墨墨的文字翻译成人类的语言;陈橙负责记录,把翻译后的内容写在笔记本上;墨墨则每天早上在礁石上写日记,下午两人就来“整理”。日记里的内容很有趣:“今天看见一只小海龟迷路了,我帮它指了路”“科研站的人类在烤鱿鱼,香味飘到了海里,我也想吃”“乐乐今天唱歌很好听,我用墨汁画了个笑脸送给它”。

可没过几天,“手稿”就引发了风波——苏晓棠看见礁石上的墨汁,以为是谁弄脏了礁石,顺手用海水冲掉了;李铁兰路过时,以为是墨鱼在搞破坏,差点用电击枪吓它;最糟的是,站长看见笔记本上的“深海日记”,以为是林夏和陈橙在偷懒写“小说”,把两人叫到办公室批评了一顿。

“这不是小说,是墨鱼写的日记!”林夏赶紧解释,拉着站长去看墨墨写日记。墨墨见站长来了,特意用墨汁写了“站长好”(用三个点和一条长线表示),站长看了半天,才相信这是墨鱼写的,不好意思地说:“是我误会你们了,这日记很有价值,要好好保存!”

为了保护“墨汁手稿”,林夏和陈橙找来了一块大石板,放在墨墨的水产箱里,让它在石板上写日记;苏晓棠则每天早上守在水产箱旁,防止别人误冲手稿;李铁兰也来了兴趣,每天都来问:“墨墨今天写了什么?有没有提到我?”当听到日记里写“李铁兰今天举着电击枪,样子很凶,但她给了我一条小鱼干”时,李铁兰忍不住笑了:“这墨鱼,还挺记仇。”

后来,林夏和陈橙把墨墨的日记整理成了一本书,叫《深海日记——一只墨鱼的日常》,里面还配了墨墨的“墨汁手稿”照片。站长把书放在科研站的图书馆里,成了最受欢迎的书,每个研究员都爱翻,看着里面有趣的内容,总能笑出声。墨墨也因为写日记,成了科研站的“小作家”,每天都有研究员来看它写日记,还给它带小鱼干当“稿费”。林夏看着墨墨在石板上认真写字的样子,突然觉得:深海里的生物,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更有趣,而能读懂它们的“日记”,就是深海研究最特别的收获。

第884集:海星的“海底导航仪”,科研站迷路记的搞笑救援

苏晓棠跟着林夏去深海采集样本,结果走得太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周围全是一模一样的珊瑚丛,海水又浑浊,指南针也因为深海磁场失灵了。“夏姐,我们是不是迷路了?”苏晓棠吓得快哭了,林夏也有点慌,她试着用特异功能喊乐乐,可没听见回应。

就在这时,一只海星爬了过来,用腕足碰了碰林夏的手:“你们是不是找不到路了?我带你们回去!”林夏一愣:“你认识路?”海星晃了晃腕足:“我是海星导航队的,这一片的珊瑚丛我都认识,闭着眼睛都能走回去!”说着,它就带头往前爬,林夏和苏晓棠赶紧跟上。

海星果然认识路,它绕开危险的海胆区,避开湍急的水流,还时不时停下来,用腕足指一下方向:“前面左转,有个红色的珊瑚,那是标记点”“右边的礁石后面有个小洞,穿过去就是浅海了”。走了大概半小时,林夏终于看见科研站的灯光,高兴得抱住海星:“太谢谢你了!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这事传开后,海星们成立了“海底导航队”,专门负责给迷路的人类和海洋生物指路。林夏给每个导航海星都做了个“徽章”——用荧光贝壳做的,戴在腕足上,晚上能发光,方便大家识别。导航队的生意很好:小海龟迷路了,海星带它回沙滩;小丑鱼找不到群,海星带它回珊瑚丛;连研究员陈橙,上次去深海峡谷做实验,都差点迷路,多亏了导航海星带她回来。

可搞笑的是,有一次,导航队的领头海星“亮亮”,居然把自己给导迷路了。那天,亮亮带一只小鲨鱼回深海,结果走得太远,周围的珊瑚丛都不认识了,它急得直转圈,腕足都快晃断了。小鲨鱼看着它,忍不住说:“你不是导航海星吗?怎么自己也迷路了?”亮亮委屈地说:“我平时只在浅海导航,深海我不熟啊……”

