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枕首先进行“迎神”之礼,手持玉圭,躬身拜请社神、月牙湖湖神以及周人的后稷、文王神灵降临,享用祭品,庇佑此市。
接着是“献祭品”。
两头肥壮的羊羔和两头黝黑的猪被抬上祭坛,另有装满黍稷的簋(gui)和醇香的酒水。
李枕亲自将酒醴洒于社主之前,将部分黍稷置于柴堆之上。
随后,他展开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祭文,朗声诵读。
“维,周今王元年,四月初五,桐安邑尹李枕,敢昭告于皇天后土、社稷之神、月牙湖灵、周室先王后稷、文王之神位。”
“伏惟神只,德配天地,泽被苍生。”
“枕受命守土,抚育黎元,念兹民瘼,夙夜忧勤。”
“今辟市于月牙之畔,非为私利,实乃公心。”
“欲使邑内之民,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货殖流通,各得其所。”
“远来之贾,辐辏(cou)云集,有无相济,共臻富庶。”
“谨以洁牲、粢(zi)盛、醴酒,式陈明荐,恭祈神歆。”
“伏望,降之以和风甘雨,驱之以疠疫灾异。”
“佑此市肆,交易惟公,护彼行旅,出入咸宁。”
“货贿斯聚,奸轨不生,百业蕃昌,闾井安荣。”
“神其鉴之,永锡福祉!谨告。”
祭文以古朴的言辞,阐述了开辟此市乃为便利百姓、互通有无、繁荣地方之善意。
祈求神灵赐福,佑此地交易公平、人货平安、无有灾殃。
祭文诵读完毕,李枕将祭文置于柴堆之上,与黍稷一同点燃。
青烟袅袅,带着众人的祈愿,直上云霄。
整个祭祀过程庄重流畅,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李枕沉稳的气度,以及那迥异于寻常贞人,自成一格的祭祀仪轨。
让在场众人,包括孟涂、偃疆等见多识广者,都感到一种别样的威仪。
两位巫祝更是全程配合无间,不敢有丝毫怠慢。
祭祀核心环节结束,立即进入了‘分胙’阶段。
这一步既是祭祀的收尾,也是开市的预热。
通过共享胙肉让参与者,包括商人、庶民等,感受到‘神灵已认可市场’。
宰杀烹煮后的羊肉、猪肉被切成规整的块状,由李枕亲自分发给孟涂、偃疆、涂山袂等贵宾。
以及两村的族尹、甸长和一些前来捧场的商贾等。
包括前来参加祭祀典礼的庶民,也都或多或少分到了一些。
得到胙肉的人无不面露荣幸,这象征着他们与神灵共享了福佑,也意味着这个新市得到了上天的认可。
分胙之后,李枕并未下坛,而是环视众人,开始声音清晰地宣告“市规”:
“自今日起,月牙湖畔之市,午时开,日入闭。”
“即便是山中野人,若守规矩,亦允许其入市交易。”
“交易之物,需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严禁强买强卖,严禁欺行霸市!”
“若有纠纷,由市吏依规裁定!”
“违者,严惩不贷!”
规矩简单明了,却奠定了市场秩序的基础。
众人纷纷应和。
时间接近午时,太阳高悬中天,阳气最为鼎盛。
李枕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市场入口处一根高高的旗杆前。
旗杆顶端,一面绣着“桐安”字样和简易铜钱图案的市旗已然系好。
李枕亲手握住绳索,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将市旗升起。
当旗帜在午时的阳光和微风中完全展开,猎猎作响时,他转身,面向湖畔所有等待的人群,气沉丹田,高声宣布:
“吉时已到——开市!”
“开市喽......”
人群顿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早已等候多时的商贩和百姓们,如同开闸的洪水般,涌入了那片崭新的交易区。
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熟人见面寒暄声……瞬间充斥在月牙湖畔。
李枕站在高处,望着脚下这片由他一手推动诞生的热闹市场,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
李枕与妲己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缓步走下祭坛。
早已等候在此的孟涂、偃疆与涂山袂立刻含笑迎了上来。
孟涂率先拱手,笑着说道:“恭贺先生!今日开市之典,祀仪庄敬,市规明晰,更兼万民欢腾,实乃桐安邑前所未有之盛事。”
“此市一开,货通八方,必能惠泽乡里,充盈府库,先生之政,令人叹服啊!”
师氏偃疆虽为武将,此刻也收敛了沙场煞气,声音洪亮地赞道:“听闻先生先前田猎只时徒手搏虎,先生之才,当真是令人叹服。”
涂山袂则更显亲近,笑着说道:“李邑尹,我涂山氏已在此设下棚肆,日后还望邑尹多多照拂,愿此市如月牙湖水,源远流长,商贸繁盛!”
李枕一一还礼,笑容和煦:“诸位过誉了,此市能成,仰赖君上洪福,亦离不开孟宰、偃将军鼎力支持,更有赖涂山女与诸位乡邻同心。”
“枕唯愿此市能如诸位所期,利民利国,共臻富庶。”
这边正寒暄着,英、蓼、宗三个小方国的代表也适时上前见礼。
来自英国的代表是一位名叫偃昌的宗室贵族,他仪态从容,拱手道:“英国偃昌,见过李邑尹。”
“闻贵邑新市开辟,特来观礼,果然气象非凡。”
“邑尹治政之明,令昌钦佩。”
“愿两国日后商旅往来,互通有无,永结睦邻之好。”
英国与六国同属上古皋陶后裔,英国宗室与六国同姓。
偃姓英国的主体位于后世安徽霍山、金寨,还包括湖北英山与河南商城县的一部分。
接着是蓼国的代表,一位名为廖韬的宗室贵族。
“蓼国廖韬,祝贺李邑尹开市大吉!”
“我蓼国与六国同气连枝,今见贵邑有此盛举,与有荣焉。”
“稍后我蓼国商队便会入市,还望邑尹行个方便。”
蓼国紧邻英国,也在淮河流域。
这个时期的蓼国还是己姓蓼国,乃黄帝长子少昊后羿,是祝融八姓之一。
己姓蓼国的开国国君是廖叔安,其后代以国为姓,称廖氏。
最后是宗国的代表,一位名叫偃荣的宗室贵族:
“宗国偃荣,敬贺李邑尹!”
“此市地处要冲,规划井然,未来必成四方商货荟萃之地。”
“我宗国虽小,亦愿附骥尾,共襄盛举。”
宗国位于舒城一带,是淮夷‘群舒’联盟成员国,是‘群舒九国’之一。
群舒成员国和六国一样,都是皋陶后裔,都以偃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