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七年九月中旬,一颗用石灰仔细腌过的头颅被快马送入京师——正是自称“曹操”的流寇首领罗汝才。

此人千不该万不该,逃出陕西之后偏偏选择进入山西。他或许以为能在此地重整旗鼓,却不知如今的山西早被孙承宗经营得铁桶一般。他手下那千余兵马,与其说是是进入,不如说是从陕西千里迢迢赶去给孙总督送上了一份军功。

这罗汝才倒也算有些能耐。虽一入山西便遭重创,部队星散,他却硬是凭着重新聚拢的几十号亡命之徒,在崇山峻岭间又硬撑了一年多,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他目标不大,却影响极坏。山西境内的富商豪族岂容这等宵小在自己地头上放肆?这些平日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势力,此番竟亲自带着豢养的家丁护院,漫山遍野追剿罗汝才。这群熟悉地形、手段更狠的“地头蛇”,追索起来比官兵还要卖力。

终于,在一场精心设计的围堵中,罗汝才被逼入绝境,头颅被豪强们毫不客气地斩下,成了他们向朝廷表功的凭证。

至于另一魁首张献忠?自河南突围后,他便如人间蒸发,音讯全无。有传言说他遁入湖广,也有说其潜回陕西,但踪迹缥缈,真伪难辨。无论如何,经此一役,他纵能苟全性命,也再难复昔日气候。

一场自崇祯元年开始,席卷数省、撼动天下的农民起义,在持续七载之后,终于逐渐平息。

朱由检并未命人将其悬竿示众。他只是静静下旨,令以庶人之礼将其安葬。在他心中,这颗头颅所承载的,远不止是一个叛贼的终局,更是他这个皇帝未能尽责的证明。

“若非陕西饥荒迟迟未解,若河南民生早得抚恤……他罗汝才,或许本可为一安分良民。”

天下虽暂得平定,但根本症结并未消除。勋贵豪强依旧广占田亩,藩王宗室仍然坐拥万顷,而那些在地里刨食的百姓,日子依旧悬在“勉强活着”与“快要饿死”之间。

至于另一位被生擒的贼首高迎祥,朱由检也未取其性命。他命人在京郊僻静处建了一处不起眼的院落,将其安置其中。有墙围拢,有军士看守,衣食用度皆由内帑拨发——高迎祥此生不得复出,直至老死。

这看似宽仁,实则是另一种囚禁。朱由检以一座安静的牢笼,判了他无期之刑。他不愿再杀人立威,却也无法纵虎归山。

天下看似重回宁静,而朱由检深知:一日土地之弊不除,一日吏治不清,这寂静之下,便仍涌动着未知的危机。

随着罗汝才的首级一同送达京师的,还有一箱箱沉甸甸、封着北欧火漆的白银,总计一百万两。这是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向大明皇帝支付的第一笔无息贷款。

朱由检站在内库前,默然注视着宦官们抬着箱子鱼贯而入。白银撞击的闷响在空旷的库房中回荡,他却忽然蹙起眉头,心底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异样——

“这合约签定至今尚不足两月,即便以最快船速,往返欧陆与大明也绝无可能如此迅捷……莫非他们早料定朕必会答应,连银子都提前备好了?”

这一刻,他仿佛觉得自己的一切决策,早被万里之外的异邦人算得分明。

实则,倒是他多虑了。这一批白银,本就是随丹麦使团一同启程的“见面礼”。对方确有意在条约签署后即刻献上,以显诚意。不料人算不如天算——

自“开海”令下,沿海码头空前繁忙,劳力顿时紧缺;而新整肃的驿站与纷纷转行承运的镖局虽生意火爆,却一时也难以调配出足够可靠、且能长途押运如此巨款的人手。几经周折,待找到合适人选并确保沿途无虞,时间早已蹉跎而过。