幸好林夏用特异功能喊来了乐乐,乐乐带着一群海豚,在深海里找到了亮亮和小鲨鱼,把它们送回了浅海。亮亮回到科研站,不好意思地对林夏说:“我以后再也不随便去深海了,就在浅海好好导航。”林夏笑着说:“没关系,每个人都有不熟悉的地方,以后你要是去深海,就叫上乐乐陪你,它认识路。”

从那以后,海星导航队和乐乐的海豚队成了“搭档”——浅海的路,海星负责;深海的路,乐乐负责。科研站再也没人迷路了,研究员们出去采集样本,都会先去找导航海星,要是去深海,就再叫上乐乐。林夏看着海星们戴着荧光徽章,在珊瑚丛间忙碌地指路,突然觉得:深海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特长”,而把这些特长组合起来,就能变成最强大的“救援队”——毕竟,有海星导航,有海豚护航,再远的路,也能平安回家。

第885集:虾兵蟹将的“厨艺大赛”,科研站食堂的“黑暗料理”逆袭记

厨师老王揉着腰从厨房出来,对着围过来的林夏和苏晓棠叹气:“最近采买的海鲜太多,我一个人洗、切、煮,腰都快断了。”苏晓棠咬着棒棒糖,突然眼睛一亮:“老王叔,不如办个‘虾兵蟹将厨艺大赛’?让考神蟹它们来帮忙,说不定还能出点新菜式!”林夏也跟着点头:“对啊,它们的钳子比菜刀还灵活,肯定能行!”

老王半信半疑,但架不住两人劝,还是答应了。大赛主题定为“深海创意料理”,参赛选手是科研站的“海洋老熟人”:考神蟹(自带“举重钳”,号称“深海铁板烧大师”)、珠珠带领的寄居蟹小队(擅长用壳当容器,主打“精致小份菜”)、小八(偷偷报名,说要展示“章鱼触手颠勺”),还有一群小对虾(自告奋勇当“洗菜工”)。

比赛场地设在食堂外的露天平台,老王贡献出备用灶台,林夏当主持人,苏晓棠、李铁兰和站长当评委,评分标准很简单:“能吃、好笑、有创意”。比赛当天,平台上热闹得像菜市场:考神蟹用钳子夹着鱿鱼,在铁板上“滋滋”烤着,还不忘用另一只钳子撒海藻粉,结果撒多了,呛得旁边的小对虾直打喷嚏;珠珠把寄居蟹壳当碗,往里面塞了海藻、珍珠奶茶的珍珠(苏晓棠偷偷赞助的)和小鱼干,捣成泥,美其名曰“珍珠海鲜盏”;小八更绝,用触手卷着锅铲颠勺,想做“爆炒蛤蜊”,结果用力过猛,把蛤蜊全颠飞了,砸中了路过的陈橙,陈橙抹着脸上的蛤蜊汁,哭笑不得:“小八,你这是‘暗器料理’吗?”

第一轮试吃环节,评委们的表情堪称“精彩”:苏晓棠尝了考神蟹的“海藻烤鱿鱼”,辣得直吐舌头(考神蟹把辣椒面当海藻粉撒了);李铁兰咬了口珠珠的“珍珠海鲜盏”,珍珠卡在牙缝里,半天抠不出来;站长最惨,尝了小八的“飞锅蛤蜊”(捡回来洗了洗重新炒的),里面居然混了颗小石子,硌得牙生疼,还得强颜欢笑:“有……有嚼劲。”

老王看着桌上的“黑暗料理”,急得直跺脚:“你们这哪是做饭,是拆厨房啊!”林夏赶紧打圆场:“第一次嘛,慢慢来,老王叔你教教它们!”老王叹了口气,只好亲自示范:教考神蟹分辨调料,用钳子量着撒;教珠珠把珍珠煮软,和海藻泥拌匀;教小八控制颠勺力度,别把食材甩出去。

第二轮比赛,选手们进步神速:考神蟹的“蒜香烤鱿鱼”外焦里嫩,海藻粉撒得刚刚好;珠珠的“珍珠海藻布丁”(老王教她加了琼脂)q弹爽滑,连李铁兰都吃了两碗;小八的“章鱼触手炒时蔬”(这次没颠飞),鲜香味美,站长吃了还想再要。最惊喜的是小对虾们,它们居然用虾钳剥了一盘虾仁,摆成了“五角星”形状,虽然有的虾仁没剥干净,但诚意满满。

比赛结束,考神蟹得了“最佳进步奖”,奖品是一大袋烤虾干;珠珠得了“最具创意奖”,奖品是定制的贝壳小碗;小八得了“最搞笑厨师奖”,奖品是一个迷你锅铲(防止它再颠飞食材)。老王更是笑得合不拢嘴:“以后你们每天来食堂‘上班’,我教你们做更多好吃的!”

