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经纬天地

邙山之巅,初临河谷

放勋静静地伫立在邙山之巅,狂风如猛兽般呼啸着席卷而来,裹挟着漫天黄沙,好似要将世间万物都掩埋其中。那黄沙从新栽的柏树林间肆虐而过,柏树枝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痛苦地呻吟。放勋脚下,陶管里正汩汩流淌着清澈的泉水,这泉水顺着夯土筑成的渠岸蜿蜒而下,在河谷间漫出一片清新的浅绿,宛如给这片略显荒芜的土地披上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毯。

极目远眺,远处的聚落里,袅袅炊烟正缓缓升起,那炊烟在微风中袅袅娜娜,仿佛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神秘纽带。伴随着陶器相互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顺着微风悠悠飘来,与孩童们欢快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质朴而真实的美好。

然而,在这看似宁静祥和的表象之下,却潜藏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放先生,东边的陶窑又塌了。”一个身披麻布的青年,气喘吁吁地奋力爬上坡,他的额头满是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青年手中紧紧攥着一块沾着黑灰的陶片,脸上满是焦急与无奈。“土坯总是烧不透,裂开的纹路就像寒冬里冻开的河面。”

放勋神色平静地接过陶片,他的眼神专注而深邃,轻轻用指尖抚过那些如蛛网般密布的裂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三年前,那时他初到这片河谷,眼前的景象让他深感痛心。人们还沿袭着古老而落后的方式,用陶罐煮土块来获取盐巴,将盐碱地的土块泡在水中,煮出的浑水晒干后便成了盐。而当时的陶窑,不过是半地下的简陋土坑,烧制出来的罐子布满砂眼,用来煮盐时,漏出的远比剩下的多,使得本就艰难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带二十个人去西山。”放勋将陶片小心地揣进怀里,抬手指向东南方的丘陵,目光坚定而充满自信。“那里的红土含砂量少,去挖三尺深的黏土回来。再砍些荆条,编成三尺高的窑圈。”

青年听闻,不禁愣住了,满脸疑惑地说道:“先生,祖宗传下来的窑一直都是半截埋在土里的……”

“祖宗还教我们茹毛饮血呢。”放勋轻轻拍了拍青年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去尝试一下吧。把窑筑在高地上,底部留出九个火眼,这样烧火的时候,风就能从底下钻进去,也许能改善陶窑的状况。”

放勋望着青年匆忙跑下坡的背影,微微低下头,目光落在脚边潺潺流淌的渠水上。这条渠是去年冬天开凿而成的,三十个壮汉手持石锛,在严寒中不辞辛劳地耗费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才成功将邙山的泉水引入河谷。开渠那天,族老们神情庄重地捧着龟甲在渠边进行占卜,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敬畏与虔诚。然而龟甲上呈现出的裂纹却杂乱如麻,仿佛预示着未知的灾难。大巫神色惊恐,断言这是触怒了河神,必须献祭三个童男童女,才能平息河神的愤怒,否则整个河谷都将遭受灭顶之灾。

彼时,放勋正蹲在渠边专注地测量水位,听闻此言,猛地站起身来,毫不犹豫地说道:“把童男童女交给我,我能让渠水流量增加三倍。”

族老们听闻,气得浑身发抖,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解,纷纷指责他这是要逆天而行,会给大家带来更大的灾祸。但放勋并未退缩,他坚定地领着众人在渠首筑起石坝,那石坝由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堆砌而成,每一块都凝聚着众人的汗水与希望。他又在渠身每隔百步精心挖掘一个分水口,让水流能够更加合理地分配。奇迹发生了,原本细弱的水流竟真的变得湍急起来,那奔腾的水流仿佛是大地的血脉,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就连最干旱的南坡也得以灌溉,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到了秋收时节,南坡的粟米堆积如山,那金黄的粟米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仿佛是对放勋智慧与勇气的最好嘉奖。大巫见状,只得无奈地将龟甲扔进渠里,沮丧地表示自己再也看不懂那些神秘的裂纹了,他心中对放勋的敬佩也油然而生。

探索改良,智慧初显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橙红色,仿佛给整个世界都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放勋背着一捆竹简,沿着山路缓缓往聚落走去。这些竹简是他从遥远的南边带来的,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各地的风土记,详细记录着哪里的土适合烧制出坚固的陶器,哪里的石头能够炼出铜矿,哪里的草籽可以榨出油来,凝聚着他多年的游历与探索。

当他路过陶窑时,新筑的窑正浓烟滚滚,九个火眼里蹿出的火苗犹如九条舞动的红蛇,将窑壁烧得通体发亮。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是放勋心中对改变的热切渴望。

“先生快看!”陶匠兴奋地举着一个刚出窑的陶罐,急匆匆地奔过来。只见罐身洁白如雪,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敲上去发出清脆悦耳的“当当”声,仿佛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这土烧出来竟如同白玉一般!”

