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安号”深处,被团队成员戏称为“数字堡垒”的核心服务器舱室,此刻是小陆一个人的战场。与阿明那边真刀真枪、风雨交加的实景不同,这里的战争无声无息,却同样凶险万分。空气因高强度散热而带着一股独特的臭氧和金属加热后的味道,数以万计的处理器在封闭机柜内发出低沉而持续的蜂鸣,如同巨兽沉睡中的呼吸。无数指示灯如同星海般明灭闪烁,映照着小陆年轻却异常专注的脸庞。
“盾构”模块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考验,来得比预想中更快,更猛烈。
攻击始于一场看似寻常的、针对云睿科技公开业务服务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流量巨大,但手法常规,像是网络黑市中随处可见的勒索骚扰。小陆指挥着自动化防御系统轻易化解,甚至反向追踪到了几个作为“肉鸡”的物联网设备集群,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这仅仅是序曲,是敌人用来吸引注意力和测试防御反应的佯攻。
真正的杀招,在ddoS攻击的流量洪峰刚刚退去、防御系统资源略有倾斜的瞬间,悄然而至。
“警报!检测到异常加密数据包,尝试通过供应链管理软件安全更新通道注入!”一个初级AI监控节点发出了尖锐的警告。
小陆瞳孔一缩。供应链攻击!这是利用云睿科技某个外围软件供应商的数字证书签名,将恶意代码伪装成合法的安全补丁!若非他之前主导的“根除”程序在新架构中建立了严格的代码签名验证和双向认证机制,这一击就可能被轻易放行。
“拦截!隔离该通道所有传入数据,启动深度代码静态及动态分析!”小陆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化作残影,指令精准下达。防御系统迅速动作,将可疑数据包引入沙箱环境。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条警报响起。
“警报!检测到针对‘方舟’协作平台的多点、低速率、慢速渗透扫描!源Ip地址伪装成内部预留段,行为模式模仿正常用户心跳包!”
内网渗透!对方在尝试利用对内部网络结构的潜在了解(可能源于之前发现的底层后门残留信息),进行隐蔽的横向移动探测!
“启动‘蜂巢’诱饵系统!在非关键网络区域部署高仿真假目标,记录所有扫描和连接尝试,反向溯源真实Ip!”小陆冷静应对。这是他借鉴了军事上的伪装战术开发的防御手段,用虚假的“蜜罐”吸引并消耗攻击者的精力。
攻击并未停止,反而变得更加刁钻。
第三个警报接踵而至,这一次,连小陆的额头都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最高级别警报!检测到基于未知零日漏洞的、针对工业控制系统(IcS)隔离网络的定向电磁脉冲注入尝试!攻击源……无法精确定位,信号特征极其隐蔽,疑似通过附近海域的民用船只中继放大!”
工业控制系统!这是控制“顺安号”动力、导航、生命维持等核心功能的神经中枢,理论上与外部网络物理隔离!对方竟然找到了利用特定电磁频率,通过物理空间进行数据注入的方法?这技术水准和攻击创意,远超一般的黑客组织!
“立刻启动IcS网络动态隔离协议!切换至备用模拟控制系统!全船进入二级战备状态,检查所有关键物理设备运行参数!”小陆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颤抖。这已经触及了“顺安号”生存的底线。
指挥中心,林默和周晓芸也收到了最高级别的安全警报。林默的目光投向“数字堡垒”的方向,没有出声干扰,但他紧握的拳头显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周晓芸则快速调取所有可能与此相关的背景情报,试图找出攻击源的蛛丝马迹。
“数字堡垒”内,小陆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个无形的、多头的幽灵作战。攻击来自四面八方,手段层出不穷,从传统的网络渗透到尖端的物理层注入,对方显然拥有一个庞大而多元化的攻击武器库,并且对“顺安号”的防御体系有着相当深入的了解。
“不能只防守!必须反击!找到他们的指挥节点!”小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一直被压着打,太憋屈了。
他调动了“盾构”模块储备的几个高级攻击工具,试图沿着攻击路径反向追踪。然而,对方的反追踪能力同样出色,路径在跳转了数个遍布全球的代理服务器和受控设备后,往往就消失在网络的迷雾中。
“小陆!‘灯塔’发现异常!”周晓芸的声音通过内部安全线路传来,“攻击流量的时间模式,与已知的几个星冕会关联的‘白帽子’安全团队(实则为他们服务的技术打手)的活跃时间高度吻合!而且,部分渗透手法与三年前侵入某国核设施研究机构的‘影舞者’组织档案记录存在相似性!”
