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解析院的实验室里,符文光芒与灰黑色能量交织碰撞,发出细微的滋滋声。林小婉手持一枚特制的“混沌样本瓶”,瓶中封存着从阵基废墟中提取的混沌符文残留,这些碎片正不断撞击瓶壁,试图污染周围的平衡能量。
“混沌符文的‘法则否定’并非无差别攻击。”林小婉盯着样本瓶,对身边的研究团队解释道,“我们发现,当平衡之力呈现‘动态循环’状态时,被否定的效率会降低五成。就像水流遇到礁石,僵硬阻挡只会被撞碎,而顺势绕行反而能保持动能。”
液态符文宇宙的流纹伸出液态手臂,指尖流淌出银色的流体法则,轻轻触碰样本瓶:“流体法则也印证了这一点。混沌符文对‘固定形态’的能量敏感,对‘流动变化’的能量则反应迟缓。或许,我们可以创造一种‘无定形平衡符’,通过不断变化形态,规避法则否定。”
螺旋符文宇宙的旋玑则在光幕上绘制着三维模型:“若将‘无定形’与‘螺旋结构’结合,让符文在旋转中自然切换形态,既能保持平衡之力,又能让混沌符文难以锁定。就像拧成麻花的绳索,比直线更难被斩断。”
经过十日的研究,混沌解析院终于研制出第一代“混沌克星符”——这种符文没有固定形态,由阴阳、流体、螺旋三种法则交织而成,能在“虚实”“冷热”“刚柔”等极端状态间快速切换,如同一个不断变形的平衡体,让混沌符文的法则否定无从下手。
测试当日,林小婉将混沌克星符注入样本瓶。原本狂暴的混沌碎片突然变得迟滞,它们试图否定符文的某一种形态,却在锁定的瞬间被符文切换的新形态干扰,灰黑色能量如同无头苍蝇般乱撞,最终在符文的循环之力下逐渐消散。
“成功了!”实验室里响起一阵欢呼。
混沌克星符的诞生,为对抗混沌符文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元符圣殿立刻下令量产这种符文,装备到所有镇守多元平衡阵的平衡者手中。与此同时,叶辰与初源决定发起一次“本源反击”——利用混沌克星符的特性,主动深入混沌之隙,摧毁那里的混沌能量节点,延缓下一次大规模攻击的到来。
反击小队由叶辰、初源、影风、流纹、旋玑五人组成,他们乘坐融合了混沌克星符的“破晓号”飞舟,穿过多元平衡阵的光盾,驶入混沌之隙。
这片区域比想象中更加混乱——没有星辰,没有法则,只有无尽的灰黑色能量流,能量流中漂浮着无数破碎的星辰残骸,这些残骸上都刻着被混沌符文污染的痕迹。
“根据探测,前方三千光年处有一个巨大的能量节点,是混沌潮汐的能量源头之一。”旋玑操控着飞舟,避开狂暴的能量流,“节点周围环绕着三层混沌守卫,实力相当于上次的混沌先锋,但数量有上百只。”
破晓号飞舟在距离节点百公里处停下。叶辰等人激活混沌克星符,周身的平衡之力开始呈现无定形流转。
“分工行动。”叶辰低声道,“影风与流纹负责左翼,用虚实流转与流体法则牵制守卫;旋玑用螺旋阵困住右翼;初源前辈与我直取核心节点。”
五人如同五道流光,冲入混沌守卫群。影风的虚实符剑划出黑白弧线,每一次斩击都在虚实间切换,让守卫的法则否定屡屡落空;流纹化作一道液态能量,在守卫之间穿梭,银色的流体法则如同锁链,将数只守卫缠绕在一起。
旋玑则在右翼布下螺旋阵,金色的螺旋符文不断旋转,形成一道能量漩涡,将冲来的守卫卷入其中,让它们无法靠近核心节点。
叶辰与初源直奔节点中央。那是一团由亿万混沌符文凝聚而成的灰黑色球体,球体表面不断喷发出能量流,滋养着周围的守卫。
“就是现在!”
两人同时注入本源之力,元符的金色光芒与古老符文的幽光交织,形成一道贯穿混沌的能量柱,能量柱表面,混沌克星符正以极快的速度切换形态。
“轰——!”
能量柱击中混沌节点,灰黑色球体剧烈震颤,表面的混沌符文在无定形平衡之力的冲击下纷纷崩解。节点周围的混沌守卫发出凄厉的尖啸,试图回援,却被影风等人死死缠住。
“加注能量!”叶辰怒吼一声,将太初之力与元符本源完全融合,能量柱的光芒暴涨,硬生生在混沌节点上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
初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将自身一半的本源之力注入缺口:“混沌之根,破!”
古老符文如同种子般在缺口内生根发芽,金色的平衡之力顺着根系蔓延,将节点内部的混沌能量一点点转化、净化。
半个时辰后,当最后一丝灰黑色能量消散,混沌节点彻底崩溃,化作漫天光点。失去能量供给的混沌守卫如同断了线的木偶,纷纷停滞,随后在平衡之力的冲击下湮灭。
破晓号飞舟返航时,混沌之隙的能量波动明显减弱。虽然这只是众多混沌节点中的一个,但无疑给多元符海的平衡者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站在飞舟的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混沌之隙,叶辰手中的混沌克星符闪烁着柔和的光芒。他知道,这一次的反击只是开始,随着对混沌符文的理解不断加深,他们终将找到彻底克制的方法。
多元平衡阵的光盾在星空中愈发璀璨,混沌解析院的研究仍在继续,更多的平衡者正在成长。对抗混沌的战争,虽漫长而艰巨,但胜利的曙光,已在混沌之隙的边缘悄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