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现在大家更常叫她的本名林悦——关于系统研究进化晶体的提议,在杨帆心中扎下了根。他深知,在这危机四伏的末世,任何能提升个体乃至集体生存能力的可能性都至关重要。不能仅仅依靠本能和运气去使用这些神奇的晶体,必须理解它们,掌控它们。
第二天一早,杨帆便召集了相关人员,正式宣布成立“晶体研究小组”。组长由提出构想的林悦担任,这既是对她专业知识的认可,也是一种信任和考验。组员方面,杨帆从联盟现有人员中精心挑选了三名有一定基础的队员:一个是以前在化工厂做过质检员的吴斌,心思缜密,对化学品熟悉;另一个是高中物理老师张海,逻辑思维强,擅长分析和建模;还有一个是心思手巧的女队员周敏,以前是手工爱好者,负责协助制作一些简易的实验器具。
这个简陋的“科研团队”,其配置在末世前或许显得寒酸,但在如今,已是难得的人才组合。
研究小组的临时实验室,设在据点内一个相对安静、通风良好的角落,由原本的一个工具间改造而成。条件极其简陋,主要的设备是上次从医院带回来的那台老旧光学显微镜,以及从超市化学试剂柜找到的一些基础试剂——盐酸、氢氧化钠、ph试纸、酒精灯等,还有一些清洗干净的瓶瓶罐罐。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杨帆亲自下达的:系统分析目前联盟库存中,所有不同来源和类型的进化晶体。
林悦小心翼翼地从杨帆那里接过一个特制的小型保险箱,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置着联盟目前收集到的所有晶体样本:最常见的那种从普通精英丧尸体内获取的、散发着微弱白光的“精英核”;从变异狼犬体内获得的、带着一丝野性躁动气息的“狼核”;上次清剿变异蜂巢时,从蜂后体内得到的、能量波动明显更强烈的“蜂后核”;以及最为特殊、通体翠绿、蕴含着勃勃生机的“藤蔓核”,和那枚一直未曾轻易动用、来自某个特殊变异医护丧尸的、散发着柔和治愈光晕的“医护核”。
每一枚晶体都代表着一次生死搏杀,也蕴含着未知的奥秘。
研究开始了。没有先进的光谱仪,没有高能物理探测器,他们只能利用最原始也最依赖观察者能力的方法。
林悦将每一枚晶体都在显微镜下进行了仔细观察。在数百倍的放大下,晶体的内部结构呈现出令人惊叹的秩序感,并非完全均匀,而是有着类似雪花般的复杂、规则的几何纹路,这些纹路似乎在缓慢地、自主地流动着,散发出极其微弱的各色荧光。
“看这里,”林悦招呼吴斌和张海过来,指着显微镜目镜,“所有晶体,无论颜色和能量强弱,其内部这些流动的纹路,其基础构成似乎是同一种物质……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处于活跃状态的微观粒子流。”
她将其命名为“活性能量因子”。
接下来是基础的化学性质测试。吴斌负责操作,他取用极细微的晶体粉末(通常是能量最普通、库存较多的精英核),分别滴加酸、碱,观察反应,测试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结果令人惊讶。这些晶体物理性质极其稳定,普通酸碱几乎无法腐蚀,只在强氧化剂下有极其缓慢的分解迹象。它们不溶于水,但当林悦尝试将少量狼核粉末投入蒸馏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时,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有极其微量的“活性能量因子”从晶体表面剥离,融入水中,使得清水在特定光线下,泛起一丝几乎不可察的淡蓝色微光。
“能量在缓慢释放……”林悦记录着观察结果,“虽然不溶解,但似乎可以通过介质进行能量传递?”
