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之日终究还是来了。清晨的国师府门前,马车已准备就绪。空气中弥漫着破晓时分的清冷与离别的微凉。
弈星穿着一身便于远行的苗疆服饰,靛蓝的衣衫,银质的项圈,墨发束起,显得干净利落,却掩不住眉眼间那浓得化不开的离愁。
明世隐依旧是一身紫袍,立于阶前,晨光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浅金色的光晕,容颜绝世,神情却比平日更显深沉。
他细细打量着弈星,从眉眼到唇角,仿佛要将他的模样更深地刻入心底。
“路上一切小心,听影卫的安排,莫要任性。”明世隐的声音比往常更低哑几分,他伸出手,细致地为弈星整理了一下本已十分平整的衣领,动作缓慢而珍重。
“我知道,师父。”弈星仰头看着他,强忍着鼻尖的酸意,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你……你在长安也要好好的,莫要太过劳累,记得按时用膳……”
千言万语堵在胸口,却不知从何说起。他只觉得眼眶发热,视线开始模糊。
明世隐看着他泛红的眼圈,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揪了一下。
他不再多言,俯身向前,微凉的唇瓣带着无比的郑重与眷恋,轻轻印在弈星光洁的眉心。
那一吻,如同烙印,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也带着无声的誓言。
“早些回来。”他退开些许,凝视着少年的眼睛,重复着最初的约定,“我等你。”
简单的三个字,却重若千钧。
弈星重重地点头,泪水终于还是没能忍住,滑落了一滴。他迅速抬手擦去,挤出一个带着泪花的笑容:“等我回来!”
说完,他不敢再看,生怕多停留一刻,便会失去转身的勇气。他毅然钻入马车,帘子落下的瞬间,隔绝了外面那个令他无比眷恋的身影。
马车缓缓启动,轱辘声碾过青石板路,也碾在两人的心上。
明世隐站在原地,直至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依旧未曾动弹。
许久,他才缓缓抬起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少年衣领的触感和温度。府门前空荡荡,仿佛连带着他的心,也空了一块。
……
归程的路,因为有了精心的准备和得力的护卫,并未遇到什么波折。
但弈星的心,却随着距离长安越远,而越发沉重。
窗外熟悉的南疆景色逐渐映入眼帘,连绵的青山,缭绕的云雾,湿润的空气,亲切的乡音……一切都提醒着他,家乡近了。
可他的心,却有一半早已留在了那座繁华的长安城,留在了那个紫袍银发的人身边。
他时常摩挲着腰间的牡丹玉佩,感受着那温润的触感,仿佛这样就能离明世隐近一些。
终于,车队抵达了苗疆圣地的入口。
熟悉的寨门,飘扬的图腾旗帜,还有得到消息早早等候在门口的族人们。弈星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心情和衣饰,走下马车。
“星师兄回来了!”
“是弈星!大祭司的弟子回来了!”
族人们,尤其是年轻的同门,热情地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询问着中原的见闻。
弈星努力微笑着回应,目光却在人群中急切地搜寻着那个最熟悉的身影。
在人群后方,一位身着繁复祭司袍服、手持蛇头木杖的老者,正静静地站在那里。
他须发皆白,面容慈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是将弈星抚养长大的大祭司,他的师父。
“师父!”弈星快步穿过人群,来到老者面前,依照苗疆最郑重的礼节,深深跪拜下去,“不肖弟子弈星,回来了。”
大祭司伸出手,轻轻扶起他,深邃的目光在他脸上细细端详,仿佛要看出这数月来他所有的经历与变化。
“回来就好。”老人的声音苍老而平和,“起来吧,一路辛苦。”
当夜,族中举行了简单却热闹的迎接仪式。
篝火燃起,米酒飘香,年轻的男女围着火堆跳起了传统的舞蹈。
弈星被同门们簇拥着,讲述着长安的见闻——巍峨的宫殿,繁华的街市,奇特的习俗,还有那些精妙的星象算法和棋艺。
他讲得绘声绘色,引得众人阵阵惊叹。
然而,在提及国师府,提及明世隐时,他的话语却不自觉地变得谨慎而简略,只说是蒙国师看重,多有指点,受益匪浅。
即便如此,他眼中偶尔闪过的光彩,以及提及“国师”二字时那细微的语气变化,并未能完全逃过大祭司那双阅尽世事的眼睛。
仪式结束后,众人渐渐散去。
弈星跟着大祭司,来到了他位于圣地最高处的竹楼。楼内陈设简单,充满了药草和古老卷轴的气息。
窗外,南疆的夜空繁星密布,与长安的星空似乎并无不同,却又因这熟悉的山水而显得格外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