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魂觉醒”的豪情尚在胸中激荡,一股更为深沉、更为严肃的力量,开始在全社会弥漫。当科技霸权确立、内部沉疴涤荡、精神体魄重塑之后,一个文明若想行稳致远,就必须有勇气直面自身历史中那些晦暗的角落与未愈的伤疤。这不是秋后算账,而是一次关乎文明健康与道德高度的 “历史清创” ,旨在让那些曾被刻意掩盖、扭曲或遗忘的过错,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得到审视,让该承担责任者忏悔,让蒙受冤屈者安息,让整个民族在汲取教训中真正走向和解与成熟。
“一个不敢正视自身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一位部委领导在主持历史文化委员会会议时,语气凝重,“我们要进行的,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对历史真实性与正义性的终极求索。这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我们必须如此。此乃 ‘明镜’工程。”
“明镜”工程,旨在动用“伏羲”强大的信息检索、交叉验证与逻辑推理能力,结合最新解密的档案与民间史料,对近现代以来,尤其是国家发展关键转型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争议人物、悬案疑案,进行系统性的重新梳理与评估。其核心原则是:真相至上,责任厘清,警示后世。
“伏羲”接入了全国所有已公开和部分经国家相关部门特批解密的档案馆、图书馆、旧媒体数据库,甚至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私人日记、往来信函(经合法程序获取)。它以其超越人类偏见与局限的视角,开始挖掘那些被时间尘埃掩埋的真相。
一批在早期市场经济浪潮中,利用规则漏洞 导致国家资产 流失 的“人”,其发家过程中的隐秘操作被逐一还原。证据显示,其中不少人还与境外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充当了利益输送的管道。
一些曾被誉为“学术权威”的学者,被揭露在关键时刻,为维护自身学派利益或受外部指使,利用评审权力,打压、剽窃了真正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导致国家在某些技术路线上走了弯路,错失了发展先机。
更多像周天佑一样,以文化、艺术、学术为掩护,系统性解构主流价值、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的假“大师”被揭露出来。他们形成的网络远比想象中庞大,其影响渗透之深,令人心惊。
一些地方在特定时期,因政策执行偏差或官员个人贪污腐败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冤假错案,其详细过程和责任人也得以清晰呈现。那些曾被压抑的哭声,终于有了被倾听的渠道。
“伏羲”生成的报告,冰冷、客观、细节详尽,每一桩事件、每一个责任人都对应着无可辩驳的证据链。这些报告被整理成《历史明镜录》,在严格控制的范围内,向特定层级的人员和经过筛选的公众代表公布。
《历史明镜录》的部分非核心内容,以及由其引发的关于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思考,迅速在现实与虚拟世界引发了空前激烈的大讨论。
【寰宇网络论坛 - 史海钩沉版块 - 热度爆炸】
帖子标题:《看完<明镜录>选摘,三观碎了!原来我们被“忽悠”了这么多年!》
楼主“求索真相”: 我的天!那个我一直很尊敬的x老,当年那个重大科技项目的决策,竟然是因为他收了竞争对手的好处,故意否定了更好的国产方案?!这耽误了我们多少年?!这种人凭什么安享晚年?!
回复1“历史的眼泪”: 比起这个,我更心痛那些在国企改制中下岗的工人。录子里提到的那几个现在风光无限的大佬,当年就是靠着侵吞国家资产起家的!那是多少家庭的血泪啊!
回复2“理性看待”: 大家冷静。揭露真相是必要的,但也要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看。有些问题,是特定发展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关键是现在我们有勇气把它翻出来,说明我们在进步。
回复3“决不原谅”: 楼上别和稀泥!有些罪恶,不能以“历史环境”为借口!必须追究责任!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些被冤枉、被牺牲的人?
【灵境 - 公共广场 - 主题辩论区】
热门辩论直播间:【历史清算,是否应该追究过往者的个人责任?】
正方代表(Id“正义之剑”): “法律都有追诉期,但道德和历史没有!如果因为时间久远,或者当事人已经老了、死了,就任由罪恶被遗忘,那正义何在?忏悔何在?必须追究,这关乎的是社会的公平底线!”