从此,科研站食堂多了支“海洋厨师队”:考神蟹负责烤海鲜,珠珠负责做甜品,小八负责炒青菜(被限制用小锅铲),小对虾们负责洗菜剥壳。虽然它们偶尔还是会犯迷糊——比如考神蟹把糖当盐撒,珠珠把海藻布丁做糊了,小八用触手偷尝菜导致菜量减少,但食堂里的笑声却比以前多了很多。林夏看着忙忙碌碌的虾兵蟹将,和吃得津津有味的研究员们,突然觉得:最好吃的不是料理,是大家一起动手、热热闹闹的氛围——毕竟,不是谁都能吃到章鱼炒的菜,和螃蟹烤的鱿鱼的。

第886集:海龟的“深海旅行社”,误闯“水母迷宫”的奇幻冒险

林夏在海边发现一只老海龟,正趴在礁石上晒太阳,背上的壳布满了花纹,看起来活了很久。“您在这里晒太阳吗?”林夏凑过去问,老海龟慢悠悠地睁开眼:“我是海龟爷爷,走遍了太平洋的深海,想给大家讲讲深海的故事,可没人听。”

苏晓棠听说后,立刻提议:“海龟爷爷,我们帮您开个‘深海旅行社’吧!带人类和海洋生物去深海探险,您当导游!”海龟爷爷眼睛一亮,当即答应了。林夏帮它设计了路线:“第一天去珊瑚礁花园,第二天去深海温泉口,第三天去鲸鱼峡谷,都是安全又好看的地方!”苏晓棠则制作了“宣传单”——用贝壳当纸,海藻汁当墨,上面画着珊瑚、温泉和鲸鱼,还写着“跟着海龟爷爷,探秘深海美景”。

旅行社第一天开张,就来了不少“游客”:乐乐带着一群海豚,想看看深海温泉;小丑鱼们想参观珊瑚礁花园;连科研站的研究员们都报了名,想趁机采集样本。海龟爷爷背着小海龟们(当“小助手”),带领着“游客团”出发了。第一站珊瑚礁花园,五颜六色的珊瑚像花朵一样绽放,小丑鱼们在珊瑚丛里捉迷藏,乐乐在水里跳跃,研究员们忙着拍照采集样本,大家都很开心。

可第二天去深海温泉口时,意外发生了——一群调皮的小海豚,趁海龟爷爷不注意,偷偷游到了前面,结果误闯了“水母迷宫”(一片由发光水母组成的迷宫,进去了很难出来)。林夏发现小海豚不见了,赶紧用特异功能喊它们,只听见小海豚们的哭声:“我们被困在水母丛里了,找不到路!”

海龟爷爷赶紧带着大家去找,来到“水母迷宫”前,只见一片发光的水母组成了密密麻麻的“墙”,小海豚们在里面转圈,越转越慌。“别着急,我知道怎么出去!”海龟爷爷镇定地说,“水母迷宫的出口在北边,跟着我的方向走,别碰水母的触手!”它带头钻进迷宫,林夏、苏晓棠和乐乐跟在后面,小海龟们则用壳挡住水母的触手,保护大家。

迷宫里的水母发出淡淡的蓝光,像星星一样闪烁,好看极了,但也很危险——只要碰到触手,就会被电到。海龟爷爷凭着记忆,绕开密集的水母群,时不时停下来,用壳碰一碰水母,像是在和它们打招呼:“我们要找出口,麻烦让让。”水母们居然真的让开了一条路。

走了大概半小时,终于看到了出口的光,小海豚们激动地冲了出去,围着海龟爷爷撒娇:“以后我们再也不调皮了!”海龟爷爷笑着说:“知道错就好,下次要跟紧我,别乱跑。”

经历了“水母迷宫”冒险,“深海旅行社”的名气更大了,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和人类来报名。海龟爷爷还增加了“特色路线”:“夜间荧光水母游”(晚上看水母发光)、“深海古董探秘游”(带大家看海底的沉船和老物件)、“鲸鱼音乐会游”(去鲸鱼峡谷听鲸鱼唱歌)。