原本应在崇祯七年八月底送抵的银两,就这么被硬生生拖到了一个月,阴差阳错,竟与罗汝才的头颅同日抵京。

当然了,我们的崇祯皇帝那点犹豫并未持续太久。他随即大手一挥,径直拨出五十万两白银交付工部,严令加紧招募工匠,务必全力配合丹麦工匠,将天津港从纸面蓝图变为实实在在的枢纽大港。

待内库沉重的门扉再次合拢,朱由检的目光落回那剩余的五十万两白银上,心中飞快盘算起来:“皇庄划出去二万顷地给了福王叔,折银约莫十五万两……待到四月,预期还能有八十万两金花银解送入库。如此,朕的手头便能动用一百四十五万两之数。”

这一笔账算下来,他不由微微颔首,露出一丝难得的、带着倦意的满意。“至少……比前几年捉襟见肘、年关时库中只剩一两万残银的光景,要宽裕多了。”

他甚至开始憧憬,倘若今年再无大的天灾人祸,或许岁末之时,真能攒下将近一百万两的结余。

想到此处,连他自己都未察觉——他早已下意识地将那每年额定一百万两、实则年年拖欠的金花银,默认为实打实的八十万两了。曾经的应有之义,在长年的亏空与失望中,竟已变成一种需要庆幸的“不错”的成绩。

我们的崇祯皇帝,竟已可怜至此。他将那一点微薄的预期当作恩赐,在漫长的窘迫中,渐渐学会了知足。

手头既然又有了些活钱,朱由检那沉寂许久的心思便再度活络起来。此番,他决意要下一盘大棋,目标直指——天府四川。

他凝视着舆图上那片被群山环抱的沃土。蜀王朱至澍坐拥财富却疏于治政;悍匪姚天动、黄龙及其所率的“摇黄十三家”肆虐地方;更有那被四川百姓深恶痛绝、如同附骨之蛆的“土暴子”横行乡里,搅得民生凋敝,天府蒙尘。

为何是四川?朱由检的指尖重重地点在地图上——此地毗邻陕西,接壤河南。而如今,历经他数年呕心沥血的整顿,陕西与河南已初现复苏气象,如同两块渐渐拼合的基石。下一步,唯有拿下四川,才能将这三地连成一片稳固的战略腹地,互为犄角,共御外侮。

难道还能选南直隶不成?他自嘲地笑了笑。那边盘根错节的势力,勋贵官僚自成一体,阳奉阴违早已是常态,朝廷旨意到了那边,只怕还不如蜀道上一声吆喝来得响亮。

“四川……是时候该廓清寰宇,还百姓一个太平了。”

崇祯七年九月末,期待已久的金花银终于解送入库。朱由检掂量着手中略低于预期却仍堪一用的银两,不再迟疑,即刻展开布局。

他首先修书一封,八百里加急直送河南的孙传庭:“若豫境已靖,着即率精锐返京休整。朕,另有重任相托。” 言语简洁。

与此同时,数道圣旨接连发出:

擢升河南总理大臣范景文为户部左侍郎,填补致仕还乡的前任空缺——以其抚豫之功,掌天下财赋,正当其用。

委任李岩为河南巡抚,以其才略继续安定地方、恢复民生。

任命李红(红娘子)为河南总兵兼河南卫指挥使,总揽全豫军务及屯田事宜。这道旨意堪称石破天惊,以女子之身膺此方面重任,实为本朝罕见,足见朱由检用人之不拘一格与对四川局势的高度重视。

至于左良玉?朱由检搁下朱笔,冷哼一声。河南人口锐减,这个“鳖孙”可谓“功不可没”。念及河南甫定,民生凋敝,他终究不忍再兴大狱,令这片刚喘息的土地再遭动荡。暂且留其项上人头,以观后效。

这原本只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人事调动与军务轮换。然而,世间之事,往往就怕这个“但是”。

我们的崇祯皇帝麾下的爱将、石柱宣慰使、四川卫指挥使马祥麟,在接到朝廷文书后,却是整日愁眉不展,几乎天天哭丧着脸。缘故无他,只因这一纸调令,意味着他即将与那位心心念念的沈姑娘天各一方。