放勋接过陶罐,轻轻摩挲着,罐壁光滑如镜,竟能清晰地照见人影。他不禁想起在南方部落见过的釉石,若是将其磨成粉末,混入黏土之中,烧制出来的陶器便能盛水而不漏。想到这里,他往窑边的土堆里撒了把盐,说道:“明天把东边的釉石碾成粉,掺进黏土里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夜幕降临,聚落中央燃起熊熊篝火,温暖的光芒照亮了四周。人们纷纷围聚在篝火旁,脸上洋溢着一天劳作后的放松与惬意。放勋坐在石台上,借着跳跃的火光,在竹简上专注地刻着字。一个身着兽皮的老者好奇地凑过来,指着竹简上的符号问道:“这画的是粟米吗?”

“这是‘粟’字。”放勋微笑着用石刀在地上缓缓画着,耐心解释道。“上面是粟穗,下面是粟根,以后记账就不必再依靠堆石头了。用文字记录,更加清晰准确。”

老者听后,却摇摇头,坚持道:“还是堆石头好啊,石头不会被火烧掉。”说着,他指了指北边的山,继续说道:“去年有个部落,把刻着字的骨头埋在土里,结果被雨水泡烂了,最后连自己有多少羊都记不清楚。”

放勋听闻,不禁想起自己带来的那卷《土贡图》。图上用朱砂清晰地标着各地该缴纳的贡物:东边的部落缴纳海盐,西边的部落缴纳玉石,南边的部落缴纳丝绸。然而,去年秋贡时,西边的部落送来的玉石比往年小了一半,声称山里的玉矿已经挖空。

“明天我带你去看个东西。”放勋收起竹简,往篝火里添了根柴,火苗顿时蹿得更高,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改变欢呼。“邙山北坡有铁矿,炼出来的东西比玉石坚硬十倍。”

老者眯起眼睛,满脸怀疑地说道:“铁?那不是烧不化的顽石吗?怎么可能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加三倍的风,烧上七天七夜试试。”放勋望着跳动的火苗,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往炉里扔些石灰石,它能把铁水里的渣子去除干净。”

铁具诞生,制度初建

三天后,当第一块铁块从炉中缓缓取出时,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目光紧紧地盯着这块神秘的铁块。它红得如同落日的余晖,散发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蕴含着无尽的能量。待冷却后,颜色逐渐变成深邃的黑色,那黑色仿佛是大地的深沉与厚重。有人试着用石锤砸下去,竟砸出了锋利的刃口,众人见状,纷纷惊叹不已。放勋让铁匠将铁块精心打制成斧头,并在斧柄上郑重地刻了个“公”字。

“这把斧头归整个聚落。”放勋将斧头稳稳地插进石座里,神情严肃地说道。“以后谁要开荒,就来这里借,用完后务必还回来。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让聚落更好地发展。”

此言一出,有人顿时不乐意了,大声说道:“我家的石斧凭啥要拿出来共用?这可是我们自己辛苦打造的。”

“因为渠水不是你家独有的,陶窑也不是你家单独的。”放勋神色平静,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耐心解释道。“去年你家分到的粟米,有一半是靠公渠的水浇灌出来的。我们是一个集体,只有相互协作,才能共同进步。”

争执声渐渐小了下去,放勋趁机在地上画出一个个方块,每个方块里认真写上一户人家的名字。“东边的二十亩地归这五户,西边的归那五户。秋收时,每户需缴纳十束粟米,存入公仓。这些粮食将用于整个聚落的储备和发展。”

他又指着最大的一个方块,继续说道:“这里要盖一座大房子,用来储存粮食、放置工具。再挑选十个身强力壮的壮年人,轮流看守公仓,仔细登记出入的物品。这样才能保证公仓的物资管理有序。”

族老们见状,又要进行占卜,放勋却从容地从怀里掏出一块木板,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刻痕。“这是上个月各户的出工记录,谁挖渠时偷懒,谁烧窑时卖力,上面都详细记着。分粮时就按照这个来,多劳多得,这样才公平合理。”