林夏跟着海龟爷爷走了一次“深海古董探秘游”,看到了一艘几百年前的沉船,船上还有完好的瓷器和金币,她采集了一些样本,对研究深海历史有很大帮助。苏晓棠则最喜欢“夜间荧光水母游”,每次都带着荧光棒,和水母们一起发光,像在梦里一样。

海龟爷爷看着越来越热闹的“游客团”,笑着对林夏说:“谢谢你帮我开了旅行社,我终于能把深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了。”林夏摇摇头:“是我们要谢谢您,带我们看到了这么美的深海,还学到了很多知识。”她看着远处发光的水母和欢快的海洋生物,突然觉得:深海不是黑暗和神秘的,而是充满了美景和故事,而海龟爷爷的旅行社,就是打开这个美丽世界的钥匙——毕竟,能跟着老海龟探险,是多少人都得不到的幸运啊。

第887集:会织网的海蜘蛛,科研站“海底渔网”的搞笑意外

林夏在深海采集样本时,被一张透明的网缠住了——不是普通的渔网,是用细如发丝的“线”织成的,网眼整齐,还带着点珠光。她正想挣脱,一只巴掌大的海蜘蛛爬了过来,用细腿碰了碰她的手:“别乱动,这是我的‘艺术网’,弄坏了要重织的。”

“你织网干嘛?”林夏好奇地问,海蜘蛛晃了晃细腿:“我是海蜘蛛家族的‘织网大师’,织网是为了捕捉小鱼当食物,也是为了装饰我的家。”林夏来了兴趣,仔细看那张网——线是用海藻纤维做的,还混合了珍珠粉,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确实像“艺术品”。

她赶紧把这个发现告诉陈橙:“海蜘蛛织的网又轻又结实,说不定能用来做深海探测网!”陈橙一听,立刻跟着林夏去找海蜘蛛,想请它帮忙织一张“海底探测网”——用来捕捉深海的浮游生物样本,普通的网要么太重,要么容易破,海蜘蛛的网正好合适。

海蜘蛛爽快答应,但有个条件:“我要最好的海藻纤维和珍珠粉,还要你们陪我玩。”林夏和陈橙赶紧点头,每天给它送最新鲜的海藻和珍珠粉,苏晓棠还经常来陪它玩“织网游戏”——海蜘蛛织网,苏晓棠帮它递“线”。

几天后,“海底探测网”织好了——比普通的网轻三倍,结实程度却翻倍,网眼大小刚好能捕捉浮游生物,还带着珍珠粉的光泽,好看又好用。陈橙用它采集样本,一次就成功捕捉到了罕见的“荧光浮游生物”,高兴得给海蜘蛛送了一大袋小鱼干。

可没过几天,网就引发了意外——小八看见网好看,偷偷把网扯下来,当成了“吊床”,躺在上面晃来晃去,结果网勾住了它的触手,越挣扎缠得越紧,最后像个“章鱼粽子”一样挂在上面,急得直拍水;考神蟹路过时,以为网是“陷阱”,用钳子去剪,结果把网剪了个洞;最糟的是,乐乐带着小海豚们来玩,把网当成了“蹦床”,跳来跳去,把网弄得乱七八糟,还缠上了不少海草。

海蜘蛛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弄成这样,委屈地哭了(用细腿抹眼泪):“我的网……我的探测网坏了……”林夏赶紧安慰它:“别难过,我们帮你修,以后我们找个专门的地方挂网,不让别人乱动。”

大家一起动手修网:林夏帮海蜘蛛整理海藻纤维,陈橙用胶水(特制的生物胶水)粘补破洞,苏晓棠帮它清理网上海草,李铁兰则在旁边守着,防止其他海洋生物过来捣乱。小八和乐乐也知道错了,小八用触手帮海蜘蛛递“线”,乐乐则带着小海豚们,用鼻子把网拉直,方便修补。

修好的网挂在了科研站专门的“样本采集区”,旁边还立了个牌子(用贝壳做的),写着“探测网专用,禁止玩耍”。海蜘蛛每天都来检查网,要是有破损就及时修补,还织了好几张小网,送给研究员们当“装饰品”——林夏的实验桌上挂了一张,苏晓棠的宿舍里挂了一张,连站长的办公室里都挂了一张,成了科研站的“特色纪念品”。

