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三十分,凌云提前来到临港项目指挥部。晨光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他站在项目进度图前,仔细查看着各项目的进展情况。这时,办公室工作人员小张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为凌云泡上一杯热茶。
凌书记,林副镇长刚才来电话,说十点的会议材料已经准备好了,她正在来的路上。小张轻声汇报。
凌云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进度图上:养殖区的智能化改造进行到哪一步了?
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十,预计下月底可以全部完工。小张熟练地回答,不过王大海反映,新系统的操作对老渔民来说还有些困难。
这个问题要重视。凌云转身说,让经济发展办组织专场培训,一定要让每位渔民都掌握新系统的使用方法。
九点五十分,林倩抱着厚厚一叠材料走进办公室:凌书记,各部门的汇报材料都收齐了。有几个问题比较棘手,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升级和电力扩容的事。
凌云接过材料,在办公桌前坐下:说说具体情况。
环保站坚持要上紫外线消毒系统,但财政所认为预算超标。林倩翻开笔记本,供电所那边倒是很配合,但新的电力线路需要经过邻镇,协调起来比较麻烦。
凌云微微皱眉:这些都是关乎园区长远发展的大事,不能因为眼前困难就退缩。待会儿会议上要拿出解决方案。
十点整,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凌云环视会场,看到各部门负责人都已到齐,便开门见山:今天会议的重点是解决园区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先请环保站发言。
环保站站长站起身,打开准备好的ppt:根据连续三个月的监测数据,虽然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但随着园区规模扩大,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建议新增紫外线消毒工序,这是详细的方案和预算。
财政所所长紧接着发言:凌书记,不是我们不愿意投入,实在是园区建设资金已经捉襟见肘。这笔八十万的支出,能否分期实施?
我理解财政的压力。凌云说,但环保问题不能打折扣。这样,先从园区发展基金中拨付,后续再从企业环保保证金中补充。
这时,经济发展办王主任插话:凌书记,我建议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环保设施建设。最近有几家环保科技公司表达了合作意向。
这个思路很好。凌云点头,林镇长,这件事由你负责对接,尽快拿出合作方案。
接下来讨论电力供应问题。供电所代表详细介绍了新建线路的方案:新线路建成后,可以满足园区未来五年的用电需求。但线路要经过邻镇的两个村,需要当地政府配合。
这个问题我来协调。凌云当即表态,刘镇长,你配合供电所做好群众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会议进行到十一点时,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提出一个新问题:随着园区规模扩大,员工的生活配套严重不足。最近有不少企业反映,员工就餐、住宿都存在困难。
这是个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凌云认真记录,林镇长,你牵头做个专题调研,一周内拿出解决方案。我们要让园区员工不仅工作安心,生活也要舒心。
十一点三十分,会议正在进行中,王大海急匆匆推门而入:凌书记,养殖区出事了!
凌云立即宣布休会,带领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只见海面上漂浮着大量死鱼,渔民们聚集在岸边,个个面色凝重。
什么时候发现的?凌云一边查看情况一边问。
今天早上还好好的,就刚才收网时发现不对劲。王大海焦急地说,初步估计损失超过二十万。
凌云立即部署:环保站立即取样检测,园区管理办公室排查所有可能的污染源,通知所有养殖户暂停投喂。
现场气氛紧张,渔民们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担忧。
凌书记,这已经是本月第二次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可撑不住啊!一位老渔民激动地说。
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查清原因,给大家一个交代。凌云安抚着群众,同时催促检测人员加快进度。
经过两个小时的紧急排查,问题最终锁定在一家食品加工企业。该企业昨晚进行设备清洗时,使用的清洗剂含有害成分,虽然排放浓度达标,但恰逢海水退潮,污染物在养殖区聚集。
立即责令该企业停产整顿。凌云在现场召开紧急会议,不仅要追究企业责任,我们管理部门也要深刻反思。为什么这样的隐患没有提前发现?