木板上的刻痕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宛如串起来的璀璨星子。人们纷纷凑过来,仔细数着自己的刻痕,相互比较着,原本吵吵嚷嚷的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认可了这种公平的分配方式。放勋看着众人,心中明白,只有建立起合理的制度,才能让聚落走上正轨,实现长久的发展。

互助交易,发展壮大

入夏时节,南边的部落派来了使者。他们背着精美的丝绸,那丝绸在阳光下闪烁着华丽的光泽,却带来了一个坏消息:淮河突发大水,无情地冲毁了他们的盐田,如今部落面临困境,百姓们食不果腹,希望能换取一些粟米回去,以解燃眉之急。

放勋得知后,领着使者来到公仓。只见公仓里的粟米堆积如山,比人还高,陶罐里的盐砖也码放得整整齐齐,显示出聚落的富足。放勋心中明白,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他一直以来所期望的。

“我给你们三百石粟米,二十块盐砖。”放勋在竹简上认真刻下字据,递给使者。“但你们要教我们种桑养蚕的技术,还要派五个陶匠过来,教我们烧制彩釉。这样我们就能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使者听后,瞪大了眼睛,犹豫地说道:“我们部落的巫祝说,养蚕的法子是神授的,不能外传。这是我们部落的机密,恐怕……”

“那你们部落的人,现在是不是在啃树皮?”放勋领着他来到水渠边,神色严肃地说道。“神要是真的保佑你们,怎么不让洪水绕道走?我们相互帮助,才能度过难关。”

使者听了,沉默不语,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部落如今的困境,也明白放勋所说的话不无道理。放勋把字据分成两半,一半递给使者,一半自己收好,说道:“明年这个时候,你们带着蚕种来,我再给你们三百石粟米。这是我们的约定,希望我们能信守承诺。”

送走使者后,放勋再次爬上邙山。此时,新栽的柏树已经抽出嫩绿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放勋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活力。渠水在河谷间蜿蜒流淌,宛如一条闪闪发光的银带,将整个河谷装点得格外美丽。聚落周围,许多新盖的土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屋顶都铺着统一烧制的陶瓦,显得整齐而美观。远处的铁矿传来阵阵叮叮当当的敲打声,那是铁匠们正在精心打制新的农具,为聚落的发展添砖加瓦。放勋望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他知道,这片土地正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这时,一个孩童蹦蹦跳跳地跑上山,手中高高举着一片竹简,大声问道:“先生,这字念啥?”

竹简上刻着“律”字。放勋接过竹简,在地上认真画出两个人,一个人手里拿着别人的陶罐,另一个人举着木棍,耐心地解释道:“这个字念‘律’。以后谁偷东西,就罚他去修渠三天;谁打人,就罚他去守公仓五天。我们要制定规则,让大家都能和谐相处。”

孩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蹦蹦跳跳地跑下山去。放勋望着他的背影,不禁想起刚来到这里时,人们解决争执,不是靠野蛮的拳头,就是依赖神秘的占卜。有一次,两户人家为了一块荒地大打出手,结果打死了三个人,最后还是靠抽签才分了地。那时的场景让放勋深感痛心,他决心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他从怀里掏出那片曾经裂开的陶片,如今已经用糯米灰浆修补好了。这种灰浆是他偶然发现的——煮黏米时溢出来的浆水,晾干后坚硬如石。他用这个方法修补了不少陶器,甚至还用来加固渠岸,效果十分显着。放勋看着这片陶片,就像看着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个个努力与尝试,每一次的成功都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微风再次轻轻拂起,柏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变化。放勋低头看着脚下的土地,渠水浸润过的地方,泛着湿润而肥沃的光泽。远处的公仓顶上,一面麻布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用朱砂醒目地画着一个“中”字——这是他新定的名号,取“居中调和”之意,寓意着聚落能够在和谐、平衡中不断发展。

他忽然深刻地明白,所谓经纬天地,并非拥有呼风唤雨的神奇法术,而是在混沌无序中寻找条理与秩序:让水有合理的去处,滋润土地;让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烧制陶器、种植作物;让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各司其职。就像编织竹篮,纵线代表着公仓、水渠、铁工等基础设施,横线象征着历法、交易、法度等规章制度,纵横交错,相互支撑,才能稳稳地盛住一个部落的未来,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稳步前行。

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一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