虽然圣旨中并未直接提及他马祥麟的去向,但规矩摆在那里:他此番是受孙传庭节制,临时率军入豫支援。如今孙督师既已奉召班师回京,他这支“客军”自然也该各归各位。他需先将麾下那一万陕西客军妥帖遣返,随后,自己恐怕便要带着两千白杆精锐,返回四川任所。

马祥麟思前想后,竟真的一横心,提笔开始给他的皇帝陛下写一封“陈情表”。什么石柱宣慰使的体面,什么四川卫指挥使的权位,他此刻统统不想要了。他只愿长留河南,即便官职一撸到底也在所不惜。

他在信中言辞恳切,甚至堪称“卑微”地恳求朱由检:愿卸去所有现职,调任至新任河南总兵兼河南卫指挥使李红麾下效力。至于缘由?他自然不敢明言是为了那位在李红军中担任千户的沈云英姑娘,只含糊其辞地表示“慕李总兵威名,愿追随左右,为国戍边”。

信的末尾,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将军,几乎是带着几分可怜巴巴的意味写道:但求陛下恩准,予臣一千户之职,足矣!

写罢,他重重搁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这封胆大包天、近乎儿戏的请调信,便被这样送向了京师,飞往那位正盘算着如何经略四川的皇帝案头。

朱由检正惬意地啜着新沏的铁观音——手头稍宽,他总算也容许自己奢侈了这么一回。可这口清茶还未及咽下,他便读到了马祥麟那封字字惊心的“请辞信”。

“噗——”一口茶汤毫无形象地喷溅在御案奏章之上。朱由检也顾不得擦拭,眼睛死死盯着那几行字:

“臣请辞石柱宣慰使……”

他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这石柱宣慰使是他马祥麟说不要就能不要的?他问过他家那位威震西南、一门忠烈的老妈秦良玉没有?!

他强压震惊继续往下读,结果越看越离谱——四川卫指挥使的职位,这家伙也不要了?只求调去李红麾下……当个千户?!

“嗯???”

朱由检放下茶盏,眉头拧成了结。李红可是成了亲的人!他马祥麟这般不管不顾地非要凑到人家麾下,究竟意欲何为?这要是传出去,像什么话!

再者……朱由检几乎能想象到秦良玉得知此事后暴怒的模样——那位老太太要是知道儿子如此“自毁前程”,怕是真的会亲自提兵出川,一路杀到京城来“管教”儿子!

那秦良玉是何等刚烈人物,岂是能轻易招惹的?而李红又岂是省油的灯?这两位,一个是威震西南的忠贞侯,一个是叱咤河南的女总兵,哪个都不是能轻易打发的善茬。

他骤然意识到,马祥麟这封荒唐信的背后,恐怕藏着极大的麻烦。一念及此,他顿感事态严重,急忙铺纸研墨,欲写密信分别询问孙传庭、李岩与李红三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军中出了什么难以调和的矛盾,还是……真的涉及了某些不可言说的情感纠葛?

笔尖在纸上游走,朱由检的眉头越锁越紧。然而,信写至一半,他却骤然停笔,墨点滴落,晕染了刚写好的字迹。

他忽然醒悟过来:无论是军中家庭纠纷,还是儿女情感瓜葛,这两种情况,似乎都不是他这位大明皇帝该贸然插手、甚至写信去“打听”的。

插手家务事?不成体统。过问情愫私隐?更失人君之度。

朱由检望着写了一半的密信,最终无奈地将其揉成一团,掷于一旁。“这浑水……朕怕是蹚不得。”

但转念一想,马祥麟终究是自己麾下爱将,若真由着他这般糊涂下去,万一哪天被闻讯赶来的秦老将军一怒之下“失手”打死……那损失可就大了。

朱由检索性把心一横,也懒得再绕弯子。他提起朱笔,在那封辞呈的空白处,批了五个大字:“嘛事!说清楚!”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