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混沌平衡核心区探索的完成,联邦获取的“混沌平衡矿脉”与“混沌-本源共生终极法则”,为混沌平衡技术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林尘、苏瑶决定启动“混沌-本源共生推广计划”,分三阶段实现联邦修士的混沌能量无损利用:
1. 基础适配阶段(3个月):在凡俗界、仙界、洪荒界的修士培养机构,开设“混沌平衡基础课”,传授混沌能量的基础转化方法,为化神境以上修士配备“简易混沌平衡蛊”(融合混沌平衡晶碎片),使修士能初步吸收低浓度混沌能量;
2. 深度共生阶段(6个月):在混沌防御前线的防御站,搭建“混沌共生训练舱”(融合混沌平衡矿脉能量),让合道境修士在舱内进行“混沌-本源共生训练”,掌握高浓度混沌能量的转化技巧,目标使合道境修士的混沌战力提升三成;
3. 全域协同阶段(1年):通过“混沌平衡神殿法则”,优化跨体系协同战术,实现盘古、太阴、元素等七大体系的“混沌能量共享”,使跨世界混沌清剿效率提升五成,且无任何能量冲突。
计划启动首日,炎烈、石坚、月璃分别前往凡俗界北境、仙界凌霄仙域、洪荒界混沌海的防御站,开展首次混沌共生训练——北境防御站的十名合道境修士(元素、蛊术体系)在训练舱内,仅半个时辰便掌握了低浓度混沌能量的转化方法,其中元素修士林凡(合道境后期)的“元素混沌净化炮”,混沌净化效率较之前提升两倍,且道果无任何侵蚀迹象。
为匹配混沌共生计划,苏瑶(太阴境大圆满)对“跨体系协同战术”进行终极优化,推出“混沌共生协同战术2.0版”:
- 前排破防组:由盘古、元素体系修士组成,盘古修士用“盘古混沌平衡力”撕开混沌生物防御,元素修士释放“元素混沌冲击”,强化破防效果,同时清除防御碎片中的混沌气;
- 中排净化组:由太阴、佛修体系修士组成,太阴修士用“太阴混沌净化力”清除漏网混沌气,佛修修士释放“佛元混沌平衡罩”,保护后排修士道心;
- 后排支援组:由机关、蛊术、生命体系修士组成,机关修士操控搭载混沌平衡核心的傀儡,提供远程输出;蛊术修士释放“混沌平衡蛊”,为队友提供能量续航;生命修士释放“生命混沌光罩”,修复队友道脉损伤。
战术首次实战测试在洪荒界混沌海展开——一支由二十名修士(含两名混元境初期、八名合道境大圆满、十名化神境大圆满)组成的清剿队,运用新战术对抗“混沌领主群”(三只混元境初期强度、五十只合道境大圆满强度)。战斗中,石坚的盘古混沌平衡斩击穿领主防御后,炎烈的元素混沌冲击立刻跟进,将领主的混沌核心暴露;月璃的太阴混沌净化力同步清除周边混沌气,防止道心侵蚀;后排的机关傀儡与混沌平衡蛊提供持续输出与续航,最终清剿队仅用一个时辰便全歼领主群,且自身伤亡率为零,较传统战术效率提升六成。
计划推进两个月后,基础适配阶段圆满完成——联邦化神境以上修士的混沌平衡蛊配备率达九成,低浓度混沌能量的转化效率提升至八成,凡俗界北境的混沌清剿任务,化神境修士的参与率从三成提升至七成,且道果侵蚀率降至零。深度共生阶段也取得突破:首批五十名合道境修士中,三十名成功掌握高浓度混沌能量转化技巧,其中佛修修士慧远(合道境大圆满)的“佛元混沌平衡术”,能同时净化十只合道境大圆满混沌生物,道力消耗仅为之前的五成,成功突破至合道境大圆满后期。
此时,太初鼎传来新的探测信号——时空乱流中出现“远古混沌共生遗迹”,遗迹内可能存在“混沌能量永久储存技术”(能将混沌平衡能量储存于特殊晶体中,长期不流失),这对联邦建立“混沌能量储备库”、应对突发混沌威胁至关重要。林尘与苏瑶商议后决定,待深度共生阶段完成,组建“远古混沌共生遗迹探索队”,由炎烈、石坚带队,深入遗迹开展探索,为联邦的混沌平衡体系再添终极保障。
随着混沌-本源共生法则的推广,联邦的跨体系协同战力实现质的飞跃,从“本源单一运用”升级为“混沌-本源共生”,为多元宇宙的混沌防御与长远发展,奠定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