后来,陈橙根据海蜘蛛的织网原理,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深海探测网”——又轻又结实,还能自动收缩,大大提高了样本采集效率。她在论文里特意提到了海蜘蛛,说它是“灵感来源”。海蜘蛛也因为织网,成了科研站的“技术顾问”,每天都有研究员来请教它织网的技巧,它也乐此不疲地讲解,用细腿比划着织网的步骤。

林夏看着海蜘蛛认真织网的样子,突然觉得:深海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绝技”,而只要我们愿意倾听和学习,就能从它们身上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毕竟,能让海蜘蛛当“技术顾问”,这可是科研站独一份的骄傲啊。

第888集:章鱼小八的“绘画展”,墨汁涂鸦引发的艺术风波

林夏早上给小八换水时,发现章鱼缸里的玻璃上,画满了五颜六色的图案——有小鱼、珊瑚、海豚,还有一个像人的轮廓,用墨汁和彩色的海藻汁画的,歪歪扭扭的,却很可爱。“你在画画?”她凑过去问,小八用触手举着一根沾了海藻汁的小树枝,晃了晃:“我看见人类画画,也想画,好看吗?”

林夏笑着点头:“好看!我们给你办个‘绘画展’吧,让大家都来看你的画!”小八眼睛一亮,当即用触手在玻璃上画了个“笑脸”。苏晓棠听说后,赶紧找来颜料(对海洋生物无害的),给小八当“画笔”;陈橙找来了几块大石板,放在鱼缸里,让小八在石板上画;李铁兰则帮忙布置展厅,把小八的画挂在科研站的走廊里。

“章鱼小八绘画展”开张当天,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石板上的画虽然线条简单,但色彩鲜艳,充满了童趣——有蓝色的鲸鱼在喷水,红色的珊瑚丛里藏着小丑鱼,绿色的海草间游着小海龟,还有一幅画着林夏、苏晓棠和小八,三个人(?)手拉手,旁边写着“好朋友”(用墨汁画的歪歪扭扭的字)。

研究员们都赞不绝口:“小八太有天赋了!这画比我家孩子画的还好看!”站长更是拍着鱼缸说:“小八,你这画可以拿去参加艺术展了!”小八得意极了,用触手沾着颜料,当场又画了一幅“站长和张研究员”,画里的站长拿着鲜花,张研究员笑着,旁边还有一颗爱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可没过几天,艺术风波就来了——小八觉得在石板上画画不过瘾,偷偷爬出水缸,在科研站的墙上、门上、甚至研究员的实验服上画画:李铁兰的制服上画了只小螃蟹,陈橙的实验服上画了个烧瓶,苏晓棠的枕头套上画了个草莓,最过分的是,它在站长的办公室门上,画了一只戴着眼镜的章鱼,旁边写着“站长是章鱼”(用墨汁写的)。

站长看着门上的画,又气又笑:“小八,你这是把科研站当成你的画板了?”小八躲在章鱼缸里,用触手捂住眼睛,不敢出来。林夏赶紧道歉:“站长,是我们没看好小八,我们马上清理。”大家一起动手,用清水擦掉墙上和门上的画,实验服和枕头套则拿去洗了——幸好颜料是可水洗的,不然就惨了。

为了不让小八再“乱涂乱画”,林夏和苏晓棠给它做了个“专属画室”——在章鱼缸里放了更多的石板和颜料,还挂了个小牌子,写着“小八的绘画工作室”。小八每天都在画室里画画,画好的画就交给林夏,林夏把它们挂在“绘画展”的专门区域,还标上了画名:《我的好朋友林夏》《深海的鲸鱼》《珊瑚丛里的小丑鱼》。

后来,有个艺术家来科研站参观,看到了小八的画,惊叹不已:“这是最纯粹的艺术,充满了对深海的热爱!”他还想把小八的画拿去参加国际艺术展,站长和林夏商量后,同意了——前提是要保护好小八,不能让它受惊吓。

小八的画在艺术展上获得了“最佳创意奖”,奖杯被送到了科研站,小八用触手抱着奖杯,高兴得在鱼缸里转了三圈。林夏看着它得意的样子,笑着说:“小八,你现在是‘国际知名画家’了,以后要好好画画,画出更多好看的深海故事。”小八点点头,用触手沾着颜料,在石板上画了一幅“奖杯和章鱼”,算是对自己的奖励。

