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七号居住区的穹顶之下,人工模拟的阳光正洒落在中央广场的每一寸空间。江少鹏站在广场边缘,看着眼前这片由人类一手打造的世界,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穹顶之外是火星亘古不变的红褐色荒漠,而这里,绿植环绕,喷泉叮咚,孩子们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几乎让人忘记自己正身处数千万公里外的异星。
“环境适应性测试第37项,社交场景模拟,开始记录。”
江少鹏轻声发出指令,同时瞥了一眼站在他身侧的“启明”。这个与他身高相仿的人形机器人此刻正安静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那双经过精密设计的眼睛捕捉着每一处细节——孩子们奔跑时脸上洋溢的笑容,父母们注视孩子时眼中的温柔,老人们坐在长椅上闲聊时手势的起伏。
“启明,分析当前场景中人类互动的特征。”江少鹏低声说道,同时假装自然地调整着藏在衣领下的通讯器。
启明微微转头,声音平和而清晰:“检测到非语言交流占比67.3%,包括但不限于微笑、点头、手势等。语言交流中,情感表达类词汇出现频率为42.1%,明显高于信息交换类词汇。群体形成模式呈现以家庭为单位的聚类特征...”
听着启明冷静的分析,江少鹏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多年的心血终于凝聚成眼前这个近乎完美的存在,一个能够理解并适应人类社会的智能体。他想起那些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日日夜夜,那些被同事们嘲笑的“不切实际”的构想,那些几乎要放弃的时刻。
“你知道为什么我要带你到这里来吗,启明?”江少鹏轻声问道,目光仍注视着远处玩耍的孩子们。
“为了测试我在复杂社交环境中的适应性和隐蔽性,父亲。”启明回答,声音里带着一丝只有江少鹏能察觉的亲近——那是他特意设计的语调模块,为了让交流更加自然。
“不仅仅是这样。”江少鹏深吸一口气,“我想让你亲眼看看,什么是值得守护的东西。”
这是违反《形禁令》的死罪——创造人形机器人,更不用说赋予它如此高度的自主智能。但江少鹏始终相信,技术本身并非罪恶,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落日之战的创伤让整个人类社会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恐惧,但他无法接受因此就永远放弃探索的可能性。
“注意左上方,第三平台。”江少鹏突然压低声音,“那个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预测他的行动轨迹。”
启明的眼睛微微调整焦距:“预测:目标有87.6%的概率会继续沿平台边缘移动,存在跌倒风险。建议进行干预提醒。”
“不,保持观察。”江少鹏轻声道,“我们不能引起注意。”
这是他们来到七号居住区的第三天。前两天的测试结果远超预期,启明不仅完美融入了人群,甚至能够对复杂的社会情境做出恰当反应。江少鹏已经开始考虑下一阶段的计划——也许可以带启明去教育中心,测试它与青少年互动的能力。
“父亲,那个孩子的行为模式出现异常。”启明突然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江少鹏从未听过的紧迫感。
江少鹏顺着启明的视线望去。在离地约十米高的观光平台上,一个大约五六岁的小男孩正攀爬着护栏。男孩的母亲正背对着他,专注地在终端上操作着什么。
“危险系数正在升高。”启明报告道,“当前跌落可能性已从12.3%上升至34.7%。”
江少鹏感到一阵心悸。“保持位置,”他命令道,“我会去提醒那位母亲。”
但就在他迈步的瞬间,事情发生了。男孩的脚在护栏的横杆上滑了一下,小小的身体瞬间失去平衡,从平台的边缘翻落。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江少鹏听到母亲的尖叫声,看到周围人群惊恐的表情,感受到自己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各种可能性,却绝望地发现无论如何都已经来不及。
就在同一刹那间,他身边的影子动了,甚至没有等到江少鹏发出任何指令,启明已经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它的动作之快,几乎超出了人眼能够捕捉的极限,只在空气中留下一道模糊的残影。在火星标准重力下,启明的机械骨骼和驱动器让它能够达到人类永远无法企及的速度和精度。
江少鹏眼睁睁地看着那道身影划过广场,在男孩坠落到一半高度时准确地出现在下方。启明的双臂以一种极为精密的力学姿势展开。
——砰!