回到指挥部已是下午两点。凌云顾不上吃饭,立即召集班子成员开专题会。
今天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凌云神情严肃,我建议立即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安全大检查,对所有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
还要建立更严格的环境监测制度。林倩补充说,我建议在园区重点区域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二十四小时监控。
这个建议很好。凌云表示赞同,刘镇长,你负责制定具体方案,下周就开始实施。另外,要建立企业环保档案,实行分级管理。
下午三点,凌云来到园区新建的研发中心。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技术研讨会,来自县环保局的专家在介绍最新的污水处理技术。
凌书记,您来得正好。研发中心负责人迎上来,专家们提出了几个提升污水处理标准的方案,其中膜分离技术特别值得关注。
凌云认真听取专家介绍,不时提出问题:这项技术的运行成本如何?维护难度大不大?
相比传统工艺,运行成本可以降低百分之二十。专家回答,而且我们研发的新型膜材料寿命更长,维护更方便。
那就抓紧试点。凌云当场拍板,先在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试验,成功后再推广。
傍晚,凌云又走访了几家园区企业。在一家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反映:园区发展很快,但产业链配套还不完善。我们需要的特种原材料都要从外地采购,不仅成本高,供货也不稳定。
这个问题确实亟待解决。凌云对企业负责人说,我们正在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会重点考虑产业链配套。你们有什么具体建议,可以随时向园区管理办公室反映。
晚上七点,凌云回到办公室。林倩送来一份关于建立园区企业发展基金的方案。
这个想法很好。凌云仔细阅读后说,但要明确基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环保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完善。另外,要建立严格的项目评审机制,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我们已经初步拟定了管理办法。林倩说,明天就组织相关部门讨论完善。
晚上九点,凌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着园区里依然亮着的灯火,心中感慨万千。园区发展虽然取得了显着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特别是今天发生的污染事件,提醒他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第二天上午,凌云主持召开园区发展规划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园区未来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县环保局技术专家提出:建议建立园区环境容量评估机制,为项目引进提供科学依据。这样可以避免盲目引进项目导致环境超载。
这个建议很有价值。凌云当即表示,林镇长,你负责对接这个项目,尽快启动前期研究。
园区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言。一位企业负责人说:希望园区能建立技术共享平台,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比如我们公司在废水处理方面有一些创新,很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
另一位代表建议:可以组织定期的人才招聘会,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现在技术工人特别难招。
凌云认真记录着这些建议:我们会认真研究大家的意见,尽快制定改进措施。园区的发展离不开各位的支持。
中午,凌云特意到园区食堂用餐。他端着餐盘,随机在一张餐桌前坐下,与员工们亲切交谈。
在园区工作还习惯吗?凌云问一位年轻的技术员。
整体不错,就是住宿比较远,每天上下班要花一个多小时。技术员实话实说。
食堂的饭菜怎么样?
味道还可以,就是高峰期人太多,经常要排队。
凌云把这些意见都记在心里。饭后,他对陪同的林倩说:员工的生活保障必须跟上。你抓紧研究解决方案,可以考虑在园区附近建设员工公寓,同时扩大食堂规模。
下午,凌云视察了正在建设的园区二期工程。施工负责人汇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可以提前一个月完工。但我们发现原设计中的污水处理可能不足,需要调整。
进度要保证,但质量和安全更重要。凌云叮嘱道,特别是环保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建设。立即组织设计单位重新核算,必要时可以增加投资。
傍晚,凌云接到县委办公室通知,县里将在临港园区召开全县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现场会。这意味着园区的发展模式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在随后的筹备会议上,凌云特别强调:现场会要展示真实情况,既要讲成绩,也要讲教训。特别是最近发生的水质事件,要如实汇报,让其他地区引以为戒。我们要以开放、坦诚的态度迎接各方考察。
现场会当天,来自全县各地的代表参观了园区的各个点位。在养殖区,王大海向代表们介绍了智能化养殖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自动调节投喂量,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
在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演示了先进的处理工艺:经过三级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直接养殖的标准。我们正准备申请专利。
在研发中心,专家分享了技术创新成果:我们已经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正准备向其他园区推广。
一位来自县发改委的代表感慨地说:你们不仅建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新路子。这个经验值得在全县推广。
现场会结束后,多家企业表达了投资意向,一些乡镇也希望能学习园区的经验。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凌云在总结会上说,我们要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得更好。下一步,要重点抓好智慧园区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在凌云的带领下,园区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未来三年,将重点建设智慧管理系统,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培育本土品牌,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随着园区影响力不断扩大,来自周边乡镇的考察团络绎不绝。凌云要求每次接待都要实事求是,既要介绍成功经验,也要分享教训。
