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鼎探测到的“生命科技小世界”,因蕴含“生命能量与科技融合”的独特体系,成为联邦跨世界开拓的新目标——此世界的原生文明通过“基因科技”优化生命能量,创造出“机械灵蛊”(兼具灵蛊的生命协同与机械的精准控制),这种技术若与联邦的机关蛊术融合,可大幅提升机关傀儡的自主作战与混沌净化能力。墨渊(合道境大圆满)作为联邦机关体系核心,组建“生命科技探索队”(含五名合道境后期修士、十五名化神境大圆满修士,其中三名是专精机械研发的机关修士),前往小世界开展技术交流与资源采集。
抵达生命科技小世界后,探索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小世界内的建筑均由“生物金属”构成,金属表面能自主修复损伤;街道上的“机械灵蛊护卫”体型如狼,体表覆盖淡绿的生物装甲,既能用灵蛊力净化混沌气,又能通过机械部件发射能量炮;小世界的核心“生命科技塔”中,存放着原生文明的核心技术——“生命科技核心”,该核心能实时调控生命能量与科技能量的融合比例。
原生文明首领“科伦”(合道境大圆满水准,擅长基因科技)接待了探索队,双方展开技术交流:墨渊展示联邦的“混沌免疫型机关傀儡”,傀儡能通过机关术释放混沌破击弹,但自主作战依赖修士操控;科伦则展示“机械灵蛊”,灵蛊能自主识别混沌目标,通过基因编码的“净化程序”精准清除混沌气,且能在受损时自主修复。交流中,双方发现核心技术瓶颈:联邦的机关术缺乏“生命能量自主调控”能力,原生文明的机械灵蛊则难以抵御高强度混沌冲击。
为突破瓶颈,墨渊与科伦决定联合研发“机关灵蛊融合体”——以联邦的机关傀儡为载体,植入原生文明的机械灵蛊核心,实现“机关控制+生命协同+混沌净化”三重功能。研发初期,遇到关键难题:机关傀儡的“金属躯体”无法与机械灵蛊的“生命能量”兼容,强行植入会导致灵蛊核心能量紊乱,甚至引发爆炸。
墨渊通过分析机械灵蛊的基因编码,发现其生命能量的核心是“淡绿生命因子”,这种因子需与“生物金属”结合才能稳定。他决定对机关傀儡的躯体进行改造:用小世界的生物金属替换传统金属,同时在傀儡核心嵌入“生命能量调节模块”(融合太阴本源与机械灵蛊基因的晶体),使傀儡能自主适配灵蛊能量。经过十次试验,首台“机关灵蛊融合体”成功启动——融合体身高三丈,体表覆盖淡绿生物装甲,左臂搭载灵蛊净化炮,右臂配备机关破障刀,既能自主识别混沌目标,又能在修士的远程操控下执行复杂战术,混沌净化效率较传统傀儡提升三倍。
但研发过程中,新的问题出现:融合体在持续作战时,生命能量与科技能量会出现“消耗失衡”——灵蛊净化消耗的生命能量过快,机械部件的能量供应却难以跟上,导致融合体在战斗十分钟后,战力下降五成。墨渊通过反复调试,在融合体中加入“能量循环系统”——用机关术将机械部件产生的余热转化为生命能量,反哺灵蛊核心,实现能量零消耗循环。
在高强度的研发与调试中,墨渊对机关术与生命科技的融合理解迎来突破——他领悟到“机关术的终极意义是‘生命与科技的共生’”:机关不仅是工具,更能通过生命能量赋予“自主意识”,使傀儡从“被动操控”变为“主动协同”。这种领悟让墨渊的丹田内产生异动——合道境大圆满道纹开始吸收生命科技核心的能量与机械灵蛊的基因编码,逐渐凝聚出“生命机关道纹”,道果周围萦绕的机关术道力形成淡青与淡绿交织的双重光罩,对机关灵蛊融合体的操控精度提升五倍,甚至能通过精神链接,同步融合体的作战数据,实时优化战术。
当墨渊与科伦完成十台机关灵蛊融合体的研发,在模拟战场中成功抵御“混沌模拟军团”(百只混沌生物)时,他体内的道果突然爆发出强光——生命机关道纹彻底稳定,周身的机关术道力形成“生命机关领域”,领域内的机关设备可自主吸收周边的生命能量,无需修士注入道力便能维持运转。墨渊的合道境大圆满突破深化,不仅推动了机关与生命科技的融合,还为联邦机关体系开辟了“生命机关”新方向。
探索队在小世界停留一个月,共采集生物金属五百吨、机械灵蛊核心三十颗,与原生文明达成“技术共享协议”——联邦向小世界提供混沌防御技术,原生文明则传授生命科技核心原理。返回联邦后,墨渊将融合技术编写成《机关灵蛊融合实战手册》,推广至所有机关修行区域;同时,在混元圣地建立“生命机关研发中心”,批量生产机关灵蛊融合体,部署在凡俗界、仙界的关键防御区域。
林尘在视察研发中心时,对墨渊的突破给予高度评价:“你将机关术从‘机械控制’升级为‘生命科技共生’,这种突破让联邦的防御体系兼具精准性与适应性,为跨世界协同作战奠定了技术基础。”墨渊郑重领命,心中明白,生命与科技的融合是未来机关术发展的核心方向,唯有持续创新,才能应对多元宇宙中可能出现的更复杂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