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还亮着,程疏言没放下。
屏幕上的热搜榜刚刷新一轮,#疏知友谊封神#还在第一,但底下突然冒出一堆新词条。什么“公众人物行为规范”“男艺人亲密互动引争议”,点进去全是清一色的短评:“搂肩拉手算什么良师益友?”“粉丝洗地太用力了。”“现在连朋友都不能做了?”
他一眼就看出不对劲。
这些账号都是新的,头像用卡通图片,昵称带数字编号,发言时间整整齐齐,每隔十分钟就来一波,话术一模一样。这不是普通网友,是有人在组织刷屏。
小安的消息立刻弹出来:“哥,不好了!陆骁那边又动手了,买了一大批水军,专门冲咱们‘卖腐’的点打。”
程疏言冷笑一声,把手机转了个方向,靠在沙发上继续看。
评论区已经被带节奏的言论占了三分之一,有些路人开始动摇:“其实他们站得太近了吧?”“明星影响大,确实要注意形象。”
他知道这招——上次说他蹭热度,这次反过来说他“捆绑炒作”,换皮不换骨,还是想把正常关系扭曲成丑闻。
但他没急着回应。
上一次他沉默太久,被人当软弱。这一次他学聪明了,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周默电话打进来,声音压得很低:“我已经跟平台报备了异常流量,但他们处理要时间。你现在别说话,越解释越像心虚。”
“我不说。”程疏言答,“让他们闹。”
挂了电话,他打开系统界面,调出实时情绪波形图。红色代表负面情绪,蓝色是中立,绿色才是正向反馈。整个画面原本是大片绿意,可短短十分钟,红条像藤蔓一样往上爬。
系统提示跳出来:【检测到群体性情绪操控迹象,建议启动舆情追踪协议】
他点了确认,顺手把数据包转发给小安:“你那边联系粉丝技术组,把这些账号的行为模式扒出来。Ip、设备Id、发布时间,一个别漏。”
小安秒回:“已经在干了!我们群里有个写代码的大神,刚建了个‘清源小组’,专门对付这种事。”
程疏言点点头,把手机放在腿上,继续盯着屏幕。
他知道,这一轮不只是他在战斗。
另一边,岑知韫也没闲着。
她朋友圈那条动态还在,谁劝删都不删。陈薇早上打电话吼了三分钟,最后被她一句“我发的是心里话”堵了回去。
她的助理悄悄联系了长期合作的数据分析师,把可疑评论导出去做比对。很快结果出来了——上百个账号使用同一台服务器批量登录,发言间隔精确到秒,甚至有统一的指令文档写着:“关键词:卖腐、恶心、抵制;每小时刷50条;避免重复举报。”
证据拿到手,岑知韫粉丝会立刻行动。
一个叫“知光社”的粉丝群主整合材料,做了张长图,标题就四个字:“水军实锤”。
图里列得明明白白:账号注册时间集中在昨天半夜,发言设备Id一致,部分转账记录显示来自某营销公司账户,备注写着“疏知黑稿控评”。
视频也剪好了,配上冷静旁白:“你说他们是卖腐?那你看看谁在背后花钱造谣。”
这条微博发出后,直接艾特了网信办举报中心。
“请核查明星关系恶意标签化操作。”
“这不是讨论,是操纵。”
“我们支持真实表达,反对网络暴力产业化。”
转发瞬间破十万。
其他网友也开始觉醒。有人晒出自己和朋友拥抱的照片:“我和兄弟抱一下,是不是也算卖腐?”
有女同事上传工作群截图:“我们男同事击掌庆祝项目成功,要不要报警?”
还有个高中生拍短视频,站在教室门口大声问:“我和同桌坐一起三年,天天互相借笔记,是不是也该被网暴?”
话题越滚越大。
李奶奶带着“疏言奶奶团”录了个视频。几个老太太坐在公园长椅上,手里拿着《论语》翻页本,一人一句读:“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最后一句是李奶奶念的:“年轻人互相支持,有什么不好?”
底下评论笑疯了:“奶奶都比你们讲道理。”
“建议某些人去广场舞团进修一下人际关系课。”
平台反应终于提速。
中午十二点,官方公告发布:经核实,多个账号存在协同操控行为,严重扰乱社区秩序,现对两千余个关联账号执行永久封禁处理。相关话题进入限流区,需点击“查看争议内容”才能浏览。
#疏知友谊封神#重新登顶热搜,阅读量突破八亿。
程疏言看着数据一路飙升,手指轻轻敲着手机边框。
小安发来新消息:“赢了!我们赢了!那些水军全被封了,连后台都炸了!”
后面还贴了张截图,是某个水军群的聊天记录,里面的人正在骂:“谁走漏风声?钱白花了!”
他嘴角动了动,没笑出来。
这时候,系统再次震动:【检测到大规模集体信念共振,情绪类型:守护、认同、愤怒后的释然。共鸣值+,累计达标,解锁【灵感库·高阶剧本片段】权限】
眼前浮现出三段文字选项。
一段是都市情感剧的对手戏,台词犀利,节奏紧凑;
一段是音乐剧舞台设计,灯光与旋律配合完美;
最后一段,是一场公开演讲的开场白,主题是“成年人的关系,不必非黑即白”。
他扫了一眼,暂时锁定第三段,准备以后用。
手机又震。
岑知韫发来一条微信,只有五个字:“他们怕了。”
他回了一个“嗯”。
然后退出聊天框,打开微博。
首页推荐页全是温暖的帖子。有人画漫画,两个小人站在舞台两侧,中间连线写着“同行者”;有人录语音,“谢谢你让我相信,成年人也可以有纯粹的关系。”
他往下翻,看到一个陌生Id留言:“以前我觉得明星都是假的,直到看到你们。原来真的有人能十年如一日地互相托底。”
他点了赞。
这时周默来电。
“你知道最狠的是什么吗?”周默声音带着笑,“刚才有媒体去查那家营销公司,发现他们发票抬头写的客户名称是‘L.Y.团队’。”
程疏言眯起眼:“L.Y.?”
“陆阳?陆远?”周默顿了顿,“不,是陆骁。”
房间里安静了几秒。
程疏言慢慢坐直身体,手指无意识转着笔。
原来真是他。
嘴上说着“尊重同行”,背地里一次又一次买水军抹黑。上次说他蹭热度,这次说他卖腐,下次是不是要说他危害社会风气?
他没说话。
周默继续道:“现在证据链完整了,录音剪辑的事、水军转账的事、控评模板的事,全对得上。要不要放出去?”
“再等等。”程疏言说。
“等什么?”
“等他们自己露更多马脚。”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周默笑了:“行,那你继续当钓鱼高手。”
挂了电话,他把笔放下,拿起手机。
粉丝群已经自发打出口号:“这次是我们赢了!”
“清源行动成功!”
“守护真心,绝不退让!”
他一条条看着,忽然觉得有点暖。
不是因为胜利,是因为知道有人愿意和他一起守住那份真实。
窗外阳光正好,楼下传来小孩踢球的声音。
他正准备关掉页面,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新通知。
是岑知韫的朋友圈更新了。
她发了一张片场照,穿着戏服站在镜头前,眼神坚定。配文只有一句:“只要走得正,就不怕路难。”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
然后点开评论区,发现第一条就是自己的点赞。
就在这一刻,系统再次轻响:【检测到双向信念锚定,共鸣值持续增长中。当前总值接近下一阶段门槛,建议保持高频真实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