我们走过的弯路,希望别人能够避免。凌云在一次接待考察团时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必须结合实际不断创新。
年底统计数据显示,园区总产值突破六十亿元,带动就业一点五万人,群众收入增长百分之三十。更令人欣喜的是,园区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凌云再次站在园区观景台上。眼前,现代化的厂房与碧蓝的海水相映成趣,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
林倩来到他身边,欣慰地说:凌书记,园区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昨天又有一家知名企业表达了入驻意向。
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凌云目光坚定,我们要继续努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全县生态工业园区的标杆。下一步,要在绿色发展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县提供更多可复制的经验。
海风轻拂,带来海洋特有的气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临港园区正在书写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凌云深知,前方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园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这时,他的手机响起,是赵强书记发来的信息:凌云同志,园区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县委主要领导的肯定,要求在全县推广。望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凌云回复:感谢领导肯定。我们一定不负期望,继续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放下手机,凌云继续巡视园区。工地上机器轰鸣,车间里工人们忙碌有序,研发中心灯火通明。这一切,都见证着一个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也预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次日上午,凌云召集各部门负责人,研究落实县领导指示的具体措施。林倩首先汇报了园区标准化管理方案的制定情况。
我们已经梳理出二十项管理制度,涵盖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员工保障等各个方面。林倩将方案分发给与会人员。
刘明补充说:在员工生活配套方面,我们已经选定了三处地块,准备建设员工公寓和配套商业设施。
很好。凌云点头,但要注重品质,不能因为赶工期而降低标准。我们要让园区员工有归属感。
这时,经济发展办王主任提出一个新问题:随着园区规模扩大,物流运输压力越来越大。现有的道路已经出现拥堵现象。
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凌云当即指示,请分管交通的赵强副镇长牵头,制定园区交通优化方案。可以考虑建设专用物流通道。
会议结束后,凌云特意留下王大海,详细了解养殖区的最新情况。
现在渔民们对新系统掌握得怎么样了?凌云关切地问。
大部分人都已经熟练了。王大海笑着说,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快就上手了。老渔民们虽然慢一些,但在技术员的耐心指导下,也基本掌握了操作要领。
这就好。凌云欣慰地说,技术革新要惠及每个人,不能落下任何一个人。
下午,凌云来到园区最新投产的一家环保科技企业。这家企业专门从事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其创新技术可以将园区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
凌书记,我们的技术不仅解决了园区废弃物处理难题,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负责人自豪地介绍。
这就是循环经济的魅力。凌云赞叹道,你们为园区绿色发展树立了榜样。
在随后召开的园区企业座谈会上,凌云听取了各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家企业反映审批流程过长,另一家企业提到人才引进困难,还有企业希望加强产业链配套。
大家反映的问题都很实际。凌云认真记录,我们将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逐一研究解决。园区的营商环境需要我们一起努力优化。
傍晚,凌云在园区里漫步,看到下班后的员工们在新建的休闲广场上散步、锻炼,孩子们在嬉戏玩耍。这一幕温馨的场景,让他感到由衷的欣慰。
凌书记,您看大家的生活多充实。陪同的林倩说,园区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更创造了宜居的环境。
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凌云微笑着说,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要同步推进。
晚上,凌云在办公室审阅园区三年发展规划。这份规划明确了园区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建设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创新园区。每一个目标都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我们要让临港园区成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凌云在规划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名字。
夜深了,园区依然灯火通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新的发展篇章正在续写。凌云站在窗前,望着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园区,心中充满自豪与期待。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但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凝聚各方力量,临港园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而这个小镇,也必将因为这片园区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