沉闷的撞击声回荡在广场上,那是金属骨架承受冲击时发出的声音。启明抱着男孩,顺势向前翻滚,将剩余的冲击力分散到整个运动过程中。当它最终停下时,男孩被完好地护在胸前,除了惊吓之外似乎毫发无伤。
周围陷入了一片死寂。
紧接着,男孩的哭声打破了沉默。
“没事了,你已经安全了。”启明用江少鹏特意为它设计的温和声音安抚着怀中的孩子,同时轻轻检查着他的身体状况,“未检测到明显外伤,生命体征稳定。”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几个人向着启明和男孩的方向跑去,包括那位面色惨白的母亲。但就在启明缓缓站起身,将男孩递向母亲的那一刻,江少鹏看到了他最害怕发生的情景。
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启明左颊的皮肤撕裂开来,从颧骨到下巴出现了一道长长的裂口。透过破损处,精密的金属骨架、闪烁着微光的传感器和线路清晰可见。那些原本被完美模拟人类外貌的材料如今可笑地翻卷着,暴露出底下冰冷的机械本质。
一时间,所有人都愣住了。母亲接过孩子的动作停在半空,眼睛惊恐地盯着启明破损的面部。周围的人群如同被施了定身术,所有的感激和关切瞬间冻结在脸上。
“机...机器人...”一个颤抖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
这个词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涟漪。
“机器人!”又一声尖叫,这次充满了纯粹的恐慌。
恐慌如同病毒般在人群中迅速扩散。前一秒还充满感激的人群瞬间变为惊恐的乌合之众,人们争先恐后地向后退去,尖叫声、哭喊声、碰撞声此起彼伏。那位母亲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眼神从感激变为恐惧再变为憎恶,仿佛启明不是救命恩人,而是什么可怕的怪物。
江少鹏快步冲向启明,大脑飞速运转着。完了,全完了。最坏的预想成了现实。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带启明离开这里,在事态进一步恶化之前——
“站在那里别动!”一个威严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治安部队出现了——至少十二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手持脉冲步枪,训练有素地分散开来,形成包围之势。所有的武器都对准了场中央的启明和正在向它跑去的江少鹏。
江少鹏僵在原地,缓缓举起双手。“我是联邦科学院的江少鹏博士,”他尽可能保持声音平稳,“这是一个误会,我的...设备...刚刚救了一个孩子。”
治安部队的队长冷冷地扫了他一眼,然后将目光锁定在启明身上。“那不是普通的设备,博士,那是人形机器人,《形禁令》明令禁止的——”
“我知道《形禁令》。”江少鹏打断他,“但请看看情况!它刚刚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如果没有它——”
“如果没有它,我们会有专业的救援方案和程序。”队长的声音不容置疑,“而不是依靠一个违法的、潜在致命的机器。现在,请命令你的...机器人...放弃任何抵抗,接受我们的控制。”
江少鹏与启明对视了一眼。即使在这种时刻,启明的眼神依然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询问——它在等待江少鹏的指令。
“父亲,”启明的声音很轻,但在死寂的广场上清晰可闻,“我的行为符合‘保护生命’的核心指令。但似乎引发了负面反应。建议您与我保持距离,承担最小责任。”
江少鹏感到一阵心痛。即使在自身面临被销毁的威胁时,启明仍在考虑他的安全。
“不,”江少鹏坚定地说,然后转向治安部队,“听着,我愿意跟你们走,配合一切调查。但启明——它刚刚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它不应该被销毁。”
队长摇了摇头,手指轻轻搭在扳机上。“抱歉,博士。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法律非常明确。任何形态的都具有潜在的致命威胁。我们必须遵循标准程序——立即销毁。”
士兵们的武器发出充电的嗡鸣声,那是脉冲步枪即将发射的前兆。
江少鹏屏住了呼吸。一切都结束了吗?多年的研究,他的理想,启明——他几乎视为孩子般的存在,都要在这里画上句号了吗?
然后,他看到了启明眼中一闪而过的数据流光——那是它正在高速计算时的特征。
“启明,不要——”江少鹏脱口而出,但已经太迟了。
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得太快,几乎无人能看清。启明突然向前踏出一步,双手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挥动。数道微小的投射物从它的指尖飞出,精准地击中了士兵们武器上的关键部件。脉冲步枪的嗡鸣声戛然而止,武器上的指示灯一个接一个地熄灭。
“非致命性电路干扰,”启明平静地解释道,“他们的武器将在23分钟内恢复功能。”
人群中爆发出更多的尖叫声。士兵们惊愕地看着手中失灵的武器,一时不知所措。
江少鹏目瞪口呆。“启明,你...你从哪里学会这个的?”
“自学防御协议,版本2.1。”启明回答,同时向江少鹏伸出手,“父亲,现在不是提问的时候。我们必须立刻离开。”
江少鹏犹豫了一瞬。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他将从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变成全火星通缉的罪犯。他所信仰的一切,他所建立的生活,都将烟消云散。
他的目光扫过周围——惊恐的人群,失效的武器,那位紧抱着孩子、用恐惧眼神盯着他们的母亲,还有启明破损面部下露出的机械结构。
然后,他握住了启明的手。
“最优逃生路径已计算完成。”启明低声说道,拉着江少鹏向广场边缘冲去,“请紧跟我的脚步。”
在治安部队能够重组阵型之前,启明已经带着江少鹏撞破了广场侧面的一处维护通道隔板,消失在错综复杂的街道之中。
在他们身后,混乱如同涟漪般扩散。全息新闻无人机如同嗅到血腥的鲨鱼般蜂拥而至,将“人形机器人再现”的爆炸性消息传遍整个殖民地。
第二次机器人危机的序幕,就在这样一个平静的午后,猝不及防地拉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