从那以后,科研站的“章鱼小八绘画展”成了必看的景点,每个来参观的人,都会被小八的画逗笑,也会爱上这个充满童趣的深海世界。林夏看着走廊里挂满的画,突然觉得:艺术不分物种,只要有热爱,就能画出最动人的作品——毕竟,能拥有一只国际知名的章鱼画家,这可是科研站最特别的荣耀啊。

第889集:海蛇的“毒液研究所”,科研站的“解毒剂乌龙”与意外收获

林夏在深海岩缝采集 venom(毒液)样本时,被一条通体翠绿的海蛇拦住了路——不是攻击,是海蛇用尾巴卷住了她的采集管,声音带着点傲娇:“你采的毒液不纯,我教你怎么采,顺便帮你研究它的用处。”

这条海蛇叫“青竹”,是深海里的“毒液专家”——它的毒液能麻痹猎物,却对某些深海细菌有抑制作用,只是之前没人能听懂它说话,没法传递信息。林夏眼睛一亮,当即邀请它来科研站的“临时毒液研究所”(其实就是收拾了个闲置实验室),一起研究毒液的药用价值。青竹提了个条件:“每天要给我新鲜的银鱼,还要让我晒一小时太阳,不然不干活。”

研究所开张后,青竹成了“首席毒液顾问”:它教林夏分辨不同海蛇的毒液——有的能镇痛,有的能抗菌,有的甚至能溶解油污;陈橙负责用仪器分析毒液成分,发现青竹的毒液里有一种特殊蛋白,对治疗深海探测时可能遇到的“神经麻痹症”有奇效;苏晓棠则当“助手”,每天给青竹喂银鱼、陪它晒太阳,还偷偷给它织了个小网兜当“晒太阳躺椅”。

可研究进行到一半,就闹了乌龙——李铁兰最近总觉得头晕,听说青竹的毒液能“治百病”(苏晓棠传错了,其实是能做解毒剂),偷偷拿了一点稀释的毒液,想“喝了治病”。结果刚喝下去,就觉得舌头发麻,说话都不利索了,吓得她举着电击枪冲进实验室:“林夏……快……我中毒了……”

林夏和陈橙赶紧给她做检查,发现是毒液里的麻痹成分起了作用,幸好剂量小,没大碍。青竹在旁边晃着尾巴,慢悠悠地说:“谁让她乱喝的?我的毒液是做解毒剂的,不是治病的,要喝也得配着海藻汁稀释三倍,还得加银鱼干粉末中和。”说着,它自己挤出一点毒液,又让苏晓棠拿来海藻汁和银鱼干,现场调了一杯“解毒剂”——绿色的液体里飘着银鱼干碎,看起来像杯“黑暗饮品”。

李铁兰半信半疑喝下去,没过十分钟,舌头就不麻了,头晕也缓解了。她摸着脖子,不好意思地说:“下次再也不乱喝了,听你的指挥。”这件事也提醒了林夏:得给毒液研究所立个“规矩”——所有毒液和解毒剂都要贴标签,严禁私自使用,苏晓棠负责“看管”,青竹负责“监督”。

后来,青竹的毒液研究有了意外收获——陈橙根据毒液里的特殊蛋白,研发出了一种“深海应急解毒剂”,能快速缓解多种深海生物毒素引起的麻痹症状,还能溶解少量海面油污,对海洋环保也有帮助。站长高兴地说:“这是科研站今年的两大突破,一个是小八的艺术展,一个是青竹的解毒剂!”

为了感谢青竹,林夏给它在实验室里搭了个“豪华晒台”——铺着细沙,摆着小石子,还有专门的银鱼喂食器;苏晓棠给它织了件绿色的小披风,青竹穿上后,尾巴翘得更高了,说:“这样才像‘毒液专家’的样子。”李铁兰也每天都来“报到”,不是来拿解毒剂,是来给青竹送银鱼干,还说:“以后你就是我的‘私人解毒顾问’,我再也不乱喝东西了。”

林夏看着青竹在晒台上慢悠悠晒太阳,陈橙在旁边记录数据,苏晓棠在给它织新的小网兜,突然觉得:深海生物从来都不是“危险的存在”,只要愿意倾听和理解,它们就能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甚至能帮我们解决难题——毕竟,不是谁都能拥有一条会研发解毒剂、还爱穿披风的海蛇专家的。

