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个申怀安真是胆大啊,这样的事他真敢做出来。”
沈清乾:“回陛下,申怀安有陛下赐予的尚方宝剑,由相机处置之权。
再说申怀安嫉恶如仇,个性张扬,他做出这个来臣觉得并不奇怪。”
皇上:“这个申怀安还真是啊,有能力有功劳,而且立有大功。
可是就爱闯祸,有时朕都不知如何保他了。”
沈清乾 :“陛下,毕竟潼州刚平,申怀安这也是无奈之举,只是让陛下多操心了。”
皇上:“你就这么看好申怀安?”
沈清乾:“申怀安才华横溢,有经世之才。
就拿此次潼州削藩来说,朝廷几年的努力,被他一个计谋给解决了,而且还兵不血刃。”
皇上:“能力确实有,可闯祸的本事也不小。
竟然两天斩杀了两百号人,而且还是亲自操刀。
看似一个白面书生,下手也真够狠的。
朕知道申怀安作为钦差,有权处置。
可是朝堂那些百官会怎么想?他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沈清乾此时也不好多说什么,默默的站在原地。
皇上:“这些年你也辛苦了,在京休息几日,等待朝廷旨意。”
沈清乾:“陛下,还有一事,臣不敢不说。”
皇上:“还有什么事?”
沈清乾:“右相府千金慕晴小姐烧了莫家祠堂。”
这时皇上突然站起身,他好像也被这消息给震惊。
皇上:“什么?慕晴竟然这么行事,说,是谁在后面蛊惑的?”
沈清乾:“陛下,慕晴小姐在地牢见过犯人莫世瑾后,出了地牢就去烧了祠堂。
还有……还有潼州百姓将莫家的墓给掘了。”
皇上大声喝道:“什么?这些刁民,他们哪来的胆子去掘别人的坟墓。
你可知道太后也姓莫,这让天下人怎么看朕?
申怀安为什么不拦着,他究竟想干什么?”
沈清乾:“陛下息怒,目前申怀安还没有新的奏章回来,估计消息就在这几日了。
请陛下消消气,等申怀安的奏折回京了,再作商议不迟,臣相信申怀安肯定会有个交待。”
皇上:“真是气死朕了,你先退下,过几日朝廷就会下旨,你做好接手清源的准备。”
沈清乾:“臣遵旨,陛下保重身体,臣告退。”
沈清乾离开皇宫后,身上的汗一直未干,他不知皇上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多疑。
几年前他离京前往清源时,皇上对他信任有加,还多次公开称赞。
这才几年,陛下怎么变得如此多疑了,难道皇上一直在隐忍?
伴君如伴虎啊,好在马上就要离京前往清源任职了。
还是地方上好啊,在京城真是如履薄冰。
……
又过了不到一日,叶恨北带着申怀安的密报回京。
京城右相府,上官仁远看着申怀安的密报,很是震惊和气愤。
也难怪慕晴会烧莫家的墓了,这个夏景恒和莫家如此丧尽天良。
把大梁的女子抢走,卖往他国。
还有他们竟然还计划在秋收之后联合匈奴反攻京城,真是该死啊。
还是申怀安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如果现在不提前拿下潼州,待秋收之事朝廷两面受敌。
大梁将生灵涂炭,现在除了匈奴,连巴蜀和西域都参与进来了,事情越来越不可控了。
好在是朝廷重新掌控了潼州,也不至于太过被动。
上官仁远看远秘信,对叶恨北道:“申怀安可有解决之策。”
叶恨北:“申大人目前在灵山和清源筹集银两,想将那些女子高价给赎回来。
另外他说宣武军如今驻扎在潼州,巴蜀和西域一时也不敢和大梁为敌。
待匈奴的事情解决后,大梁就可稳坐中原,以图天下。”
上官仁远:“他真是这么说的?小小年纪口气不下,匈奴是那么好灭的?
还想以图天下,真不是他哪来的勇气。”
叶恨北:“相爷,我临行前,申大人让御林军启程回京,我轻装简从绕过他们先行回京。
按日程,荀无常明天就可回京面圣,还请相爷早作应对。”
上官仁远:“荀无常回京后,京城又是一番腥风血雨,这损失的都是我大梁失根基啊。
还是长公主说的对,那些人根已乱了,本相就算想保也保不住了。”
叶恨北:“相爷,我秘密回京,主子并不知晓,我要不要回长公主府?”