星冕会!果然是他们!动用了其网罗的顶级技术力量!
压力如山般袭来。小陆感到一阵眩晕,不仅仅是精神上的疲惫,更有一种技术层面被压制带来的无力感。对方的资源、技术深度和战术灵活性,似乎都凌驾于他之上。
难道……守不住了吗?
他看了一眼屏幕上不断跳动的红色警报,以及代表“顺安号”核心系统稳定性的那条开始缓慢波动的曲线。一旦核心系统被攻破,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林默平静的声音通过专线传入他的耳中,清晰而稳定:“小陆,记得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盾构’吗?”
小陆一愣。
“不是为了打造一个永不陷落的堡垒,那是不可能的。”林默的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而是为了拥有在遭受攻击时,快速恢复、持续作战,并让攻击者付出代价的能力。你的价值,不在于能否挡住每一次攻击,而在于在攻击中学习、适应,并找到反击的机会。相信你的系统,相信你的团队,也相信你自己。”
相信……团队?
小陆猛地看向“方舟”平台。上面,“灯塔”模块在不断提供情报支持,“利剑”模块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阿明甚至发来信息询问是否需要物理层面清除可能的信号中继船。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股新的力量从心底涌起。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调整策略!放弃全面硬防御,启动‘弹性防御’模式!核心系统进入动态加密迁移状态,让他们的攻击目标不断移动!开放部分非核心外围节点,诱敌深入,植入反向追踪木马!”
“启动‘织网’计划!利用我们控制的僵尸网络资源,对已识别的几个攻击跳板节点发动干扰性反击,拖延他们的攻击节奏!”
“调用‘深渊’项目部分解密出的非标准加密算法,临时加固核心数据流,增加对方破解难度!”
他不再追求完美防御,而是采取了更灵活、更富有攻击性的策略。以空间换时间,以陷阱消耗敌人,并在混乱中寻找敌人的破绽。
同时,他通过“方舟”平台,与周晓芸和阿明紧密协作:
“晓芸姐,重点监控与那几个‘白帽子’团队和‘影舞者’过往活动相关的金融交易、通讯记录,寻找可能的指挥链漏洞!”
“阿明哥,你那边盯死那艘可疑的中继船,如果能抓到活口,或许能挖出更多东西!”
团队的力量开始显现。周晓芸的情报分析提供了新的线索,阿明的物理威慑让对方的某些攻击变得投鼠忌器。
攻防战进入了最残酷的拉锯阶段。攻击一波接着一波,防御系统在极限压力下频频告警,却又在小陆的精准调度和团队的支撑下,一次次险而又险地稳住阵脚。
数小时后,当黎明的曙光即将透过舷窗时,持续了整整一夜的攻击浪潮,如同它来时一样,毫无征兆地戛然而止。
屏幕上,红色的警报灯一个个熄灭,系统负载缓慢下降,最终稳定在安全阈值之内。
“攻击……停止了。”小陆瘫坐在椅子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汗水几乎浸透了他的作战服。他赢了,或者说,他守住了。
虽然未能彻底摧毁攻击源,但他成功保护了“顺安号”的核心系统和数据,并且通过反击获取了大量关于星冕会网络攻击能力的宝贵数据,还反向植入了一些追踪程序。
林默的身影出现在“数字堡垒”的门口,看着他,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笑容:“干得好,小陆。‘盾构’经受住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小陆抬起头,看着林默,又看了看屏幕上代表团队协作的“方舟”界面,第一次如此深刻地理解到,“守护者”不仅仅是一个名号,更是一种在绝境中相互支撑、永不放弃的信念。
他的网络攻防,守住的不仅仅是数据和系统,更是这个刚刚成型的团队,以及他们所共同守护的那个渺茫却珍贵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