第890集:科研站的“海洋生物毕业典礼”,最特别的“毕业生”与永不落幕的深海故事

“最近小八的画拿了奖,青竹的解毒剂研发成功,考神蟹成了食堂大厨,珠珠的房屋中介所帮了好多寄居蟹……我们办个‘海洋生物毕业典礼’吧!”林夏在会议上提议,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这不仅是给海洋生物们的“表彰大会”,也是对这段时间大家一起努力的总结。

毕业典礼的筹备紧锣密鼓:苏晓棠负责布置场地,用荧光灯和珊瑚枝装饰,还做了“毕业横幅”——用海藻编织,上面写着“深海之瞳科研站第一届海洋生物毕业典礼”;李铁兰负责“安保”,防止调皮的海洋生物捣乱,还特意给每个“毕业生”准备了“毕业帽”——用贝壳做的,上面贴着小珍珠;陈橙负责制作“毕业证书”,用防水纸打印,上面写着每个“毕业生”的名字和“成就”;厨师老王则准备了“毕业大餐”——烤鱿鱼、珍珠海藻布丁、章鱼触手炒时蔬,全是海洋生物们爱吃的;林夏则当“主持人”,用特异功能和海洋生物们沟通,确保典礼顺利进行。

毕业典礼当天,科研站的露天平台热闹得像过年:“毕业生”们排着队入场——小八穿着苏晓棠织的红色小礼服,用触手举着画笔;青竹穿着绿色披风,尾巴卷着小奖杯;考神蟹戴着贝壳帽,钳子夹着小锅铲;珠珠背着新壳,寄居蟹小队跟在后面;还有乐乐、海龟爷爷、墨墨(墨鱼)、亮亮(海星)……几乎所有和科研站交好的海洋生物都来了,研究员们也穿着整齐的实验服,坐在观众席上,手里举着贝壳做的“加油牌”。

林夏走上台,笑着说:“今天,我们要给最特别的‘毕业生’们颁奖,感谢它们为科研站、为深海研究做出的贡献!”第一个上台的是小八,站长给它颁发“最佳艺术贡献奖”,证书上写着“章鱼小八,以画笔描绘深海之美,推动人类对海洋生物艺术天赋的认知”;接着是青竹,陈橙给它颁发“最佳科研突破奖”,证书上写着“海蛇青竹,贡献毒液研究,助力深海应急解毒剂研发,守护人类与海洋生物安全”;考神蟹得到了“最佳美食贡献奖”,老王给它颁奖时,考神蟹用钳子夹着证书,还不忘偷尝一口旁边的烤鱿鱼;珠珠得到了“最佳公益贡献奖”,苏晓棠给它戴上小奖牌,珠珠高兴得在台上转了三圈。

最感人的是“终身荣誉奖”的颁发——获奖者是海龟爷爷,它的“深海旅行社”不仅带大家探索了深海美景,还帮研究员们采集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样本。站长给它颁发了一个用珍珠和贝壳做的奖牌,说:“海龟爷爷,感谢您带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深海,您永远是科研站的朋友。”海龟爷爷激动地说:“我会继续带着大家探索深海,把更多故事讲给人类听。”

毕业典礼的最后,所有“毕业生”和研究员们一起合影——小八用触手搭在林夏的肩膀上,青竹缠在李铁兰的手臂上,考神蟹趴在老王的脚边,乐乐在旁边喷水“庆祝”,照片里的每个人、每个海洋生物都笑得格外开心。老王端上“毕业大餐”,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笑着,月光洒在海面上,海浪声像是在为这场特别的毕业典礼伴奏。

林夏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突然觉得眼眶有点湿——从一开始只是能和海洋生物说话的“特异功能者”,到现在拥有这么多海洋生物朋友,一起做实验、搞活动、解决难题,这段日子里的笑声和感动,比任何科研成果都珍贵。她低头,看见小八用触手沾着颜料,在她的实验服上画了个小小的章鱼和人类,旁边写着“好朋友,不分开”。

“不会分开的。”林夏摸了摸小八的头,对着所有人、所有海洋生物大声说,“我们的深海故事,才刚刚开始,以后还有更多的冒险、更多的发现等着我们——比如下次,我们可以办个‘海洋生物运动会第二季’,让青竹当裁判,让海龟爷爷当嘉宾;再比如,我们可以跟着墨墨的日记,去探索它写过的‘深海神秘洞穴’……”

