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最后的僵局】
厚重的柏木谈判桌前,坐着两个世界的代表。一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司令员徐安明上将率领的胜利者代表团,另一方是以台军前参谋总长黄国昌为首的战败方残余代表。尽管外围战事早已平息,但在这间电磁屏蔽的会议室里,和平却卡在最后一道关口——黄国昌等人拒绝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仍在某些细节条款上纠缠不休,试图保留最后一丝虚幻的。
我们已经讨论了48小时,徐安明上将看了眼手表,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现在是10点整。我建议休会半小时,给各位最后考虑的时间。
【神经信标:无形的和平使者】
10:05,当黄国昌回到休息室时,天花板上看似普通的照明灯悄然改变了频率。一种特定模式的脉冲调制光开始以每秒40次的频率闪烁,同时隐藏在墙壁内的次声波发生器发出几乎无法感知的低频振动。
这是中国科学家研发的神经信标系统,基于:
光遗传学原理:特定频率的光脉冲能激活大脑中负责冷静思考的前额叶皮层
声波共振:7.83hz的舒曼共振频率可诱导大脑进入a波状态,增强暗示感受性
情绪标记:结合个体神经特征大数据,精准调节杏仁核活动,抑制攻击性情绪
【认知重构:和平的种子在脑中萌芽】
10:25,效果开始显现:
黄国昌感到莫名的平静,之前固执坚持的条款突然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他的思维变得异常清晰,能够理性看待战败的现实
对这个概念产生前所未有的认同感
签署协议的冲动变得越来越强烈
【签署时刻:水到渠成的和平】
10:30,谈判重启。徐安明上将刚刚开口,黄国昌就抬起手:
将军,不必多说了。他的声音异常平静,我们愿意接受全部条件。
在在场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黄国昌拿起钢笔,在投降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其他代表也相继签字,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技术背后的科学】
神经信标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
非侵入性:完全通过环境因素实现调节,无需接触目标
可逆性:效果在停止照射后数小时逐渐消退
选择性:基于前期大数据分析,只对特定人群有效
隐蔽性:被调节者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被影响
【和平的代价】
签字仪式结束后,技术团队关闭了系统。徐安明上将独自站在落地窗前,望着远方的台北市区。
我们创造了和平,他轻声对身边的科学家说,但这是真正的和平吗?
科学家沉默片刻:将军,我们只是确保了他们做出最理性的选择。有时候,和平需要一点...助推。
【历史性的时刻】
11:00,徐安明上将和黄国昌共同出现在媒体面前,宣布达成全面和平协议。镜头前,两人握手微笑,展现出惊人的和谐场面。
《全球时报》头版标题:「脑波和平:科技铸就两岸统一」
《纽约时报》评论:「这是否意味着未来战争将在无形中决定胜负?」
【新纪元的黎明】
随着投降书的签署:
军事行动正式终止:所有部队进入停火状态
政治过渡开始:启动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
重建启动:大陆宣布千亿重建计划
科技示范:神经信标技术展示中国在脑科学领域的绝对领先
【尾声:思考与展望】
当晚,徐安明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我们用科技的力量避免了最后可能的流血。我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但也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当我们可以影响人的思维时,胜利的定义将永远改变。
脑波和平,不仅结束了一场战争,更开启了一个关于人类意志与科技伦理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