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时三刻,宗庙地砖尚存余温,是前夜火盆焚烧竹简时烙下的。陈砚踏进正殿,玄色冕服下摆扫过门槛,左脚 heel 落地时微微一顿——鞋底嵌着半块龟甲碎片,是从观星台带下来的,边缘已被磨出铜锈色划痕。
太祝令正俯身整理鼎前祭酒,听见脚步声抬头,喉结动了动。陈砚未停,径直走向主祭位,途中左足用力一碾,龟甲在青石上裂开,声响如骨节折断。殿内烛火齐晃,九尊司南同时偏转半寸。
“陛下!”太祝令抢步上前,“此乃先王卜骨,亵渎则……”
话未说完,陈砚忽然踉跄,手扶玉案,祭酒壶倾倒,清液泼洒青铜鼎沿,蒸起一线白烟。他双目紧闭,肩背绷成弓形,喉间溢出短促喘息。三名祭官欲上前搀扶,却被云姜拦在侧殿帘外。她听诊器贴上陈砚后背,铜面微震,随即抬眼示意:心跳紊乱,非虚。
殿中九鼎因祭酒浸染,共振出低鸣,一声接一声,恰是九响。暗卫借声掩动,已将三尊司南底座调转。陈砚睁眼时,瞳孔收缩如针尖,右手五指在案几上疾点,似在计算什么。他忽然抬手,指尖抹过唇角,再摊开掌心——一缕血丝自牙龈渗出,染红指腹。
“心疾又犯了。”他声音沙哑,却清晰传至殿角,“抬朕去观星台。”
云姜扶他起身,途经太祝令身侧,低声:“胎记发热,星气逆行。”太祝令脸色骤变,低头看向自己袖中玉珏,内侧刻痕正与陈砚后背纹路相同。
寅时初刻,钦天监主官捧星图入殿,袍角沾着夜露。殿内已聚齐六卿属官,冯劫立于右列,甲胄未卸,腰间箭囊空了三格。陈砚斜倚玉榻,袖口褪开一截,露出小臂内侧一块暗青胎记,形如碎星。他抬手示意,浑天仪铜镜旋动,一道光束投在星图太微垣位置,恰好圈住彗星轨迹。
“天现异象,主帝宫动荡。”钦天监主官刚开口,冯劫便踏前一步。
“天人感应,亦由人事引之。若政通人和,灾星自退。”他语速平稳,目光扫过陈砚袖中竹简,“今有刺客伏道,祭器被打翻,此乃人为之祸,岂可诿过于天?”
陈砚未答,只将左腕压上浑天仪基座。胎记与仪器接触瞬间,铜管嗡鸣,星图光影浮动。云姜将听诊器接入仪器导管,另一端贴在自己耳际,片刻后出声:“星图跳动,与心律同步。太微扫帝宫,非天欲乱,乃人欲乱。”
冯劫瞳孔微缩。他下意识按住腰间箭囊,那里藏着三枚从刺客尸身搜出的箭镞,镞身刻“冯”字,他尚未销毁。
章邯此时从殿外步入,铁靴踏地声沉稳。他行至冯劫面前,忽然抬臂,将一卷竹简拍在案上。竹简展开,正是上一章渭道刺客指缝中抽出的帛书名单,血污遮住的名字,此刻已被炭笔补全——“冯嗣”,冯劫族弟,三日前调任影密卫外哨。
“这三人,”章邯指向名单末尾,“昨夜未归值守,尸体今晨发现于渭桥下,颈骨断裂。”
冯劫甲胄轻颤。他袖中藏着的《尉缭子孙略》被冷汗浸软,书页间夹着的密报还未烧尽:三日前,冯氏商号向影密卫输送三百石粮,账目走的是边军补给名目。
陈砚缓缓坐起,从袖中取出一枚陨铁碎片,嵌入浑天仪凹槽。仪器轰然震动,空中浮现出一道半透明光影——正是那张人皮地图,水脉走向与关中地形重合,终点直指中车府后院密室。
“三日前,鸦传虎符拓印。”陈砚声音不高,“昨夜,司南偏转三度。方位一致,皆指向此地。”
韩谈捧着新铸玉带钩入殿,九节相连,钩首刻“受命于天”。他将玉带钩置于殿心,十名祭官腰间玉珏同时震颤,咔嚓数声,玉面裂开,露出内嵌的冯氏族徽烙印。
赵高未到场,但他派来的监礼宦官跪倒在地,双手捧出一卷竹册:“中车府令言,天象示警,当正视听,影密卫人事不可轻动。”
“正视听?”陈砚冷笑,猛然起身,胎记与浑天仪共振加剧,光斑扫过殿柱。章邯刀出鞘三寸,顺势劈向柱身。木屑飞溅中,暗格显露,三本账册整齐码放,封面标题皆为《影密卫粮秣调拨录》,用冯氏密押编号。
韩谈上前,将账册摊开,其中一页赫然记录:“三月十七,调精米五十石、铁甲二十具,经中车府转送冯府别院。”日期正是渭道伏击前一日。
“玉带钩既现,影密卫当还于正道。”陈砚将陨铁碎片按入浑天仪核心,仪器发出长鸣。殿外传来三长两短的叩击声,节奏稳定,是韩姬昨夜通过传音管调试的密信频率。
卯时二刻,新任祭官开始入殿。陈砚立于高台,注视着他们依次将腰牌插入浑天仪底座。每插入一块,仪器便轻震一次,地面砖石随之微移。三十块腰牌尽数归位后,整座宗庙地砖重组为秦郡县图,关中、巴蜀、陇西轮廓清晰可辨。
冯去疾仍未现身,但他派来的使者捧着《商君书》立于阶下,声称星象解释权当归右丞相府。陈砚未理,只将浑天仪调至北境星位,与韩姬前夜标记的偏移一度吻合。刹那间,一道极光穿透殿顶琉璃,直射冯去疾案头,烧灼出四个字:“水脉改道”。
使者踉跄后退。云姜解开药囊,七十二种药草气息随光扩散。祭官们接连扶额昏厥,后颈处浮现出淡红色烙印——冯氏暗记,以温感朱砂所刻,遇星光显形。
韩谈捧出最后一块腰牌,正面刻陈砚胎记纹样,背面阴刻“影密”二字。他将其插入浑天仪最底端凹槽,仪器轰鸣达到顶峰,整座宗庙地砖完成最终排列。
陈砚走下高台,指尖抚过重组后的郡县图,停在巴蜀位置。他抬头看向殿外,三十名新祭官列队而立,袖中皆藏有改良连弩的校准器。其中一人抬手整理衣袖,露出腕间一道旧疤——与渭道刺客首领右膝关节的齿轮卡痕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