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海沟 深度218米
093型核潜艇长城191号像一条沉睡的巨鲸悬浮在黑暗中。指挥舱内,艇长赵海生盯着声呐屏幕上的绿色光点,食指无意识地在控制台边缘敲击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节奏。那个标记为目标Alpha的光点,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先进的苍龙号潜艇,此刻正躲在温跃层下方,试图借助不同水温层的声波折射隐藏行踪。
距离1500米,方位1-7-5。声呐员王涛压低声音报告,仿佛担心会被对方听见,它刚刚关闭了循环泵,完全静默了。
赵海生点点头。三小时前,南昌号驱逐舰遭受重创的同时,水下传感器就捕捉到苍龙号特有的低频声纹。这艘号称亚洲最安静的常规动力潜艇,正利用海沟地形对中国舰队实施猎杀。而现在,轮到猎人来当猎物了。
航速降至3节,开启被动阵列声呐。赵海生下令,声音轻得像在念咒语。全艇立即进入死亡静默状态——空调停转,所有非必要设备断电,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水兵们额头上的汗珠悬而未落,在昏暗的红色灯光下像一粒粒血珠。
声呐耳机里传来细微的金属摩擦声。王涛突然瞪大眼睛:艇长!它的推进器噪音...您听听这个频谱!
赵海生接过耳机。在沙沙的背景噪音中,有一种独特的声每隔11.7秒就会出现一次。他的瞳孔骤然收缩——这种频率特征与二战日军伊-19潜艇的档案记录完全吻合,正是那艘击沉美国航母黄蜂号的恶魔。
他们保留了二战时期螺旋桨的设计图纸。赵海生冷笑,传令下去,鱼雷舱准备。
______
苍龙号潜艇指挥舱
舰长佐久间龙也盯着主动声呐屏幕上的波纹,后颈汗毛直竖。十分钟前,他确信自己已经甩掉了那艘中国核潜艇——苍龙号的锂电池系统允许它在水下连续潜航三周,而核潜艇的循环泵永远无法达到这种静音级别。但此刻,那种被注视的窒息感又回来了。
释放自航式声诱饵。佐久间下令,同时观察着战术屏幕。日本最新研发的蛟龙-3型诱饵能模拟潜艇声纹并自主机动,足以欺骗任何声呐系统。
艇身轻轻一震,诱饵像一条发光的鱼雷游向东南方。佐久间同时命令苍龙号转向西北,借助海底山脉的阴影掩护撤退。他的祖父曾是伊-19潜艇的轮机长,从小耳濡目染那些猎杀盟军舰船的故事。今天,他要让中国人领教大日本帝国海军传人的厉害。
声呐官突然举手:接触!方位2-2-0,距离800米!确认中国093型!
佐久间嘴角扬起。猎物上钩了。他按下战斗警报,全艇立即进入攻击状态。但奇怪的是,中国潜艇并未追击声诱饵,反而在向苍龙号的真实位置逼近!
不可能...声呐官额头渗出冷汗,我们的诱饵系统从未被识破过!
佐久间不知道的是,赵海生的父亲是舟山渔民,从小教他通过观察鱼群游向判断水下障碍物的绝技。当蛟龙-3诱饵经过时,深海鳗鱼群的异常逃窜方向,暴露了真实声源的位置。
______
长城191号鱼雷舱
鱼雷兵李锐的手悬在发射按钮上方,眼睛盯着火控系统传来的数据。两枚鱼-10重型鱼雷已经完成参数装订,随时可以出膛。这种采用泵喷推进器的智能武器能自动识别干扰源,但李锐知道苍龙号肯定准备了最新对抗措施。
注水准备。赵海生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
舱内响起水流注入发射管的汩汩声。李锐突然注意到一个异常——根据声呐数据,苍龙号正在紧急上浮,试图借助表层洋流干扰鱼雷追踪。这个动作让预设攻击参数出现了0.7度的偏差。
在鱼雷发射前的最后三秒,李锐做了一个违反规程的决定——他手动微调了导引头搜索角度。这个动作可能让他上军事法庭,也可能创造历史。
发射!
艇身剧烈一震,鱼雷以45节时速扑向目标。李锐的耳机里立刻传来苍龙号释放气泡干扰的噪音,接着是鱼雷主动声呐的声——它在搜索目标!
距离300米...200米...目标急转!声呐员大喊。
李锐的心跳几乎停止。鱼雷的主动声呐显示苍龙号做出了教科书般的规避机动,同时释放了声学干扰弹。按照预设程序,鱼雷此刻应该失去锁定。
但奇迹发生了——那0.7度的手动修正,让导引头捕捉到了苍龙号舰桥围壳的金属回波!
命中!王涛的尖叫几乎刺破耳膜。
声呐传来一声闷响,像是有人用巨锤敲击铁桶。接着是金属扭曲的刺耳哀鸣,以及无数气泡上涌的哗啦声。战术屏幕上,苍龙号的光标开始不规则移动——它失去了控制!
______
长城191号指挥舱
赵海生盯着声呐屏幕,胸口发紧。命中数据显示鱼雷击中了苍龙号的推进器舱,但未引发致命爆炸。对方潜艇正在缓慢下沉,深度已经超过安全极限。
他们卡在了海底山脊上。王涛调整着声呐增益,听...有人在敲击艇壳!
耳机里传来规律的咚—咚—咚,接着是两组三短三长的敲击。莫尔斯电码的SoS。赵海生的拳头捏得发白——那是活着的艇员在求救。
艇长...副长欲言又止。所有人都知道救援敌方潜艇的风险——这可能是陷阱,也可能暴露己方位置。
赵海生闭上眼。他想起十五岁那年,父亲的渔船在钓鱼岛海域被日本巡逻艇高压水炮击中,父亲落水后肺部感染,终身残疾。那天他发誓要报仇。
但耳机里的敲击声越来越弱。
升起救援浮标。赵海生突然说,标注坐标发给国际海事频道。
参谋们震惊地看着他。赵海生指向声呐屏幕:深度280米,他们撑不过二十分钟。我们是军人,不是屠夫。
当橙色的救援浮标冲破海面时,长城191号已经悄然离去。声呐室里,老班长悄悄在控制台上贴了张泛黄的照片——北洋水师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的肖像,照片背面用毛笔写着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