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快醒醒,吉时要到了!”
刘婶的声音又响又急。林小鱼被摇醒,一睁眼,看见满屋子都是红色,还有好多人头在晃。
刘婶拿着象牙梳,在林小鱼长发上比划。翠儿端来热水,脸上的笑比水汽还热乎。
几个平日里熟悉的婶子大娘捧着胭脂水粉,一个个跃跃欲试的看着林小鱼。
“醒了?快起来,误了吉时可不成!”
刘婶直接把林小鱼从暖和的被窝里拉了起来。
林小鱼迷迷糊糊的被按在梳妆台前,任由她们收拾。
“夫人这皮肤,嫩的能掐出水来,都不用怎么上粉。”一个大娘说。
“那是,也不看看是谁养的。”
刘婶一脸骄傲,给她梳头的动作却很轻,“咱们夫人的福气都在脸上,可不能被那些俗粉给盖住了。”
翠儿在一旁一个劲的点头,眼睛红红的,一边帮忙递东西一边吸鼻子。
林小鱼从铜镜里看见翠儿在哭,就问:“大喜的日子,你哭什么?”
“我……我是高兴的。”
翠儿哽咽着说,“小姐,你今天真好看。”
正说着,几个妇人小心的抬进来一件叠好的嫁衣。
嫁衣一展开,整个屋子都亮了。料子是皇上赏的上等云锦,颜色是海棠红。
衣襟和袖口用金线绣了祥云,裙摆上是百鸟朝凤图,绣工很细,上面的鸟好像随时要飞起来。
“这……这也太好看了吧。”林小鱼看呆了。
“这算什么!”
刘婶得意的挺起胸膛,“这嫁衣,是城里三十个手艺好的绣娘,赶了七天七夜做出来的。每一针都是咱们边关人对夫人的祝福!”
林小鱼摸着光滑的锦缎,能感觉到细密的针脚。
她仿佛看到,烛光下,那些她熟悉或不熟悉的妇人们,一边聊天,一边把祝福缝进了这件嫁衣里。
她的眼眶有点发热。
穿好嫁衣,画好妆,最后一支凤凰金钗插进头发里,铜镜里的女子,眉眼好看,一身红妆,让她原本亲和的脸多了几分明艳。
她自己看着,都感觉有点陌生。
屋外,天已经亮了。
“侯爷的迎亲队到城门口了!”一个小丫鬟跑进来报信。
屋里的气氛一下子更热闹了。
刘婶最后帮林小鱼整理了一下裙摆,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清了清嗓子,对着屋里的人说:“都精神点!翠儿,扶好夫人。今天谁要想从侯爷那儿拿到红包,可得拿出点本事,不能让他随随便便就把咱们的宝贝疙瘩接走了!”
大家立刻大声叫好,围着林小鱼往外走。
走到侯府二楼的回廊上,正好能看到镇上的主街。
翠儿忽然停下,指着窗外“呀”了一声。
“小姐,你快看!”
林小鱼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清晨的雾还没散,整个镇子,从东头的营房到西边的民居,再到南边新开的铺子和北边山脚下的人家,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升起了一缕炊烟。
成百上千道炊烟汇集在一起。
现在还不到做饭的时候。
林小鱼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不是巧合。这是全城人,在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给她送贺礼。
每一道烟,都代表着一家的祝福。
他们或许没有贵重的礼物,却愿意在今天,为她烧一把火,升一缕烟,用这人间温暖的烟火气,给她送上祝福。
这比任何好听的话、贵重的聘礼,都更能打动她。
她想起自己刚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是个没人要的孤魂。
可现在,她被一整座城的人当成宝贝。
眼泪掉了下来,又被她飞快擦掉。
她可不想哭花了妆。
她只是深深吸了一口气,把眼前的画面,还有这份沉甸甸的爱,都记在了心里。
“轰隆隆……”
马蹄声从远到近,一队穿着新军服的骑兵出现在街口。
带头的正是陆沉。
他今天没穿盔甲,而是一身和林小鱼嫁衣颜色一样的海棠红礼服,金冠束发,眉眼英俊。
平日的冷脸被喜气冲淡,显得更加挺拔。
他身后,张猛他们组成的仪仗队,一个个挺着胸,咧着嘴笑,藏不住心里的激动。
迎亲的队伍到了侯府门口,被刘婶带着一群妇人给堵住了。
“新郎官来啦!想接走新娘子,可没那么容易!”