月光下,大家的欢呼声和海浪声交织在一起,小八的画、青竹的解毒剂、考神蟹的烤鱿鱼、珠珠的房屋中介所、海龟爷爷的旅行社……这些看似搞笑的日常,其实都是深海里最温暖的羁绊。而“深海之瞳”科研站的故事,也会像太平洋的海浪一样,一波接一波,永远不会落幕——因为这里有最可爱的人类,最聪明的海洋生物,还有永远讲不完的、充满笑声和爱的深海传说。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都市之兽王我的歌后女友殿下,您该回家了星际美食女神重生修仙之快穿之旅末日回溯:破晓重生之战末世来临,逼我成狠人宿主今天又罢工了全球抽卡:我的抽卡有保底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快穿之女配突然被穿了冒险都市重启高一快穿:总裁攻略手册末世最卷基地长全民:你都开挂了!还有唯一天赋得分之王重生末世前:手持X系统入国家队红缨记未来军火智能超级小战士,纳米奇缘末日,我带寝室四大冤种绝地求生娱乐之传奇天王天灾神奇宝贝开局捡到一只闪光小火龙草,我不想死啊!重生之超级食神且看吾等以规则弑神明我在副本体验人生末世诸禽来自末世中的黎明末世之娇软的菟丝花神弓开天录末世,邻居太太求着进安全屋写给鼹鼠先生的情书灯花笑宿主她帅爆了贫道许仙道门至尊全球轮回,只有我知道港综剧情!未来之树恐怖都市内末日游戏:自选召唤英雄神秘世界的危机与发现关于世界的一己之见氪金不朽你好新时代沙漠体嫤语书年孤站举报:这个神术师说他相信科学
爱看读书搜藏榜:末世魔侣我在末日捡空投影视世界无限之旅打造幻想世界快穿之男神游记大具现师我能幻想成真影视世界成神传斩月越界沉沦我在末世食物自由包养校花萝莉星际战场从直播开始邪佛恐怖长生萝莉的赛博世界生存指南维度仲裁者超级掠食者系统快穿被男主养成的那些日子我,人工智能魇日纪元我有一舰载星河我在超神宇宙考古两万年废墟下的人末世异能之莲依无限电影群为死者代言诸天:从屠龙开始融合万物末日我在尸群当中睡大觉末世:大小姐的贴身保镖在港综吃成传奇至强创世超级细菌分身星际最强打工人实锤快穿后我成了反派的心头宠第七小队的XX日常快穿之戏精宿主娇又媚情深案浅之反穿福妻神雕醉公子穿越异世的领主大人影视都市之旅星空:创世祖神终极弑仙系统太阳系之心的呼唤我的暗恋对象变死对头后武破魔天她有特殊逆袭方法末日合成专家变异围城之极度恐惧虚拟神格贼行诸天末世:小心身边的人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绿茶姐姐太勾人,反派甘心臣服无限之黑月降临隐秘的太阳太平洋底来的人末世曙光:女王的炼金方舟魔主在末世星空旅末世双穿:我的基地车超神了茅山禁地:开局反杀石少坚抠脚大汉变身猫娘后,被拍卖了末世收割:我的系统能提现极寒末世我在末日前囤物资星禾纪元远古姆大陆迷雾纪元生存录穿越变成ai,科技全靠挖坟末世御尸:只收无敌的异种丧尸罗德里空间猝死者的游戏宇宙修仙:机械与灵法的碰撞灾变纪元:我的空间异能无上限幻世记:我的保安大人星火坠落时天柱说明书一个穿越者获七件神物黑洞小子传奇之二虎蛙大战吞天狼错位法则我劝你不要抢我药剂生存法则之赤色黎明末世重生囤物资,绑定校花变强游戏入侵:顶级怪物们皆她裙下臣有什么话跟我的双拳说去吧两界穿梭:先在末世做奴隶三年宇航员小明火星历险记无限之维度进化末日降临:开局拥有亿万鬼币我在末世建联邦星灵一我的移动堡垒拒绝伊甸末世重生开局说服军区搞超声炮艾斯特拉星骸丧尸男友养成计划绯玥修行传之纯爱变身版末世搜打撤:打造最强庇护所全球领主:神话帝国零域建筑师姚浩大王历险记星际战舰赤壁号刘关张天团历险记末世重生我的保垒无敌家族流氓天尊勇哥我在月宫娶了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