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槿随后看向身旁的汪广洋。

朱槿不由想到历史上记载,汪广洋在明初确实曾两度担任中书省右丞相。

明朝建立后,首任丞相李善长因“骄纵专擅”引起朱元璋不满,加之李善长所属的淮西集团势力膨胀,朱元璋决意罢黜其相位(洪武四年,1371年),转而寻求一位“无党援”“易掌控”的文臣填补相位。

此次拜相仅两年多,汪广洋便因“无所建白”(缺乏主动作为)被朱元璋贬为广东参政,相位由胡惟庸接任。

这一变动既暴露了汪广洋“无锋芒”的能力缺陷,也反映出朱元璋对“执行型”丞相的短暂不满。

胡惟庸接任相位后,权势迅速扩张,结党营私、独断专行,甚至隐瞒奏章、架空皇权,引起朱元璋强烈警惕。为牵制胡惟庸,朱元璋于洪武十年(1377年)重新起用汪广洋,任命其为右丞相(胡惟庸为左丞相,明初以左为尊),意图以汪广洋的“中立性”平衡胡惟庸的势力。

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隐瞒刘基(刘伯温)被胡惟庸毒害的实情(朱元璋追责时“不发奸”),汪广洋被朱元璋怒斥“朋欺”,再次被贬往海南,途中被赐死。

次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中书省被废除,中国历史上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至此终结。

汪广洋的两次起复,始终围绕朱元璋对相权的“控制需求”:他既非朱元璋心中的理想丞相(缺乏决断力),也非淮西集团的核心成员,其存在的最大价值在于“填补相位真空”和“平衡派系势力”。

而他最终的悲剧结局,则印证了明初皇权高度集中下,丞相作为“皇权附庸”的脆弱性——当他无法满足朱元璋的制衡需求时,便注定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对于汪广洋所说的增加山东人口的章程,朱槿一边听着,一边手指无意识地在桌沿轻轻敲击着。他很明显听出,那些条条款款几乎全是自己老爹朱元璋定下的成规,从移民比例到婚嫁补贴,甚至连农具发放的数量标准,都带着浓浓的“洪武烙印”。

汪广洋不过是照本宣科,自己毫无半分创见。朱槿心里清楚,汪广洋的忠诚度倒是无可挑剔,论经史子集的功底也是同辈中的佼佼者,诗文写得清丽雅致,可在政务上,终究少了点破旧立新的魄力,更像是个精密的账房先生,而非开疆拓土的谋臣。

朱槿端起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眼底的神色。

想起临行前与刘基在青灯之下的夜谈,刘基曾捻着胡须感叹:“汪公之才,在守不在创,若放对了位置,便是栋梁;若强推高位,反倒折了。”

此刻见了汪广洋在政务上的表现,才真正领会了这话的深意。

心中渐渐有了计较:这一世,汪广洋注定成不了权力巅峰的人物,自己手头倒有几件事,编纂新的农书、整理各地方志、修订前朝律法注疏,这些事既需深厚学识,又要耐心细致,恰恰合了汪广洋的性子,远比在朝堂上勾心斗角更适合他。

随后,朱槿又和汪广洋闲谈了许久,从济南府城外那条淤塞的河道该如何疏浚,到流民安置点的茅草屋该用多少根椽子才结实,汪广洋果然如刘基所说,对各项政策的执行细节了如指掌。哪个驿站的草料储备不足,哪个县的里正办事拖沓,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回答时条理分明,连具体的数字都分毫不差。

待众人酒足饭饱,院中的灯笼已被夜风吹得微微摇晃,朱槿见夜色已深,便起身道:“汪大人,时候不早了,您也早些回去歇息吧。我们明日一早就要启程。”

临走前,朱槿亲自送到驿站门口,看着院外沉沉的暮色,对着汪广洋诚恳说道:“汪大人,山东脱离我汉人政权已有百年,先为金占,后属蒙元,百姓早已不知汉家正统为何物。”

朱槿心中暗叹,这百年间的日子,山东百姓过得哪里是人过的日子。金人刚占山东时,骑着高头大马的女真兵挨村搜查,见了男子便强征入伍,见了女子便肆意掳掠,稍有反抗便是刀斧加身。

官府逼着百姓改穿左衽胡服,男人必须剃去头顶的头发,只在颅后留一绺头发,编成长长的辫子,辫子根要用红绳系紧,垂在背后晃荡,远远望去像根灰黑色的绳索。那辫子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细,官府还派了差役挨家查验,谁若辫子不合规制,或是偷偷留了汉家发髻,轻则被当众按在地上用鞭子抽得皮开肉绽,重则直接枭首挂在城门上示众。

田间的收成刚下来,一半要缴给官府,剩下的还得应付各种名目繁多的摊派,冬天里多少人家啃着树皮草根,眼睁睁看着孩子冻饿而死。

好不容易熬到蒙古人入主中原,日子反倒更苦了。蒙古人把人分作四等,山东的汉人被压在最底层,连个正经名字都不能有,只能用数字编号相称。

官府要修驿道、建宫殿,便把汉人当牲口使唤,成千上万的百姓被铁链锁着赶往工地,饿了啃口发霉的干粮,病了就直接拖去乱葬岗。

有一年济南府大旱,赤地千里,百姓跪在府衙门前求官府开仓放粮,蒙古官员却把粮仓的钥匙揣在怀里,逼着百姓用女儿换粮食,换不来的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亲人饿死。

那些年里,百姓活命都要拼尽全力,谁还有心思记得什么汉家礼仪、故国山河?祖辈们偶尔在夜里偷偷念叨几句“大宋”,到了儿孙辈,连“汉人”两个字都快忘了怎么写,只知道照着官府的规矩低头做事,能多活一天便是一天。

所谓的正统,在饥肠辘辘面前,不过是句空话。

他接着对汪广洋说道:“如今虽归吴王治下,但要让他们真正归附吴王,心向应天府,可不是件易事。您也知道,百姓向来不在乎头顶的皇帝姓什么,在乎的是能不能有一口饱饭,能不能安稳度日。那些增加人口的章程,说到底是让他们能活下去、活得好。还望您多巡访州县,盯紧政策落地,莫让官吏盘剥,断了他们的活路。若是有难处,缺人缺粮,尽管上书应天府,我会让大哥在应天府也会帮着留意。”

汪广洋连忙撩起官袍下摆,深深一揖:“二公子放心,下官明白。百姓的心是秤,谁让他们活得踏实,他们就向着谁。下官便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定会让山东百姓看清吴王的仁政,绝不负上位与二公子的托付。”

说罢,又郑重地拱了拱手,带着王文显转身踏入夜色,两人的身影很快便被浓重的黑暗吞没,只余下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敲出沉闷的回响。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