反方代表(Id“前行之舟”): “追究的尺度在哪里?会不会演变成无限追溯和新的不公?我们应该更关注制度建设,防止悲剧重演,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仇恨中。让历史成为教训,而不是枷锁。”
观众弹幕刷屏:
“支持正方!不追究就是纵容!”
“反方说得对,社会需要和解。”
“我爷爷就是当年下岗的,他直到去世都念念不忘,谁给我们家一个交代?”
“别忘了‘明镜’工程的初衷是汲取教训,不是制造分裂!”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人们也在热议。
一位出租车司机对乘客感慨:“听广播里说,以前咱们市那个挺有名的模范厂子,原来是让当时的领导给贱卖了,他自己拿了好处跑国外去了!工人们闹了好一阵,最后都不了了之。现在总算真相大白了!”
公园里,两位下棋的老人也在争论。一个说:“有些老家伙,过去屁股不干净,现在装得道貌岸然,我看就该把他们揪出来!”另一个摇头:“唉,都过去那么久了,算了吧,折腾起来,社会不安定。”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确凿证据面前,一些尚在人世、且问题相对清晰的“历史责任人”,面临着最终的选择。
部分人在家人、律师或特定委员会的劝导下,选择了公开忏悔。他们通过官方指定的媒体平台,面色沉重地宣读忏悔书,详细承认自己过往的错误乃至罪行,向受到伤害的个人、群体乃至国家道歉,并承诺退还非法所得。这种忏悔,虽然无法完全弥补过去,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抚慰受害者、警示社会的作用。民众对此态度复杂,有人认为他们是迫于压力,有人则看到了一丝人性的复苏。
对于那些涉及严重违法犯罪,且证据确凿、尚未过追诉期,或罪行极其严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的案件,司法系统在“明镜”工程提供的证据支持下,果断重启调查,并依法对相关责任人提起诉讼。一批早已认为自己安全着陆的“老狐狸”,在晚年被戴上了冰冷的手铐。法庭上,当那些泛黄的档案、清晰的资金流水、关键的证人证言(有些来自“伏羲”还原的通讯记录)被一一呈现时,任何狡辩都显得苍白无力。
对于更多已经离世,或其所犯错误主要属于历史局限性、道德层面而非明确触犯当时法律的人员,“明镜”工程则侧重于给予其历史定性。他们的功过是非,会在官方修订的历史教材、纪念馆陈列、以及权威历史着作中,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甚至是苛刻的评价。这意味着,他们虽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其历史声誉将彻底破产,迎来社会意义上的“死亡”。
为了永久铭记历史的教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实体化措施。
在几个曾发生过重大历史悲剧或存在显着历史不公的地区,建立了系列纪念馆。馆内不仅展示历史真相,更着重呈现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命运沉浮,强调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将“明镜”工程的核心成果,在脱敏处理后,向全民开放查询。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了解那段复杂历史的更多细节,铭记教训。
设立法定纪念日,并非为了宣扬仇恨,而是倡导全民在这一天进行反思,缅怀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公待遇的同胞,重申公平、正义、法治的价值观。
首都,国家历史纪念馆新馆开幕式。
相关部门领导与各界代表,包括一些历史受害者的后裔站在一起。馆内灯光柔和,气氛庄严肃穆。一面巨大的“反思墙”上,镌刻着从“明镜”工程中提炼出的核心历史教训。
“同志们。”领导的声音在寂静的展厅中回荡,“站在这里,我们的心情无疑是沉重的。我们直面了伤疤,揭开了脓疮,这过程充满了痛苦。”
“但,一个敢于自己动手‘清创’的民族,才是真正强大的、有希望的民族。我们这么做,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超越仇恨;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这些历史的教训,如同沉重的警示钟,必须长鸣于心。它们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法治的轨道,不能漠视人民的疾苦,不能丧失道德的底线,不能忘记最初的理想。”
“清算历史,是为了卸下历史的包袱。忏悔过往,是为了获得走向未来的资格。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算是真正告别了那个充满晦暗与曲折的昨天,才能凝聚起更加纯净、更加坚定的力量,去开创那无限光明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