上官仁远:“白虎,备车前往长公主府……”
长公主府,夏天来了,长公主夏如霜刚洗了个澡,房间刚洒满了花露水。
这花露水是申宅刚送来的,真是好东西啊,果然蚊虫不敢靠近。
花露水,连名字富有诗情画意,这个申怀安,脑子里究竟还有多少才华。
看到右相这个时候过来,长公主知道,肯定是潼州发生了要事。
长公主看完申怀安的秘报,也很是气愤。
想当初本宫在匈奴救了那么多孩子回来,没想到潼州竟然还把大梁的女子卖到他国。
这些人真是丧尽天良啊,如果陛下知道了,定会恼羞成怒。
过了一会,长公主道:“右相,这件事你我就佯装不知。
荀无常不是快回京了吗,一切全由陛下圣裁。”
上官仁远:“可是这么大的事,陛下肯定会询问臣的意思,这件事我们还是先做准备为好。”
长公主:“申怀安特意让叶恨北提前进京,就是想让你我置身事外。”
上官仁远:“可是这是投敌叛国的大事,难道就……”
长公主:“右相,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在为那些百姓的孩子报不平。
可是大梁这么多事,你管也管不过来。
到时候还会惹得一身骚,此事全由陛下圣裁。
按我对皇弟的了解,他肯定会让左相全权处置,你就不要强出头了。
叶恨北,你现在就带着飞鱼卫玄武在府里取些银两送往潼州,也可以帮帮申怀安。”
叶恨北走后,上官仁远小声道:“臣明白长公主的意思,只是臣不甘心啊。”
长公主:“其实你我都明白,潼州的事情解决之前,陛下就已不再是原来的陛下了。
这一点申怀安都看出来了,你怎么还如此行事?”
上官仁远:“长公主,连申怀安一个乡野小民尚且如此。
臣作为大梁重臣,一品大员,更不能知难而退。
臣承蒙先帝教诲,为了大梁不在乎这些虚名。
明天朝堂之上,臣哪怕血溅大殿,也要为那些潼州的女子讨回公道。”
长公主大声道:“你不在乎可本宫在乎,这么多年了。
你看你都累成什么样了,你怎么就不懂得爱惜自身?”
上官仁远听到长公主这么说,身体一震,他也想和长公主双宿双飞。
可是身为当朝右相,其妹妹上官静又是宫里的贵妃,而且还育有皇子景良。
就算两人情投意合,但身在大梁京城,这件事根本身不由己,自古有情人命运多舛啊。
长公主也平静了一下道:“明天朝堂之上,你不要激动。
一切由陛下圣裁,再说本宫相信申怀安,他定会找回这些女子。”
上官仁远:“如此,臣就告退了,长公主保重。”
此时叶恨北除了召集飞鱼卫玄鸟,还特意抽空去了申宅一趟。
当顾倾言和雷琛得知申怀安传回的信息时,他们很是兴奋,恩师就是恩师。
潼州虎狼之地,恩师兵不血刃的就拿下了。
看到申怀安的计划,顾倾言也立即去做安排了。
……
次日荀无常率御林军回到京城,他来不及安顿,就立即进宫,将申怀安查封的信件呈到皇上手中。
这是申怀安强调又强调的。
皇上看着这些信件和密报,火冒三丈。
“好啊,朕虽然早就知道太后和这些人密谋,没想到竟然背后搞出这么大动作。
这其中除了左相的信件还算有情可言,可那些百官,他们就真不怕死吗?
荀无常,你可知这是什么?”
荀无常:“陛下息怒,申大人特意多次叮嘱这些东西要直抵御前,不得有误。
臣不敢怠慢,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中途不敢耽搁。”
皇上:“你做的对,你先退下吧?”
荀无常:“臣告退。”
皇上:“丁升,速宣禁军统领林岳。”
……
昭历七月二十八日,大梁皇宫,百官跪拜。
今天上朝的人数很多,除了百官,就连羽林卫龚坚也上朝了。
这让左相很是诧异,坚儿上朝怎么连我都不知?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甚是威严。
不一会,禁军全面封锁了大殿和皇宫。
皇上:“一个多月前,朕让申怀安前往潼州巡查推恩令一事。
现在潼州已平定,其它几位藩王也都执行了推恩令。
自此大梁再无藩王,各位爱卿,你们当中的人是不是觉得有些不甘?”
皇上这一说,除了上官仁远,百官纷纷议论,皇上怎么会有如此一说?
对于大梁和朝廷来说,这是好事啊,难道还真有人有意见?
皇上:“朕手里是申怀安昨天加急送来的秘报。
夏景恒联合莫世瑾,不仅将大梁的嫂子掳走卖住巴蜀和西域,以换取钱粮和兵甲。
而且还暗中联合匈奴想在秋后兵分两路,剑指京城。
如此大逆不道,卖国求荣,不配为我皇室血脉,也是我大梁的耻辱。
还有你们,这大堂之上的百官司,难道你们就没有参与此事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