刘婶叉着腰,笑得嘴都合不拢。
张猛马上上前,从怀里掏出一大把红包,大声喊:“各位婶子大娘行行好,误了吉时,侯爷可要罚我了!”
“红包我们收,门可不能就这么开!”
一个大娘接过红包,却一步不让,“第一个问题,侯爷,我们夫人做的菜里,你爱吃哪一道?”
这个问题让陆沉身后的亲兵们都笑了。陆沉却没犹豫,他的目光好像穿过人群,看到了楼上的林小鱼,轻声说:“每一道都爱。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第一次给我做的那碗阳春面。”
人群安静了一下,然后爆发出更大的叫好声。
刘婶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那我们再问,要是哪天,夫人跟你闹脾气,把你赶出房门,你怎么办?”
陆沉的耳朵有点红,但表情很坦荡,声音也很大:“我就守在门口,护着她睡个好觉。”
“好!”大家彻底被这话给说服了。
刘婶还想再问,陆沉却向前一步,对着所有人深深鞠了一躬,很诚恳的说:“各位婶婶大娘,谢谢你们把她照顾的这么好。今天,我来迎她回家。以后,镇远侯府就是她的家。我陆沉和这座边关,都会护着她。请各位,把她交给我吧。”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刘婶眼圈一红,也说不出为难的话了,笑着让开了路。
陆沉终于进了侯府。他穿过院子,一步步走上楼。他站到林小鱼面前,周围一下子安静了。陆沉的眼里只有林小鱼,她穿着一身红嫁衣,脸颊红扑扑的。
他伸出手,有点笨拙的擦掉她眼角的泪。
“我来接你了。”陆沉的声音有点哑。
“嗯。”林小鱼点头,把手放进了他宽大的手心里。
陆老将军穿着喜庆的唐装,笑呵呵的看着他们,亲自当了主婚人。婚礼在城中心的校场办,那里搭了个高台,台下站满了全城的百姓。
陆沉牵着林小鱼的手走上高台,下面的人都大声欢呼起来。
陆老将军清了清嗓子,洪亮的声音响遍全场:“今日,我孙陆沉,与林氏小鱼,在这边关,在全城父老的见证下……,结为夫妻!”
他看向陆沉:“陆沉,你可愿意娶林小鱼为妻?从此你的铁甲染上她的烟火气,你的征途有她的热汤等候。无论顺境逆境,都敬她,爱她,护她一生一世?”
陆沉转头,深深地看着林小鱼,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我愿意。”
他又看向林小鱼:“林小鱼,你可愿意嫁与陆沉为夫?从此你的灶台连着他的沙场,你的安宁是他守护的意义。无论风雨晴日,都信他,陪他,与他相守一生?”
林小鱼迎上他的目光,眼中闪着幸福的光,声音清亮而坚定:“我愿意。”
“好!”陆老将军大笑,“夫妻对拜!”
两人转身,郑重地向彼此弯腰行礼。
“礼成!”
欢呼声冲天而起,无数的鲜花和彩带被抛向天空。乌恩其站在人群中,看着台上那对璧人,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中尚未散尽的道道炊烟,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角落里,王老抠正用袖子抹着眼泪,嘴里嘟囔着:“这俩孩子……真好……就是这喜酒,用的是我那三坛最贵的女儿红啊……我的心肝……”
陆沉在震耳欲聋的祝福声中,将林小鱼打横抱起。
他低下头,在她耳边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夫人,他们说,我娶了这世上最好的厨娘。但我知道,我是娶回了我的万家灯火。”
林小鱼笑着,将头埋在他的胸前,心中无比安宁。
是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而此地,便是她用一手厨艺,为自己挣来的,最温暖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