理论需要实践验证。在征得杨帆同意并充分告知风险后,研究小组决定进行一次极小剂量的活体效果测试。志愿者是一名后勤组的年轻队员,名叫小董,体质相对较弱,但自愿为研究贡献力量。
在杨帆、林雪医生和所有研究小组成员的见证下,林悦将用量匙精确称取的、几乎只有指甲盖刮下粉末量的狼核粉末,混入一杯清水中。粉末入水即化,那丝淡蓝微光一闪而逝。
小董有些紧张地接过水杯,看了一眼杨帆,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最初几分钟,没有任何感觉。林雪医生密切监测着他的心率、血压等基础体征。
约莫半小时后,小董忽然眨了眨眼,不确定地说:“好像……肚子里有点暖洋洋的?”
一小时过去,他原本有些苍白的脸色泛起一丝红润,精神头明显好了许多。林雪让他做了几个简单的体能动作——深蹲、握力测试、反应速度测试(接住丢来的小石子)。结果令人惊喜,与测试前的基础数据相比,他的深蹲次数增加了五次,握力提升了近百分之十,反应速度也有明显加快!
“感觉怎么样?”杨帆关切地问。
小董活动着手脚,脸上带着兴奋和不可思议:“队长,感觉……感觉身体轻了不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脑子也特别清醒!”
这种提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好景不长。大约在饮用晶体水两个小时后,小董感觉那股暖流开始消退。四个小时左右,他再次进行同样的体能测试,数据已经回落到接近之前的水平,只是精神略显疲惫,仿佛刚才的精力充沛透支了部分体力。
“效果显着,但持续时间短暂,并且可能存在一定的疲劳副作用。”林雪医生记录下最终结论。
实验室里,林悦看着记录的数据,眉头微蹙,随后又缓缓舒展开。她看向杨帆,眼神明亮而专注:“杨队长,初步结论是:晶体中蕴含的‘活性能量因子’确实能直接、有效地暂时提升人体机能。不同来源的晶体,因子浓度和属性似乎有差异,比如狼核偏向于体能和反应,而医护核……”她看了一眼那枚散发着柔和光晕的晶体,“很可能偏向于治疗和恢复。”
“关键在于‘暂时’?”杨帆捕捉到了重点。
“是的。”林悦点头,“能量因子进入人体后,似乎无法长期驻留,会随着新陈代谢和身体活动快速消耗掉。这就像……一种高效但无法储存的‘电池’。”她打了个比方,“如果我们能找到方法,让这种能量因子稳定下来,减缓其消耗速度,或者找到让身体细胞更有效吸收、甚至同化这种能量的途径,那么……让觉醒者的能力得到永久性增强,或许并非不可能!”
她的语气带着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与热切,但也透露出一丝无奈:“不过,目前我们的设备太有限了。显微镜只能看到表象,无法分析能量因子的具体结构和相互作用原理。我们缺乏更精密的检测仪器,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甚至缺乏足够多、不同种类的晶体样本进行对比实验……我们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的资源支持。”
杨帆静静地听着,目光扫过桌上那些蕴含着非凡力量的晶体,又看向林悦和她的组员们脸上那种混合着疲惫、兴奋与渴望的神情。他知道,这条路充满未知,甚至可能伴随风险,但无疑是通向更强未来的可能路径之一。
“我明白了。”杨帆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林悦,你们小组做得很好,方向是正确的。继续你们的研究,不要有太大压力,安全第一。需要什么支持,无论是人员、物资,还是优先使用某些设备,直接向我报告,我会尽力协调。”
他顿了顿,补充道:“关于晶体样本,我会让巡逻队和以后的行动小组更加留意收集特殊变异体的晶体。至于设备……或许,我们该把目光投向更远的地方了,比如……那些废弃的大学实验室,或者专业的研究机构。”
林悦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其他组员也面露振奋。领导者的支持与理解,无疑是他们在这条艰难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
神秘的进化晶体,其面纱刚刚被揭开一角,更深邃的奥秘和更广阔的可能性,正等待着他们去探索。而这探索本身,或许就是人类在这场残酷进化竞赛中,能够走下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